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洁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寻求美、感知美而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若能适时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则可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审美熏陶。
一、创设诗意情境。语文教学有时单凭教师讲解和学生朗读,难以唤起学生的美好想象,难以促使学生理解艺术情趣。而适当运用音乐、画面、语言等手段,则能在课文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体味文本之美。
配乐入境。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情感世界,诱发和感染受众,化抽象为生动,变枯燥为有趣。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闭目聆听,想象文本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惬意与美好,景美、文美相互交织,如在眼前。
借画绘文。画面把抽象的东西化为直接感观的视觉艺术,符合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再现情境、激发兴趣、培养美感。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欣赏桃花源美图后顿生向往之情。如此借画为文,依文绘画,形象与抽象沟通互现,让学生感悟艺术魅力,理解文章情感。
以文激情。一般看来,语文教学的艺术美、诗意美似乎总与诗歌、散文、文言文等文体紧密相连,而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教学却很难体现,其实不然。在教学说明文《落日的幻觉》时教师配乐朗诵了一段与夕阳有关的美文,让学生如痴如醉,此时教师忽然话锋一转:“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此美丽的夕阳,竟是我们眼睛一厢情愿的幻觉。”顿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冲动。
二、创设体验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激发联想、想象的体验情境,将教材反映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效果甚好。
联想体验。鲁迅《社戏》中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以及一群农村孩子一起煮豆的情景,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然后讲述江浙一带风土人情和鲁迅儿时的童年趣事,学生说得起劲,听得有味,思维就会转向迷人的水乡,产生情感共鸣。
想象体验。教学《死海不死》,让学生闭目神游:“我们首先来到地球最南端,那可爱的企鹅正摇摇摆摆地向我们走来;接着我们来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个惬意啊;这是哪儿呢?热死了,哦,原来是茫茫无边的撒哈拉大沙漠,真想痛饮三百杯啊;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咦,××同学,你怎么不跳下去啊?××同学,你怎么也不跳下去啊?哦,我知道了,怕淹死啊!不用担心,其实你绝不会淹死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死海!”虽是假想体验,却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了一回。
角色体验。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当一次残疾人,或蒙上眼睛,或绑一条腿,或吊起一只胳膊,与作者感同身受后再来读课文,那感受岂是平时坐而论道所得?教学《石壕吏》和《孔乙己》时,将其改编成话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切身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情感冲突,这样,学生对人物、主题、情感的理解更充分,真正学活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是创设情境的核心。教师应重视“问题驱动”效应,积极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主动进入思维状态,独立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而美好的感悟。
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课堂提问要有价值,要有层次性、可选择性和广阔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感悟、自我发展的空间。在《登上地球之巅》教学中,问题“你觉得文中有几个英雄?”就能全程引领学生阅读、思考,可谓一问贯穿始终。
提供贮存问题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空白地带”,引导学生质疑,让问题在头脑里贮存、发酵,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寻得答案、享受过程。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以让学生就题目提问,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与学生共同讨论,多方综合,删选有共性、有价值、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在提取过程中,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激发那些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这个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对话的过程,必将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