借鉴蒙台梭利理论,尝试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实践研

2014-02-25 11:44:06刘兆洪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刘兆洪

摘 要: 作者在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介绍本园在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实践方案及反思,适应本园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 蒙台梭利教学法 园本化 幼儿教育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有两个要素:一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二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

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六个子要素:

(1)自由的理念;

(2)结构与秩序;

(3)真实与自然;

(4)美感与气氛;

(5)蒙台梭利教具;

(6)能使儿童拥有的生命内在发展模式充分地发挥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被称为“启导员”,其所做的工作是为儿童准备环境,具体讲是:

(1)确保儿童有自由活动的机会;

(2)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

(3)为儿童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和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

二、园本化的含义及意义

1.什么是园本化。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在幼儿园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发园本课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2.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意义。

(1)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遵循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2)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适应本土、适应时代。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实践

蒙台梭利教学法正式引入我园已有4年时间,我们在实践中经历了迷茫、困惑、感悟等过程,但也总结了一些方法。以下是我园尝试将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蒙台梭利教具”、“如何开展蒙氏亲子教育”、“如何实施蒙氏幼儿评价”、“主题活动与蒙氏活动互补”等活动。

1.蒙台梭利教具的园本化。

(1)创造性地使用传统教具。

传统教具多为木制,且操作方法有着严格的规定,幼儿操作时难免出现兴趣降低、操作不够标准等情况。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及操作情况,丰富传统教具内容,增强趣味性、情境性,以便更吸引幼儿,如:在粉红塔、嵌板的操作中,增加图案图片,这样,幼儿操作时既有错误控制,又可提高兴趣。

(2)教具的开发。

蒙氏教学活动中,难以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成自制教具有助于教学的实施。同时,自制教具也可成为教学活动内容的准备或复习阶段,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

2.蒙氏亲子教育园本化。

(1)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学习了解蒙氏理论能够促进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也能够帮助家长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观,推进素质教育。

(2)组织“蒙氏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3)开展“周末好家长教室活动”,即根据孩子在园表现,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供蒙氏教育信息及家庭蒙氏工作内容。

(4)走进家庭,和家长共同探讨居家蒙氏教育。幼儿在家与在园的表现是不同的,及时走进幼儿家庭,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也更好地指导幼儿。

3.蒙氏幼儿评价园本化。

蒙台梭利教育活动方式与集体教学活动方式不同,是主要以自我操作教具为主的个别化教育活动,而对幼儿工作情况的评价要针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教具进行。

(1)建立“幼儿档案夹”。在评价活动中,“幼儿档案夹”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收集了幼儿在班级工作中的作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幼儿活动游戏的照片等,是一本幼儿成长记录册。

(2)《蒙台梭利教育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评价表》。

此表格为观察幼儿在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情况,教师给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帮助幼儿纠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填写时重点注意,教师要真实地记录幼儿工作情况,不要加入个人情感。如:“幼儿填写表格用时3分钟”,而不应是“幼儿很快地填完表格”。

(3)《蒙台梭利各教育领域教具使用情况综合能力评价表》。

此表为每月幼儿完成班级教具情况的记录表,按月制作并收入幼儿档案夹。可加入幼儿社会性活动内容,如:与人交往情况、合作活动情况等。还可加入教师对家长进行的教育建议和家长的反馈。在记录中,教师可使用一些符号表示幼儿工作情况。如:V+:工作情况好;V:幼儿较好;N:幼儿未选择;H:需教师指导完成等。

(4)《蒙台梭利工作室观察记录表(自由工作部分·教具卷)》。

由于蒙台梭利教学法所遵循的幼儿活动法为自由选择法则、重复练习法则等,教师观察幼儿时就要针对不同教具进行,哪些教具、哪些区域是幼儿特别喜爱的,哪些教具是幼儿没有兴趣,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师在记录时可在相应教具名称上记录幼儿名字,或可打出班级幼儿名字,记录教具名称。此表为每日记录表。

(5)《蒙台梭利工作室观察记录表(自由工作部分·幼儿卷)》。

此表格为针对班级幼儿在进行区域选择时的表现,教师在记录时可用符号。如:==代表幼儿等待;≈代表时间流逝,☉☉观望,等等。但要注意的是此表为每天观察记录。

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活动时,2、3的表格留存幼儿档案中,这样家长能够了解幼儿活动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指导。

4.主题活动与蒙氏活动互补。

蒙台梭利教学法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借助幼儿个别操作蒙氏教具进行,而幼儿主题活动较欠缺。将两者相结合相补充,如:借鉴主题课程教材、结合季节、节日进行相关主题活动,以便帮助幼儿更好发展。

5.启示与反思。

(1)关于蒙氏教具创造性使用与开发。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传统教具,教师自制教具的开发都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考验。

(2)关于蒙氏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对家长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家长不断提高素质,也对“独生子女”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3)关于蒙氏幼儿评价研究。在对幼儿的观察中,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善于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

(4)主题课程与蒙氏工作的“互惠互利”性。主题课程应是蒙氏工作有益的补充,而不应影响蒙氏工作的正常进行。

(5)蒙台梭利教学法不应局限于蒙臺梭利本人的固有模式。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1:10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1:00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15:16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14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11
模仿故事角色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4:00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2:11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