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2014-02-13 05:57李洪芹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鲁四赤壁赋祥林嫂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单纯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更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任。“文以载道”,每一篇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深厚的文学积淀,教学中教师依托这些美文,“润物细无声”,能更有效地渗透积极健康的人生导向,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诵读体味,点拨引导

语文教学,学生面对的是文笔优美、意境高远的名家名作,离开对文章的诵读品味,语文教学便成了“空中楼阁”。美文需要美读。对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对描绘月下荷塘之美的段落尤其应带着感情来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读出叠音词轻盈明快的节奏,读出比喻清新怡人的美感,读出月下荷塘宁静恬美的意境。享受美景的阅读,自然能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香荷绽放、清月洒辉的美妙画面,体悟到文学大师文笔的精妙。教师再加以引导:如此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作者却在开篇即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继而使学生认识到,在1942年那段中国历史上极为黑暗的时期,朱自清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也在苦苦思索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家国命运而内心难安,即使美如月下荷塘,也只是暂时开解其纷乱的心绪,却难以使其从黑暗恐怖的社会现实中得到真正的宁静。“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无疑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代文学大家在特殊的年代所展现出来的铮铮傲骨和美好品性。

鲁迅的小说《祝福》,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戕害,祥林嫂则是被封建礼教逼上绝路的主角。正如作家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阅读时,需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人物对话后隐藏的潜台词,从而更深层次理解作者对国民心理的深刻剖析,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入反省,进而感受到作者以笔为武器,要从精神上唤醒沉睡中愚弱麻木的国民的思想情怀。如,祥林嫂初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却因丧夫后从婆家逃出而被婆家劫走。得知这一消息,鲁四有几句对话需读准悟透:

“可恶!然而……”对“可恶”,要读出鲁四的怒气:一帮山里人大白天竟然敢明火执仗地劫走我家的短工,特别是还有中人卫老婆子合伙给鲁家惹麻烦,有辱鲁家尊严,抢人者太可恶;对“然而”,要读出鲁四作为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虚伪与固执:祥林嫂私自逃出,有违家规有失妇道,婆婆抢回天经地义,合乎纲常伦理。当午饭后卫老婆子来鲁家,鲁四直接一句“可恶!”,这一句,怒气主要针对卫老婆子,其一不该推荐一个不守封建礼教的人来,其二不该自己荐来的人,又合伙劫走,闹得沸反盈天。当卫老婆子一番赔罪,表示一定再荐一个更好的来折罪,鲁四又一句“然而……”结束谈话。这一跳脱,实为火气已消只好找台阶下,但更有言外之意:还能找一个像祥林嫂一样“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能干的人吗?简短的语言,却毫不留情地剖析出鲁四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揭示出他作为杀死祥林嫂刽子手之一的自私、虚伪、蛮横与凶狠。

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细品文章,让先觉者的思想熏陶学生,使学生更好地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明辨是与非,清楚善与恶。

二、知人论世,情感对接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存的环境,建立起与作者所处特殊时代的情感对接,能使学生更好地解读作者写作时的丰富情感,真正感受到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兼济天下的崇高情怀。

以杜甫诗歌教学为例,要使学生了解杜甫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的影响,十载长安历尽辛酸的生活和安史之乱中百姓的苦难对他的触动。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有远大的抱负,“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苦难的现实使他只能“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的诗中,有与屈原相似的深沉忧思,至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尤为可贵的是,在个人遭遇艰难苦恨之时,却总能以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推己及人,怀想到尚在苦难中挣扎的平民百姓,时刻不忘国家的时运坎坷。“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心中唯一的故园便是京城,即便个人穷愁潦倒,异地漂泊,而对京城的牵念,对报国的渴望却是永恒的情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之时,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烈呼唤,令人动容。《咏怀五百字》作于天宝十四载冬,诗人由长安赴奉先,探望寄居在那里的家属,“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但进而诗人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将个人的丧子之痛变成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对国家时局的深长忧虑。《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尽管已至人生暮年、四处漂泊的诗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但对国家艰难命运的萦怀永远胜过一己之虑,甚至连其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仍在惦念“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忠君恋阙、仁民爱物是其至死不渝的精神追求。

三、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教学苏轼《赤壁赋》,可以引导学生像苏轼一样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些困扰。1079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之后,苏轼被贬黄州,做了一名团练副使。本是才华卓异的文人却成了一名有职无权的小小武官,人生的落差何其之大。但苏轼却不以个人利益得失、政治风雨为念,“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著名的赤壁三咏,即《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材所选的《赤壁赋》一般称《前赤壁赋》,是苏轼月夜泛舟湖北黄冈赤壁所作,全文借主客问答,开解此时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文中借客之口,感叹英雄不再、个人渺小、生命短暂、理想难以实现,而文中苏子则以眼前水与月为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劝客要寄怀抱于天地之间,尽享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这是何等的洒脱与放达!当人生的失意,仕途的得失已经不能使人有风雨之念的时候,人世间还能有什么使人困顿不振呢?

再拓展联系一下苏轼之后的经历。1094年,年近六旬的苏轼再次被贬广东惠州。逆境中的诗人当然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在此地,苏轼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1097年,苏轼被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其时苏轼已经62岁,且病魔缠身,但他诗中写道:“他年谁做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彰显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

同样是被贬,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抒写的是云横秦岭,关山险恶,前路茫茫,英雄失路的愁苦悲戚心绪,读来令人伤悲。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十年,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等多凄苦悲怆,清幽寂寥之词。十年后被召回京城,但旋即又被远迁广西柳州,至贬所后所作《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楼远望的荒凉之景,无一不在刺激着诗人本已痛楚不堪的内心,环境险恶,前途无望,友人分隔,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全诗凄凉激楚,充满着愤恨不平的感情。在此期间创作的《愚溪诗序》等也多愤懑苦涩之情。三年后,柳宗元即病逝于柳州,年仅四十七岁。

将韩愈、柳宗元的经历和人生态度与苏轼进行比较,自然能使学生领悟到:一个人可能有时无法控制外在环境的变化,但可以让自己拥有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这样才能乐观看待人生旅途的起伏,从容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履险如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李洪芹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职业学院 062150)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四赤壁赋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苏东坡《前赤壁赋》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赤壁赋》用典赏析
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