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研究

2014-02-20 02:08:04张坤
科教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班主任

张坤

摘 要 班主任队伍建设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使之产生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班主任激励机制的构建,关键是运用目标、责任、情感、物质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且有序有效的激励要素及措施,对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激发。

关键词 高校 班主任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Incentives Research to Strengthen College Haed Teacher Team Building

ZHANG Ku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Hea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needs to build incentives, to produce a healthy mental state, and produce positive behavior.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incentives, the key is to use interrelated objectives, responsibilities, emotional, physical and other mutual restraint and an orderly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factors and measures on the working class initiative, enthusiasm is excited.

Key words college; head teacher; incentive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班级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为了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序管理,使之顺利成为国家栋梁,各个高校响应国家要求,从2004年起相继施行了班主任制度。该制度自实行8年来,对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成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班主任队伍的自身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班主任工作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班主任更替频繁,队伍缺乏稳定性、日常管理缺乏约束性、思想松弛,工作积极性不高等。①究其原因,除班主任个体因素外,还存在着学校对班主任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外因。

笔者认为对班主任的管理重在对其进行激励,构建合理联动的激励机制是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直接有效的途径。激励机制的介入可以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使每位班主任在积极、自愿的态度下,朝着自己所期冀的方向更加努力地工作。

2 激励要素分析

2.1 责任激励

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从使命上激励班主任,营造一种爱岗奉献的氛围,可以增强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和为人师表的道德意识,从而激励班主任的良心付出。

学校要及时完善班主任聘用制度,加快班主任进出流动。选拔优秀有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打破班主任“长期包干”的格局,工作效果差的可以解聘,工作优秀的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奖励,甚至在绩效考评和职称晋升方面给予适当考虑,这样将班主任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并且奖惩分明,可极大地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和岗位责任感。

学校可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例会,将此项工作常态化。打造典型,树立榜样。

学校每年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邀请全国优秀教师或道德模范来校作报告,用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使班主任受启发、得教益,沐浴春风,陶冶性情。请工作优异、成绩卓著的班主任介绍经验,宣传班主任工作的好方法,用优秀班主任的亲身经历和对事业的热爱之情来激发其他班主任的责任感,增强其献身于班主任事业的崇高使命感。要求班主任不仅在日常教学业务中精益求精,而且要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在高校,要改变大学生班主任被动执行学校任务的状况,要严格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处理好两者之间互动合作的关系。

责任激励把竞争机制引进了班主任工作之中,能够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团队上进氛围,使人人处在甘愿负荷超越,不甘落后的工作氛围中,改变原来班主任工作被动应付的沉闷现象,使班主任心理处在激活状态,增强广大班主任工作的積极性和活力,强化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意识,可使班主任工作状态明显改观。

2.2 目标激励

激励机制的构建,应该以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行为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期望理论也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②这一理论表明:一个人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重,目标实现的概率就越高,被激励的程度也就越强。

目标激励是根据工作目标来引导、激励和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的一种动力,是班主任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及班集体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善于根据管理的总体目标引导班主任制定目标,使其工作目标形成由小到大,由短期到长期的目标系统。先把总目标划分为不同学期的短期目标,再把学期目标分解为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最后引导班主任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本学期的目标。这样,学校总体目标就转化成了班主任自己的具体目标,也使班主任对工作方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明确具体的把握,从而增强目标激励的效果。

在运用目标激励过程中,应注重目标激励的规范化与系统化:首先,要重视班主任的教育理论学习。一方面要对班主任进行思想道德信念的教育,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班主任对长期目标蓝图有崇高的敬仰感,要及时组织班主任学习国家关于大学生的政策文件,把握动态,关注高层。另一方面,要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班集体管理其实是社会管理的缩影,班集体建设要求班主任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大学的班主任学科领域不一,学识背景不一,所以,系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所以,新形势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学习,随时了解和更新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使班级和学校工作的目标和计划有更明确的方向。其次,目标的内容要具体详实,富有层次感。结合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要求,给班主任以具体明确的目标,从而使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主任工作成为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可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别(许多高校学生有普通班、基地班和创新试验班之分),为班主任制定较明确具体的班主任工作目标。

2.3 评价激励

优化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状态进行考评,改变年终一次定性的评价做法。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对班主任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奖惩和职务晋升的参考依据。这样就会对班主任产生极大的正面激励效应。

在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时,要十分注意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可采取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结合、学生工作处评价与学生评价按比例折算、班主任之间互评等方式,确保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并及时将评价信息反馈给班主任,使班主任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位次,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或取长补短,或以长扬长。考评信息要及时反馈,好的要及时公布表扬,不好的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及时反馈,帮扶疏导。禁止考评信息一人独揽,将考评信息锁闭,作为抓人辫子的手段,对好的不表扬就是打击,对差的不采取措施就是纵容。实施考核评价时,既要重视过程评价,也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既要考虑班级的现况,又要考虑班级的变化情况。评价奖惩要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不仅仅表现为班主任津贴的升降与多寡。总之,班主任考评要本着客观、合理、准确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心悦诚服,积极工作,从而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2.4 情感激励

在班主任管理中,合理有效的制度固然是重要保障,但是要使班主任竭尽全力,倾心工作,情感激励就显得尤为必要。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端正的工作态度,昂扬乐观的情感能使班主任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学校对班主任事业未来的关怀会使班主任备感温暖、鼓舞,由此更能激发班主任工作的潜能和创造性。

具体而言,情感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沟通交流,传递情感,使他们获得精神力量,自信自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学校的信任和对班主任繁琐工作的理解可以转化为班主任的精神动力。学校可通过班主任专题活动或班主任沙龙让班主任谈心得、广交流,促进班主任的感情沟通,使班主任体会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积极工作、创造优异成绩的动机。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班主任工作机构,认真细致地研究和探讨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多渠道发掘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情感激励因素,让班主任将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和情感转化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腔热情。

2.5 物质激励

物质利益既是激发人的主动性最直接、最具实效的激励因素,也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坚强后盾。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要注意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学校要非常注重班主任工作条件的改善。据了解,许多高校都没有专门的班主任工作办公室,班主任工作条件简陋。一些高校还要求班主任必须住学生宿舍楼,班主任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的背景下,在大学生的眼里,班主任辅导员无非就是高校的底层小人物,这无疑增加了班主任些許自卑感,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威信力和自信心。学校必须根据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以及条件,适时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激励措施,改善班主任的生活福利待遇,解决班主任付出和收入不平衡的问题。不仅要按政策落实班主任津贴,还要适当解决班主任岗位补贴,使班主任工作的安心舒心,这样可以迅速有效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这也是使班主任队伍长期稳定的重要保证。

3 结论

总之,班主任工作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全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不断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显得重要而紧迫,造就一支高素质、有科学管理方法和较强工作能力的班主任队伍,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要使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有效性,必须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并建立长期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各个高校要根据班主任的角色特点和行为特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评价—情感—物质五位一体的班主任激励机制体系(如图1)。在学校管理中,科学运用,多方激励,上下协调,凝心聚力,从而促使班主任工作更上台阶,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1

注释

① 王敏幸,孙振民.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12).

② 李录堂.管理学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高校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