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学生需求分析

2014-02-24 07:55钱铭
山东外语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英语课程学术

钱铭

(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学生需求分析

钱铭

(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本研究调查了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对通用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的三类需求(即需要、愿望和欠缺)的情况,以及选修课程的原因。通过对186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不仅在不同课程,而且一门课程的不同语言技能学习上都存在不同的需求,实际课程选择与学生需求观念并不一致,课程选择更多地受需要以及长期和短期目标影响。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师和课程设计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通用英语;学术英语;英语课程;需求

1.0 引言

全球化使得英语学习在世界各地日益重要。根据课程的特殊性,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EGP)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课程。通用英语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一般的英语语言能力,在日常情境中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英语,而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其所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都基于学习者学习的理性要求”(Hutchinson & Waters,1987: 53)。因此,设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通常服务于英语学习者具体化的学习目标。在大学阶段,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悉某一特定题材的英语,或者在某一学科、或特定的交际语境中使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的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简称EAP),另一类是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简称EOP)。前者主要教授如何听学术讲座、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陈述、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课程;后者结合专业进行语篇语类和学术交际能力的教学(蔡基刚,2012a)。本研究中涉及的专门用途英语主要是指通用的学术英语课程(以下简称学术英语课程)。

为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会需要高效的能直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语言教学,需要开设各种英语课程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各种需求。为此,需要准确评估英语课程的需求,缺乏具体的、有选择性的课程目标往往不是教得太多就是教得太少,最终不能满足学习者需要(Long,2005)。

2.0 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也叫需求评价(needs assessment),其理论背景源于20世纪 60 年代的课程开发理念,即课程开发要遵循改进教学方法、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调整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三个原则, 需求分析根植于后两者,在外语教学领域则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来确定课程目标,以满足学生特定教学情境中的语言学习要求。需求分析最初用于专门用途外语教学中,一开始就属于评估研究范畴。文献显示,在外语界,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象和背景,对需求的定义和分类不尽相同。

2.1 需求分析的三个维度

Benesch(1996)认为,不同的学术环境会提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需求。为解释学习者语言学习中有时看似矛盾对立的愿望或行动, Hutchinson & Waters(1987)提出将语言课堂的目标需求分为三类:1)需要(necessities),即学生为在目标情境中有效使用目标语而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2)愿望(wants),是学生面对特定情景而想要学习并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是个人的主观学习意愿;3)差距(lacks),即学生语言学习的目标水平和他们现有语言水平间的差距,是学习者认为自己存在的不足。

2.2 国外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者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经常在设计有特定语言教学目的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时使用,以探寻学生需求的语言技能到底是哪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到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什么(Chia & Johnson,1999;Kikuchi,2005;Taillefer,2007)。Kavaliauskiene & Uzpaliene(2003)认为,成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持续的需求分析,预测学生需求,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移到新情境中,在现实生活交际中获得语言技能。

相比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通用英语课程似乎缺少对学习者需求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普遍存在一个错误的观点:不需要细化普通英语学习者的需求。Seedhouse(1995)在研究西班牙青少年通用英语课程语言学习需求中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是心理和社会目的(如旅行,与外国人交谈,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他的研究同时发现了解需求有助于通用英语课程的设计、教学实践和评价。

一些学者研究比较学生的需求和他们老师的需求。如Eslami(2010)在研究学术英语课程中的困难时发现,学生和教师对语言需求看法极不一致。教师认为存在的困难主要有学生语言水平低,学习态度不积极和缺少视听材料;而学生则认为课堂教学枯燥和过度使用翻译练习才是更严重的问题。该研究表明,学生和教师对学术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并不总能最好地判断学生的需求和困难。

2.3 国内大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

国内进行需求分析研究的学者主要有余卫华(2002)、王海啸(2004)、张雅萍(2004)、管春林(2005)、陈冰冰(2009,2010)、蔡基刚(2012a,b)等人。前期的研究者主要是介绍和分析需求理论,探讨它的概念、特征,展望其应用前景。近年一些学者开始运用需求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学生需求、课程设计、教材使用等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的应用面虽广,但并不是所有类型和程度的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都有涉及,研究对象多为我国重点高校在校大学生,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3.0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拟采用Hutchinson & Waters(1987)的需求分类,探讨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需求,主要研究问题为:

(1)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对通用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需求状况如何?

(2)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选修通用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的原因是什么?

(3)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对两种英语课程语言技能的三类需求情况如何?

3.2 研究对象

参与本研究的是江苏省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86份,剔除29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57份。在接受调查之前,学生都选修了通用英语课程,部分也选修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表3.1为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表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总人数=157)

3.3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主要借用了Liu et al.(2011)的调查问卷,同时参考了蔡基刚(2012a)研究问卷中关于学术英语部分的题项。Liu等的问卷为英文,对问卷题项进行了翻译。试测了5名本科生,在此基础上修改了问卷部分题项、措辞和编排,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问卷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需求(见表3.2),共27个题项,其中16项对应通用英语课程中的听说读写技能,11项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的听说读写技能相关。第三、四部分包含了学生选修通用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的可能因素(各有32个题项),包括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短期或长期的目标,目的在于了解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程选择。问卷题项采用4级里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表3.2 大学英语课程学生需求调查题项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选择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当场填写。研究者和任课教师始终在场。研究者首先解释问卷中涉及的相关概念(主要是两种类型课程和三种类型需求)。学生在填写问卷中有疑问,研究者及时给予答复。研究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了描述和T检验。

4.0 结果与讨论

4.1 对两种英语课程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1),选择通用英语课程的学生有122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77.7%;选择学术英语课程的学生只有10人,占总数的6.4%;另有25人两者都选。蔡基刚(2012a)调查了上海4所“985”和“211”工程大学的927名大学生,发现有半数以上(56.5%)的学生有学术英语课程需求。与蔡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中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的需求很小。这可能与学生毕业后的就职取向有关,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大多认为自己在今后职业中没有学术方面的需求。分析学生英语课程需求在性别、年级和学科上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见表4.2),学生选修英语课程在性别和年级上无差异,而在学科上存在差异。

表4.1 大学生对通用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的需求

表4.2 学生选择英语课程在性别、年级和学科上的差异

注:*表示p<0.1。

4.2 选修两种英语课程的原因

研究表4.3 中各项位列前3的因素,可以发现,学生主要基于需求而选择通用英语课程,希望课程教学能满足他们不同的语言技能需求。一共占了7项,其中欠缺3项,需要和愿望各占2项;学生短期和长期目标也在学生课程选择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占了5项,其中2项为短期目标(通过考试),3项为长期目标(对将来职业发展有帮助)。输入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与输出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相比,学生选择英语课程在培养输入性技能上,更多的是满足当下的需求;而在培养输出性技能,尤其是写的技能上,学生短期和长期目标在课程选择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选修通用英语课程不仅希望弥补不足,满足他们的意愿和需要,同时也是为了短期目标,如通过考试,或者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和学术发展。因此,在语言课程教学中,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要并重,不仅是查找现时学生的不足,更要帮助他们了解语言学习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实现其长期目标。

表4.3 选修通用英语课程的主要因素

表4.4 选修学术英语课程的主要因素

至于学术英语课程,表4.4显示,学生对将来的愿望是其选择学术课程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选择学术英语课程关键在于学生希望课程能帮助其实现短期或长期的学术或专业目标(例如,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帮助,通过专业水平考试,对将来学术研究有帮助)。这和Robinson(1991)的研究结果一致,他提出,学习者希望今后在职业或者学术上成功,正是此目的激发了学生选修学术英语课程。因此,不应忽视学术英语课程的“目的性”,相反,应在课程及教学设计时考虑学生长远的目标需求。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这两门课程自我感知的愿望和欠缺并不一定和他们实际选择该课程有很直接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即使一门课程教授的是学生认为自己想学的或者是欠缺的英语语言技能,当学生实际选修课程时,他们的需要、长期或短期目标才最终影响他们的课程选择。

4.3 两种英语课程中学生的具体需求

表4.5是英语通用课程中对于各种技能学生的三种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通用英语课程中学生认为最需要的技能是听(M=1.66)和说(M=1.76),认为自己最不足的也是听(M=1.24)和说(M=1.32),但学生最希望提高的则是说(M=1.45)和读(M=1.75)。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四种语言技能的需要、愿望和欠缺不完全一致。对于不同技能学生在三类需求上存在差异,有些甚至是矛盾的。如学生表示他们听和说的技能更欠缺,更有提高的需要,然而,他们更希望掌握说和读的技能。这表明,虽然学生能充分意识到他们在听力上比较欠缺,但他们不认为通用英语课上听比阅读写作技能更需要加强。

学生三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说明,虽然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能只是跟着学生的主观需求走。教师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不同类型的需求,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英语课程和技能发展选择。

表4.5 通用英语课程中对于不同技能学生的三种需求情况

表4.6是对学术英语课程中对于四种技能学生的三类需求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听是学生感觉最需要提高的语言技能(M=1.30),最想提高的是读和听的技能(M=1.60,M=1.61),而学生认为最欠缺的则是写作能力(M=1.15)和说的技能(M=1.18)。

表4.6 学术英语课程中对于不同技能学生的三种需求情况

类似于通用英语课程,学生在学术英语课程中四种语言技能的三种需求上更不一致,显示出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的需求也是矛盾的。学生认为写和说的技能相对较弱。然而,他们认为更有必要,主观上也更希望学习听和读的技能。与输出性技能相比,学生更愿意进行输入性技能学习。这是否与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如深层次学习和浅层次学习,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等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前面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学生选择学术英语课程更多的是从长期目标考虑的,而非现时的需求。社会环境,如学生设想的将来职业和学术发展需要没有给予学生听和说的迫切要求和压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和听力上的投入远不如阅读和写作。

总之,结果表明,学生认为需要的并不总是他们所缺乏的,欠缺的也并不一定是他们主观上所希望的。这种需求上的不匹配验证了需求概念本身的多层次。学生内心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归结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对目标情境的了解、生活目标和教学期望”等多种因素(Belcher, 2006:136)。

4.4 学生两门课程中的具体需求差异

首先,通用英语课程中学生感觉最需要、最愿意和最欠缺的技能各异。表4.7显示了学生在通用英语课程四种技能中认为最需要、最期望和最欠缺的分别是什么。结果表明,除了写作这一项学生的三类需求一致外,在其他三项技能中,学生认为最需要的、希望的,和最欠缺的技能很多都不相同。例如,大多数学生认为听电影对白是他们最欠缺的,他们希望在课程中多训练听外国人日常对话,然而,他们感觉最需要的却是听测试内容。这可能是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做出的选择。该结果意味着,学生在同一类型的通用英语课程中可能有各种不同的需要、愿望和不足。因此,虽然通常来讲,通用英语课程没有特别具体的教学目标,但学生在选修课程时会有不同的需求,从而产生不一样的学习动机。这进一步支持了先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必要对通用英语课程进行需求分析。

4.7 通用英语课程4项技能中学生需求之最

其次,表4.8显示,学术英语课程中学生感觉最需要、最愿意和最欠缺的技能趋同。学生学习学术英语课程的需要、愿望和欠缺也不十分一致。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大部分技能在需要和愿望上比较吻合,和欠缺有所不同。如说的技能中最需要和最希望获得的都是专业陈述能力,最欠缺的则是学术讨论能力。而这种不一致性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最欠缺的总是比最需要和最希望获得的能力在难度上要大一点,如学术讨论的难度要高于专业陈述,搜索文献的难度要高于阅读原版教材,听学术讲座要难于听专业术语。因此,学生并不是回避他所认为欠缺的,而是认为要掌握所欠缺的,必须首先达到自己需要获得的技能训练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学术英语课程的3种需求还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可能是由于学术英语课程本身有非常明确的课程目标,因此,学生需求的技能范围小于通用英语课程。

4.8 学术英语课程4项技能中学生需求之最

5.0 结论

本研究详细调查了普通本科院校通用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的学生需求以及选修这两门课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课程需求是复杂的、多元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学生不仅在不同课程,而且一门课程的不同语言技能学习上都存在不同的需要、愿望和欠缺。首先,他们对不同语言技能有不同的需求;其次,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在他们的需求观中起主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学生的需求观与他们实际课程选择原因之间并不吻合。尽管学生可能希望学习某一语言技能,但这一愿望很可能被其它需要,如一个长期或短期的目标所取代。

我们对于学习者知道的越多,就越能更好地实行干预。为了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教学必须适切学生个体的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语言需求(包括但不仅限于需要、愿望和欠缺)。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必须基于正确的需求分析,考虑学习者的观念和目标,让课程不仅更有效,也更能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习更加投入。此外,也许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自身需求的复杂性,比起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固定信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负责的学习者,会给他们带来更长期的效益。

本研究发现鼓励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在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以及学习目标上运用需求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生有不同的语言水平、学习目标、动机、学术领域以及课程期望,研究者应该在不同类型大学作更细致的需求调研,才能对学习者多元化的需求有一个更全面、综合的了解,以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

[1] Belcher, D.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Teaching to the perceived needs and imagined futures in the world of work, study, and everyday life[J].TESOLQuarterly,2006,40(1):133-156.

[2] Benesch, S. Needs analysi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AP: An example of a critical approach[J].TESOLQuarterly,1996,30(4):723-738.

[3] Chia, H. U. & R. Johnson. English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A study of perceptions of English needs in a medical context[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1999, 18(2):1-38.

[4] Eslami, Z. R. Teachers’ voice vs. students’ voice: A needs analysis approach to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in Iran [J].EnglishLanguageTeaching, 2010, 3(1):3-11.

[5] Hutchinson, T. & A. Water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Kavaliauskiene, G. & D. Uzpaliene. Ongoing needs analysis as a factor to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J].JournalofLanguageandLearning, 2003,1(1):35-50.

[7] Kikuchi, K.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needs: A cross analysis [J].Shiken:JALTTesting&EvaluationSIGNewsletter, 2005, 9(2):8-20.

[8] Liu, Jin-Yu, Y. J. Chang, F.Y. Yang, Y.C. Sun. Is what I need what I want — Reconceptualising college students’ needs in English courses for general and specific and academic purposes[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 2011,(10):271-280.

[9] Long, M. H.SecondLanguageNeeds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 Robinson, P.ESPToday:APractitioner’sGuide[M].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1.

[11] Seedhouse, P. Needs analysis and the general Englsih classroom[J].ELTJournal, 1995, 49(1):59-65.

[12] Taillefer, G. F. The professional language needs of economics graduates: Assessment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French context[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2007, 26(2):135-155.

[13] 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a,(1):30-35.

[14] 蔡基刚.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 2012b,(3):47-50.

[15] 陈冰冰.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2):125-130.

[16] 陈冰冰.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 2010,(4):120-123.

[17] 管春林. 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37-40.

[18] 王海啸. 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中的需求与条件分析[J]. 中国外语,2004,(1):21-26.

[19] 余卫华. 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8):20-23.

[20] 张雅萍. 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与课堂教学[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1):54-60.

An Analysis of Students’ Needs for English Courses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ian 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00, China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various needs of students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General English Courses and Academic English Courses, and reasons for their course selectio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administering questionnaires to 186 non-English majors.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necessities, wants, and lacks in the two kinds of courses and even in various language skills of one course. The findings also demonstrate that students’ actual selection of English courses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ir need perceptions. Course selection is more influenced by necessities, as well as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College English Course;needs analysis

2013-01-04

本文为中国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项目编号:11ZD017)和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美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评价研究”(项目编号:CXLX13_01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研究同时得到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钱铭(1972-),女,汉族,江苏射阳人,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大学课程与教学等。

H319

A

1002-2643(2014)02-0060-06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英语课程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