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琴
留意我们的课堂,家常课中的许多不足显而易见。我们很难像上公开课那样精心设计课前谈话,学具准备可有可无,一切都在漫不经心中开始。课堂上,重点偏失、随意性大。一些家常课教材钻研不到位、准备不充分,上课铃响后才匆忙找教科书进教室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教材把握不准,缺乏有效地组织与引领;课堂评价单调。一些公开课上教师的评价精彩纷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而在家常课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吝啬自己的评价语言,索然无味。
家常课应该是朴实的,没有花拳绣腿、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家常课也应该是高效的,其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家常课还应该是精彩的,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显教师的功力,旁征博引、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家常课扎实高效呢?
一、用对待公开课的态度对待家常课
我们既要保持家常课的朴实无华,也要学习公开课的推陈出新;我们既要保持家常课的无心插柳,同时要学习公开课的有心栽花。我们要用对待公开课的态度对待家常课,不能在家常课上随心所欲,无的放矢。
二、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家常课虽不必像公开课般地精雕细琢,但也不可照本宣科,沉闷无味,它应该是在平淡中闪亮点,朴实中显华章。所以,用心去做好课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每次备课前,我们可先略读整个单元,从整册教材的角度去思考这一单元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再从整个单元的角度来把握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读这个单元的所有例题,明确各个例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编者的意图,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让课堂处理更细腻巧妙。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公开课是绝对不会忽略学生的,而家常课中我们备课时往往只关注教材,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感受。所以,在考虑教学内容时,我们不妨关注一下:自己是从教师的视角俯视学生的需要,还是从学生的视角平视教学的预设?
三、要倾心关注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主动建构者。但在平时的家常课中,更多的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灌输,老师不敢或者不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阵地,是学生质疑、猜想、验证、创新的场所,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家常课上,我们要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与探讨,把生动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交流与发现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营造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让课堂焕发出异样的精彩。
四、要真诚地评价
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家常课呼唤合理有效的评价,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应贯穿教学的始终,不能游离于教学活动本身而存在。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不能择其一而忽略其余。只有在纵向上关注全程,在横向上关注全面,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五、要用心做好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教师在备课中考虑得多周密,实际的教学效果总会因许多不确定因素而打折扣,这就留给了我们反思成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节节家常课后应伴随着教师的课后反思,每节课后,教师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针对备课与授课后的状况进行认真的思考,梳理出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合理的修改,写出简短的课后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每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家常课是我们教师的必修课,精品课则是家常课的真实呈现。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常课,关注家常课,上好家常课,筑起数学教学靓丽的风景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