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摘 要 随着我国兵役制度的改革,教育部与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部于2007年2月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为 36 学时。既符合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实施这一课程教学和评估的具体要求。为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军事教课师队伍建设,更新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培养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热情,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提出了一些初浅的看法,供兄弟院校参考。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军事理论课 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Local University Military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Research
LIU Xingliang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422000)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China's military servic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Staff, the general political department in 2007 February jointly issued the "ordinary high school military education syllabus" in the provisions of the university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time is 36 hours. Conforms to the objective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in the local colleg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teaching staff in local universities, update the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the methods of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training students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 learning enthusiasm, promote military theory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preliminary views on the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military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地方本科院校軍事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从目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做好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结合我校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就进一步搞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1 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在高等学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国家法定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第13条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和在相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以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培养全球视野、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刚毅坚忍、乐观向上的意志和作风。
(2)在高等学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是现代国防建设的需要。要提高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兵员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军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军人才的培养,光靠军事院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地方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地方高等学校的培养,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军营。为提高部队兵员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征集兵员的结构来看,大部分应征入伍的大学生来自地方高校,所以在地方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在校期间开设军事理论课,能够使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与军事技能。这将有利于军队缩短军事人才的培养周期,增强大学生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献身国防打下很好的思想基础,对加速我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3)在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教与育的综合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多年来通过军事理论教育教学,大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增强了大学生国防观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军事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各学科在军事上的应用情况,提高了他们的身体质素,磨练了他们的个人意志,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1)领导重视是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关键在领导重视,要切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与培养合格人才结合起来,实现军事理论课建设与深化大学生国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军事理论课建设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统筹安排,共同推进。这些年来,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中军事理论学科教学起步较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经费投入的力度也不足,这就要求各地方高校加强对军事理论教学的组织领导。配备好专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关系,确保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组织健全是基础。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实体,地方本科高校应按要求成立军事教研室,按实际教学工作最少配足2名以上专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有计划培养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要依托军事教研室。将武装部和军事理论教研室合并成一个机构,既有行政职能又有学术氛围,在完成国防动员、兵员征集等行政工作外,地方本科院校武装部其主要职能是军事理论教学、国防教育、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因此解决当前的编制体制和教学管理等运作方式,确立地方高校武装部和军事教研室编制体制,让教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开展教学工作。
(3)教师配备是前提。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数量适当的专(兼)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一是要明确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任务和考核机制;二是要落实编制,按编定岗、定编到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编制;三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师学历层次,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四是要出台一套该科学教师的评聘办法和标准,理顺军事理论教师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的工作;五是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六是要加强业务交流,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七是要合理构建军事理论课教学平台,利用各种渠道,充实和完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
(4)经费保证是重点。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建设要走上正轨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按要求完成“三室一库”建设。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改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学保障上;一是要完成军事理论教研室建设,要有固定的人员、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二是要完善军事资料室建设,不断充实图书、资料和专业书籍,搞好国防教育网站建设等;三是要完善军事器材室建设,要购置教学软件和教学器材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建立必要的军事理论教学信息库、资料库、试题库,要设立军事理论教学专用教室,以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四是完善武器库建设,要确保正常的训练用武器装备,更好地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
(5)教材规范是根本。教材是一门学科的灵魂,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不能照搬军事院校使用的教材,也不能照搬军队教材,要独编有地方院校大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教材。目前湖南省《新编军事课教程》为适应教学需要,每年修订一次,从这几年使用过程中看,非常切合大学生的学习,教材建设与大纲相一致,教材内容规范,教材知识系统、完整,教材吸收最新军事研究成果,比较贴近实际。在不断完善和修订教材的同时,还要完善各种与军事理论课配套的模拟器材。如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性教材要同步编写和制作,使其教材相互配套。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知识面要广,更新速度快,既要介绍外军发展动态,也要介绍我军成就;既要分析国际形势,也要讲清我国周边的安全态势,教材在不断的修订中完善。
(6)教法改革是手段。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主动学习军事理論的积极性,改革过去单一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要将师生互动交流式、讨论式、辩论式、提问式、竞赛式与现场模拟见习、实地考察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手段上应多采用多媒体或影视教学手段,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对现代军事高技术战争、经典战例、我国周边环境和军队历史研究等内容,更容易使大学生精力集中,兴趣提高,并起到加深记忆、增强爱国热情和集体凝聚力的作用。结合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如射击、定向越野、参观军营等,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国防和军事理论的学习热情。
(7)考核从严是法宝。检测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相关知识的效果如何,只有通过考核来检验。通过考核找出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手段和方法。为此,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学习成绩评价体机制。考核的手段包括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等。将基本知识的考核评价与平时的教学中的到课率、小测验、集中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结合,让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及时消化与掌握,只有当教师采取各种恰当的形式,准确定位、合理把握、正确评价每位学生,就会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德钦,王周仲.地方性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
[2] 尹建强.军事教育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4).
[3] 任宏权.把握定位坚持改革努力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2).
[4] 庞民.高校军事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