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 坤
随着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新闻出版学教育也实现了从数量剧增到质量提升的飞跃。但当前的新闻出版学教育中还存在着学校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差距大、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求。为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新闻出版学人才,我国高校的新闻出版学从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建设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吉林师范大学与吉林省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于2007年共同建设了新闻出版实践教育基地。本文即以实践教育基地为基础,探讨目前新闻出版学基地实践教学活动的特点、形式和内容设计研究。
基地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具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包括整合性、自主性、实践性、场景性、创新性等。此外,基地实践教学活动还具有一些特性。
第一,基地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吉林师范大学国家级新闻教育出版实践基地的建立既基于吉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也基于吉林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丰富的行业资源及雄厚的企业实力,共建基地将实现互利互惠,双赢共赢。
第二,基地实践教学活动中创设的情境具有完全的真实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到现场感受编辑出版业务流程。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设与共建单位研发过程、生产过程、管理环节、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岗前培训,由共建单位指导教师带领学生项目小组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岗前训练。通过联合培养使学生了解编辑出版业全部生产运营流程,了解行业基本规范、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基地实践教学活动中创设的情境具有完全的多样性。学校根据职业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并与实务部门联合建设案例课程、实务技能课程、模拟采编、出版课程等,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不同训练内容的特点和编辑出版各从业环节的不同性质采取丰富而又富有成效的实践形式。主要实践形式有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社会实践、专家讲座、学术研讨会、与业界企业合作或参与研发出版项目等。
吉林师范大学与吉林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在编辑出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力图建立多形式、多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将以观摩学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多种形式参与实践。实践基地除承担实践教学之外,还将适当扩充和延伸功能,推动吉林师范大学与吉林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在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将根据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结合专业特色和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沿与具体环境条件,对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等进行整合设计,争取建设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的宗旨,努力探索“学研产”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学校根据职业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并与实务部门联合建设案例课程、实务技能课程、模拟采编、出版课程等,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不同训练内容的特点和编辑出版各从业环节的不同性质,采取丰富而又富有成效的实践形式。
实践基地除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之外,还将在推动双方在其他领域合作方面发挥重要功能。首先,合作双方将定期互相派出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或兼职;其次,双方将联合申请和承办一些与编辑出版实践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共同参加并举办学术会议,双方相互提供和交换学术和行业最新信息,建立出版产业信息资源库,实现资源开放共享。
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发挥的作用决定了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决定了行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和层次,决定了出版单位经营效益增长的速度和可持续性,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因此,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国高等编辑出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目前,吉林师范大学国家级新闻教育出版实践基地采用的体系结构是基于教学系统论构建的“三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图1)。该体系包括动力、实践、控制及保障等四个子体系(图2)。
图1
图2
吉林师范大学将优化整合资源,构建高质量的编辑出版实践教育平台。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学科规律及特点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更新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系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积极加强实践教学教材体系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课程指导用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探索编辑出版校外实践教学的规律,形成校外实践教学示范成果;通过内引外联,打造一支通达实务与理论的实践教学“双师”队伍;探索建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制定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1)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高质量的新闻出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建立起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符合学科规律和特点的、科学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2)积极更新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系统开发基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3)积极加强实践教学教材体系建设,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课程指导用书。(4)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教改研究,不断提高校外实践教学水平和成效。(5)通过内引外联,打造一支通达实务与理论的实践教学“双师”队伍。(6)探索建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落实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吉林师范大学国家级新闻教育出版实践基地结合校外实践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制宁实践课程规划,开发实践课程内容和项目,将校外机构的具体项目与工作环节纳入实践教学活动中来,打造专业性强,实训效果好的实践类精品课程。(1)课程类型:出版产品策划类、出版物编排制作类、出版营销实战类、数字化出版实践、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类、版权贸易类等。(2)强化品牌、建设实践类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4门左右核心课程,争取2—3门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水平,1—2门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水平,形成较为完整、有特色、高水平、高层次的实践核心课程体系。(3)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鼓励学生研究企业生产发展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与出版业务问题。企业和学校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培养研究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一部分有自主创业兴趣与能力的大学生,参与企业的投资创业环节,为自主创业积累经验。(4)采用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学校根据职业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并与实务部门联合建设案例课程、实务技能课程、模拟采编、出版课程等,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不同训练内容的特点和编辑出版各从业环节的不同性质采取丰富而又富有成效的实践形式。
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基地将建立一个高效的、有执行力和推动力的管理团队,有效保证并促进实践教学基地的运作(图3)。
图3
当前,出版产业正以良好的态势逐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吉林师范大学国家级新闻教育出版实践基地的建设正是为满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编辑出版职业人才而建设的,实现了校方与合作企业的双赢。学校可以为共建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共建单位也可以为学校多种学科的实践教学提供优质平台。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孙占学,周林图.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7(1).
[3]马德滨.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4]王永生,刘拓,章梓茂.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5]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6]吴林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