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阳
摘 要: 运用游戏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它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新体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特征,把“数学”与“游戏”相结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 游戏设计
数学游戏就是鼓励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主动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穿插游戏环节非常重要,游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心智,而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的游戏是数学课堂的催化剂,教师利用好了这个催化剂,便会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它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就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把“数学”与“游戏”相结合,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游戏设计具有目标性
数学课堂中游戏的设计是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环节设计不同的游戏。
(一)引入式游戏。设计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引入时,可以设计一个分豆类游戏。课前学生分小组准备好不同颗数的不同豆。上课时将本组的豆每人分5颗。学生分完后发现:15颗黄豆,每个人分5颗,可以分给3个人;16颗绿豆,每个人分5颗,可以分3个人,多了1颗;18颗豌豆,每个人分5颗,可以分3个人,多了3颗……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时,教师适时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悟理、在尝试中形成认知结构。
(二)学习式游戏。如教学《认识角》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比一比做钟面”的游戏。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让学生对角有所认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平面图形,设计一个钟面,并画上一个喜欢的时间,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大。这样避免了让老师传授死板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借助已有的经验,学生设计出了一个个生动的钟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自然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通过讲一讲,学生知道了角的大小在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这样,既消除了课堂上教师机械的灌输教育和学生机械的接受学习,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应用式游戏。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在学生学会了加法的计算后,为了让学生熟练计算,这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加手指游戏。同桌相互出手指,然后把两人出的手指个数加起来,谁先加得对,算谁胜一局,最后看谁胜的局数多。通过游戏竞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计算能力。
二、游戏设计要具有可开展性
(一)游戏设计是为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数学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开展数学游戏活动,有助于达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如果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即,数学游戏便成了玩耍游戏,其结果只是给孩子们带来一阵欢笑,表面上热闹,却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这种为游戏而游戏的做法,失去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数学游戏活动要具有数学味和数学性,通过活动要能学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丰富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品质,提高数学综合素养,达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游戏设计要有趣味性和层次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
(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游戏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游戏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游戏中的一分子。如果教师设计这样的游戏:选几位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学生在下面做拉拉队,却不知道这样的游戏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然而真正参与游戏的只有少数几名学生。其余学生只是在座位上逍遥自在,打闹起哄,整个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混乱,收效甚微。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游戏,融入到游戏学习中。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讨论与交流,当学生发生错误,教师适时予以指正。这样,枯燥无味的数学讲授变成了游戏教学,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知识。
四、游戏设计要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数学游戏设计渗透品德教育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或游戏结束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感悟道理。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长勺舀汤”的游戏:用一个长柄的勺子,拿着它的末端舀到汤放到自己的嘴里?在学生相互帮助下,完成任务后,教师在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感悟到生活中有时我们不能直接为自己做事,但是如果通过互相帮助做事,其收获的总和还是一样的道理,寻求到数学学习中的人生意味。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良锋.运用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
[2]缪华.浅谈如何打造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