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华 黄银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101-02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数学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教师要找准每一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经常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
一、创设教学情境,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写者头脑里特有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运用录音,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以活泼的图像和生动的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诱导他们饶有兴趣的走进数学王国,培养他们敏锐地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一年级教学2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先结合生活实际,出示一幅画,让学生初步感知数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数的例子,如:教室里有18张桌子,有18把椅子,有18个学生等等,最后抽象出18。由于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生活实例,领悟知识内涵
数学内容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强调形象性。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如教学重量单位时,为了让学生感受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教师可先让学生称出1克绿豆,数一数1克绿豆的数量,把这些绿豆放在手心掂一掂,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再称出1千克的绿豆装在袋子里,让每位学生试一试1千克重量在手上的感觉。教学1吨的重量单位时,先让学生自报体重,然后找一位体重是25千克的学生,让其余学生都来背背他,体验25千克的实际重量,接着教师问:“多少个25千克合起来是1000千克。”学生正确回答后,老师告诉大家:1000千克就是1吨,那么1吨的实际重量你能体会到吗?这样便使学生对这三种重量单位有了感性的认识。由于学生对这些身边的物体比较熟悉,容易辨别。因此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就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自编自导习题,培养应用意识
现在数学教材中,有时会出现题目老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调整教材,去重组教材,用更贴近、更熟悉的事例来编制习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房间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及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通过把课内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开展数学课堂活动,是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逛超市”这一活动课前,我准备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在教室里办起小超市,学生按要求准备一定数额的票样钱来购买。活动中,几名学生自扮收银员,其余学生自行购买物品。学生们对“逛超市”这一活动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大家边选物边算帐。当有的学生发现买东西过多或东西偏贵而自己手里的钱不够用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向他人借,有的改买价格便宜的物品。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责任编辑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