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选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读写兴趣、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树立五种阅读意识,即知人论世的意识、关注文题的意识、紧扣文本的意识、着眼整体的意识以及立足文体的意识。
【关键词】阅读;意识;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性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已被更多的语文教师认可和接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活跃灵动,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但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师必须系统地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意识,让学生在科学规范的阅读意识的中解读文本,与作者交流沟通,进而达到提升自己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知人论世的意识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某种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我们在教读一篇课文时,必须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抱负及其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更要了解作者完成该作品时的个人遭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所思所想、所忧所乐,所悲所叹,才能通过文本这座桥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精神的契合。
二、关注文题的意识
俗话说,看文先看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教学时,我经常这样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研究文章的题目,因为文章的题目可以传达出很多信息。有的文章题目直接是写作的具体内容,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前者是围绕“荷塘”和“月色”来具体描写的,后者则是围绕故都的秋色具体展开描写的。教学这类文章时,可按照“找出描写——品味描写——体味情感”的思路进行解读。
三、紧扣文本的意识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与作者交流的桥梁。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立足于文本,紧扣文本,对文本做精细的解读,没有对文本的具体解读,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基础,阅读教学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但遗憾的是,在部分语文老师的课堂上,文本几乎被搁置一旁,老师要么谈经讲史,要么说玄论道,要么天文地理。所谈内容似乎与课文都有关联,但又游离于文本之外,既侵占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时间,又误导了学生,致使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游离于文本之外,或主观臆测,或人为拔高,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着眼整体的意识
文本一旦由作者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用一定的语言材料编织而成,就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其形象的整体性、意义的关联性,表达的一致性就决定了它不容许被随意的肢解和割裂。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以极尽夸饰的文笔着力描写阿房宫的建筑,如果不着眼于全文,则会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讴歌赞美阿房宫的宏伟壮丽,但联系后文的“秦爱酚奢,人亦念其家……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议论,我们则会发现前文极写阿房宫的宏伟壮丽,意在揭露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意在从一个侧面揭露秦亡的原因,而写秦亡之因又意在规劝唐敬宗,希望他能吸取历史的教训,告诫他别重蹈秦亡覆辙。
五、立足文体的意识
文体是作者构思成文的基本形式,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必须具备基本的文体知识、辨识文体的能力以及立足文体解读文本的意识。因为文体不同,文章的基本框架有别,表达思想的方式有异,文章的美之所在也不同。立足文体,借助文体知识去解读文本,才会更迅速地进入到文本之中,与作者共鸣并习得语文读写的要法。如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我就抓住“叙事散文”这个概念,引导学生入手解读。“叙事”二字告诉我们课文的主体内容是记事的,而事是由人来完成的,它的表达方式必然以记叙、描写为主,通过记叙来写事,并应用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有了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之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阅读此文如何抓住“散文”二字。第一,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在选材和结构上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并截取生活的片段去记叙,从而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第二,散文的灵魂是“情感”,本文的情感是一条暗线,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并体味鲁迅先生的情感变化。这样引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明确的文体意识,本着这样的意识去解读文本,学生的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阅读时不至于茫然而不知所措。
阅读意识是阅读过程中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的思维要求,是遵循读写规律,有效提升读写能力的基本理念。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这些阅读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拥有一把打开作者情感之门的金钥匙,自由地遨游于广博的书的海洋,获取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获得美感。
参考文献:
[1]冯林森.《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2期)
[2]候国梅.《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2期)
[3]李作芳.《文本解读的方法与策略》(《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