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丁继军
张家港澳洋医院,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扩张型心肌病又称为DCM,是目前中青年中高发的一种心脏疾病,其症状主要是心腔扩张,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因其诱发病因不明,并且预后效果不好,使之成为了心脏疑难问题。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其主要致死原因,而引发以上两种症状的原因是患者心脏扩大,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大比例的研究和评判,探讨心脏扩大的比例对预后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使用超声心动图来测定患者心脏大小,以及左右心室重量及功能指标。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心脏扩大比例对该病预后的影响,目的是为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上能够准确、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为了进一步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扩大比例和预后的关系,现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DC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DCM患者是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参考标准”检查,均符合该标准。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为9~70岁,平均年龄(45±11.2)岁,≥60岁的患者共57例,占71.25%。对此80例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其中Ⅲ~Ⅳ级共65例,Ⅱ级15例。
1.2 检测标准指标 我院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病患进行检查,检测指标见表1。
1.3 检测方法 对此80例患者进行病情询问,包括病史、家族史、体检结果;随后进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综合其病情询问及仪器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进行调查的病患,以医院检查、治疗、电话沟通等方法进行随访1~6年,并且根据心脏功能等级来分析不同级别的患者心脏大小比例。在该疾病预后处理时分为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15例)再一次进行心脏大小和心脏功能的比较。
表1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参考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检查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特征,并且P为不相关概率。使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来保证计数资料和分类资料的准确性。
使用心脏超声心动仪器检查后发现,扩张型心肌病主要分为左心大、右心大、全心大三种类型,其中在扩张型心肌病参与调查的80例患者当中,左心大的病例有78例,占97.50%;右心大的病例有2例,占2.50%;全心大的病例有35例,占43.75%。
对全部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其中Ⅲ~Ⅳ级共65例,Ⅱ级15例,均进行了心脏超声心动检查,所测心脏大小情况如表2。
通过表2NYHA分级前提下≥Ⅲ级与<Ⅲ级患者心脏大小比较,得出以下结果:NYHAⅢ级以上的病例,在左室(LV)舒张期末、左室(LV)收缩期末的数值与Ⅲ级以下的病例进行对比发现其左室有较为明显的心脏扩大趋势(P<0.001),在左房前后径、右房左右径、右室前后径和左右径的数据与Ⅲ级以下的病例比较中,其比较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表2 NYHA分级前提下≥Ⅲ级与<Ⅲ级患者心脏大小比较
将全部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其中死亡组(15例),存活组(65例),对于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表3内容。从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死亡组在LAD、LVEF、LVEDd、LVFS的结果中均要高出存活组,死亡组在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的结果中都明显高于存活组,也进一步证明了扩张性心肌病死亡患者有心脏扩张的事实存在。
表3 死亡组和存活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
近几年有医学数据表明,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多发于40岁左右的人群,并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在本组病例当中老年人的发病率也较高,占比71.52%。DCM作为一种原发于心肌的病症,由于其病程长,发展缓慢,病因难以确定,造成了该病高发且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中,患者主要的病状表现为心脏扩大,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80例患者中,左房、左室的扩大较为明显,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在本文表3死亡组和存活组有关心脏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心脏大小比例的变化在影响心功能。
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心功能评价都已经达到Ⅲ级以上,因此对于DCM的治疗,对于心脏扩大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有文献介绍,DCM长期预后与确诊和康复后的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中心脏大小比例有关,尤其是左心室的大小比例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从本文的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97.50%的患者都呈现出左心大的症状,也不排除左心大和全心大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通过近几年对于扩张性心肌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心律失常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一个主要症状,造成心律失常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左室扩大,造成了患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以及二尖瓣反流。因此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来监测心脏大小,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扩张型心肌病中广泛使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左右心室内径的相关结果可以准确的判断扩张型心肌病,并且降低误诊几率。从本文的各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跟心脏扩张大小有关,其中左心室尤为明显,也是引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原因,左心房、左心室越大,DCM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越高,同时期症状越发明显,猝死的几率越高。因此在DCM的临床治疗当中,防止心脏的扩大,主要通过干预治疗来控制左心室增大,以及帮助重塑,能够有效的控制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高发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症状,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猝死的几率,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1] 程宽.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及其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候选基因突变筛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2] 张乾忠,马沛然,王俐,等.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0):577-598.
[3] 杨法,苏明兰,蒋建华,等.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对心脏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5):526-527.
[4] 杨英珍,王齐兵.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9):7-11.
[5] 高苓.超声心动图对扩张性心肌病的预后评价〔D〕.泰安:泰山医学院,2009.
[6] 张维君,康云鹏.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15(6):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