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长期以来,在班级建设上,人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管理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中,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教育者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班级管理有着鲜明的强制性色彩;以学习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以管理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规范化,这种管理模式极易造成学生产生人格障碍和师生关系不和谐。应该说,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完成学业目标、实现班级管理基本功能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它也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末,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始悄然盛行,当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之后,“合作”一词更是影响深远。无论哪一学科、哪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都能见到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在进行着学习。遗憾的是,人们只是将合作学习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内,许多人甚至简单化地将合作学习视为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将“合作”和“应试”密切挂钩。其实,合作学习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民主、自治、自尊等教育价值,它正为我们开启一扇实施班级民主化管理之门。
合作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倡导学生自主、自治学习的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同时还促使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班集体。
近几年,笔者一直关注合作小组与班级管理的研究,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学生实际,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合作小组管理模式,力求在班级管理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组建异质小组,多角度出发安排座位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班级中的团队组织结构将决定班级管理的成效,进而影响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如何组建合作小组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形成合作小组的初始阶段,我采取的是“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即每个小组由一名尖子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后进生组成。组内异质使成员间能更好地互相促进、互相合作、共同提高。成员的确定主要参考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个性等因素,全班41名学生被分成10个小组,各小组的名字由组内成员来讨论确定,同时也以第一到第十组来称呼。各组选出正、副组长各一名,负责组织、管理组内的各项事务。
4人小组确定之后,班级中的常规活动都以此为单位来开展。值日搞卫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午餐分组,小组的4个成员在一张桌上用餐;作业的检查、收发,4人小组来负责实施。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在班级管理机制上让学生形成一种“我是××小组一份子”的认同感。
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为合作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小组合作的组织结构只是“形”,班级管理制度和目标才是它的“魂”。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要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条件下,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明确班级管理目标。
学期初,我和学生利用班队课等时间段来共同制定好“合作小组‘争红花评比细则”,然后组建班级管理岗位。管理岗位不同于以往的班委会,分工更明确,内容更具体,责任包干到人。班级管理岗位中除了传统的班委制(班长、副班长以及一些职能班委)外,还设立了午间管理(包括午餐)、电器管理、图书管理、书包管理、仪表管理、植物管理、好人好事记录等七大岗位,分别由专人负责。班委制和管理岗位为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服务班级的平台,每个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
班委和岗位管理责任人,都是由学生自荐并通过全体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其中有15个学生负责“争红花”活动,他们就是“红花负责人”。比如,午间管理员看到哪个小组吃饭符合“快、静、整洁”的标准,就可以给该小组贴午餐红花;各课代表负责各学科的红花;好事记录员看到或听到有同学做好事,就给该小组贴好人好事红花。角色明确的红花,既能使奖励更清晰,也能在各个小组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我们在黑板上的一个角落设置了“小组合作共争红花”的公示栏,用来粘贴每天各个小组所获得的红花。所谓红花,是我们在评价合作小组时所使用的实物展示。红花是2cm×4cm大小的可粘贴在黑板上的花形贴纸,上面打印了评比内容。只要某个小组符合“争红花”评比细则中的一条,该小组就能得到相应的红花奖励。比如,语文课上,某同学受到老师表扬,该同学所在的小组就能获得一个语文红花。
三、多形式评价,促进小组与个体共同进步
在倡导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我们在肯定学生个体成绩的同时,将其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纳入到团队考评中,最终以展示团队评价来反映个体成绩,这也就是所谓的“捆绑式评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小组”——个人表现好,小组就能加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比如说,××小组要争取得到卫生红花,小组中的4人就要在日常卫生保持方面多加注意,任何一个成员的不卫生行为都会被点名或记录,进而影响整组的表现,导致最终失去卫生红花。相应的,组员们良好的表现会帮助小组在最终的评选中获胜。
每到周五,班委要对各小组进行红花汇总、评价,各个小组还要对本周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评价。红花数最多的小组将获得“本周优秀小组”的称号,与前周红花数相比较进步最多的小组获得“本周进步小组”称号。这两个小组内各评选出一个表现优异的学生,获得“每周之星”称号。一学期下来,累计获得红花数最多的小组被评为“最佳合作小组”,多次获“进步小组”称号的被评为“最具潜力小组”,并颁发相应的奖章。
在实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表现不自信、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或想“搭顺风车”的学生。这时,设置合理、必要的各类竞赛可以更好地激发和鼓励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能将个人进步与小组优胜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此,我们经常举行一些要求全体参加的竞赛,最后算出组内4人或3人的平均成绩,也计入到红花数中,来评选“优秀小组”“进步小组”,期末一并计入“最佳合作小组”的评选中,以此激发各个成员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制度推行的三个学期以来,无论是在学业成绩上,抑或是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还是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上,班级里的学生都有不错的表现,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增强。
当然,一个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仅靠一个班主任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多方支持和配合,任科老师、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有了多方的相互配合、协同管理,合作小组管理模式才能在根本上得到保障,才能在制度上得以融合,也必将在班级管理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和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