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2014-02-25 18:10:36李洋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纲要背景

李洋

摘 要: 2002年8月12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对于学校体育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研究新纲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对学校体育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纲要》 学校体育 背景 意义

1.引言

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取代了原国家教委1992年8月5日颁发施行10年之久的旧《纲要》。教育部明确规定:《纲要》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施行。《纲要》的颁布与施行,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将进入一個崭新的时代。合作与探究的体育课程文化,上好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的高校体育课程,全面准确理解与把握其新的精神与内涵,开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新局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虽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新《纲要》及其实施有很多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逻辑思辨,就新《纲要》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尚未全面和系统,研究新《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从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上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认识和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体系和规律,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能指导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我们必须对改革所走过的道路予以客观的检视、理性的思考和自觉的反思,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2.新《纲要》产生的背景与依据

旧《纲要》是在总结我国1992年以前四十多年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十多年高校体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的。我国旧《纲要》施行了10年,在旧《纲要》实施的10年中,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6月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了“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8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1999年1月13日,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作”,标志着我国教育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另外,20世纪末,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陆续出台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体育行政法规。在我国内部需要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政府制定出台了新《纲要》。

我国新《纲要》正是在针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探索的基础上,在众多学者、专家、科研人员和有关社会认识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新《纲要》是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制定的。《纲要》制定,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特点。

3.研究新大纲的意义

研究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虽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新《纲要》及其实施有很多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逻辑思辨,就新《纲要》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尚未全面和系统,研究新《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从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上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认识和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体系和规律,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能指导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

新《纲要》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自上而下的一贯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一纲多本”,为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水平、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新《纲要》是对以往《纲要》的突破、创新和变革,这场变革给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怎样贯彻和落实好新《纲要》,这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较长时间内各普通高校关注的热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虽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新《纲要》及其实施有很多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逻辑思辨。就新《纲要》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尚未全面和系统,研究新《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从体育课程教学理论看,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体系和规律,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看,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能指导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1992.8.5.

[2]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庞元宁,何建文.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纲要背景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22:27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3:44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2:30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6:22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