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情境教学

2014-02-13 00:27董爱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记叙文集体记忆

学生记叙文的写作留给笔者的印象始终是“不会写”、“写不好”;流水账式的行文,只有“告诉(要表达什么情感)”而没有“感受”。为此也想尽了办法,诸如“描写让你的作文生动起来”、“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打造记叙文的真情实感”等一节又一节的专题讲座接踵而来。于老师而言,身心俱疲,可效果却是差强人意;于学生而言,不是方法不会,而是始终无从下手,往往是事倍功半,以致记叙文的写作陷入困境。

近期详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念,感触颇深。其实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自己都始终是无法长大的孩子,可是包括我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却用年龄生生地把高中生排除在孩子之外,于是一切与孩子相关的特征都被抹煞和忽略了,而重视抽象忽视真实的情境再现,就是其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写出好的记叙文就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作文的情境教学法就是要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写作之所以难就在于要把已经虚幻的东西具体地再现出来。而演示教学法就是要用所创设的情境,帮助学生再现昔日的情境。当然这应该是经过后期处理了的、优化了的,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再现情境:

一、利用各种摄影工具,随见随记

现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照相或摄影设备,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走出去采风。比如开展景物写作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到乡间,到野外,到一切有风景的地方记录下最宝贵的镜头。当然只有镜头还不够,最好能随手记下当时的感受与感悟;而开展人物写作时,我们则可以让学生根据事先预定好的人物,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相似的更多人物,经过整合,来丰富人物形象,让其更加饱满。无论是托尔斯泰的“卡列尼娜”还是鲁迅的“阿Q”,哪一个形象不是多个活生生的各类人物的综合呢?他们之所以丰富,恐怕也就是源于此吧。高考越来越鼓励学生在记叙文中塑造形象复杂的人物,这种方法应该是很实用的。

二、利用集体记忆,充实写作画面

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好作文有时也是需要集体智慧的。情境再现有时就是这样,每个人的记忆力、记忆范围或记忆的着重点都是不同的,这既为我们的写作留下了障碍,也为我们的集体写作留下了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发挥小组集体创作的功能。让学生围绕某一情境进行集体的情境再现,这样一来无论是写亲人还是朋友,无论是写环卫工人还是武警战士,相信形象都不是单一的了,而人物所承载的意义肯定也会大不一样。

三、利用记忆碎片,发挥想象合理拼接,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众所周知人的记忆并不都是全景式的,有很多都是片段,单独拿出来意义都不是很大。而我们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把学生置于某一情境中,然后发挥集体的想象或联想,把一个个片段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合理地拼接起来,让画面更加丰富,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更加饱满。比如我们在教学生利用借景物来抒情或某种哲思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然后通过画面、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把曾经抽象的记忆找回来,但往往只是停留在能写的阶段,至于其中的意义就不是很明显了。所以我们就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把选择相同或相似的内容的同学分成一组,集中他们共同的记忆和智慧,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盈,意义更加深刻。

四、利用实物演示教学法,指导学生写出“有情有义”的作文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一般的演示教学法只限于把一些简单的图片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直观的效果,却很难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而实物演示教学法是鼓励我们老师大胆地把学生带入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春看青草,夏观花;秋收庄稼,冬赏雪。如此带着某种写作目的去感受生活,想写不出好的作文都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教师一旦认为高中生是大人了,抽象的记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大于感性思维,再让我们的学生写出有生活、有情调、有着深刻意蕴的作文就很难了。所以我们要和学生一起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利用情境教学法,让我们始终置身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写出“有血有肉”的、“有情有义”的优秀作品。

(董爱平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 212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记叙文集体记忆
我为集体献一计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警犬集体过生日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