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墙上的斑点》的模糊意蕴

2014-02-13 05:56黄俊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意识流意蕴意象

模糊理论自1965年产生以来便逐渐被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解释文学中长期而广泛存在的思维与语言的模糊现象,有其独到之处。无论是与中国文学中的风骨、神韵、格调、境界、意象、意境诸说,还是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象征、表现、无意识、非理性、语义学等等都存在理论精神上的相通契合之处。而用它来审视先于它产生并风靡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也会在新的高度得到新的沟通、整合。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由于它重在精神流动的形象描述,因此展现出思维的模糊变异和语言表达上的模糊多义性。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子,谈谈意识流小说教学中怎样运用模糊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多义性解读与创造性解读。

《墙上的斑点》描写的是主人公由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分层次地进行模糊解读。

一、利用模糊效应,开创审美境界

模糊效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通过它多义性创造性地拓掘文本的整体世界。这类似于传统语文教育的主题分析,但由于读者也是积极的创作者,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作者的意图或文本本身所表达的中心,而应将这种审美行为指向更丰富的关联性。鉴于此,将它称为意蕴观照更为稳妥,而这正是模糊性的表现。

《墙上的斑点》是无法用一般意义上的“主题”来分析的,因为它只是描述人思维的自由流动,反映所谓的“内心真实”,在逻辑思考之上更多的是形象的跳跃以及生命的玄思妙想,而绝没有什么事先设好的主题圈子要钻进去。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理性的模糊恰如其分地处理这感性的模糊。既然无法用简单的抓思想核心的方法,那么将其思想碎片就其原貌进行观照,并在其澄明以后相互串联寻找其思想特征,就应是符合意识流动规律并且进行有效的方法了。细读原文可以发现许多模糊的哲理性的论述,而且具有一致的理性倾向。

第三段这样表述:“但是,即使我站起身来瞧瞧它,十之八九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从字面意义来看,它几乎是清晰的,没有歧义。但是,反复玩味便会领悟到人的认知能力与世界本相之间的距离。这句话所指代的哲理意蕴是迷离惝恍的,甚至有些神秘的不可知论的味道,但这种体验却又似曾相识;因此在语言意蕴之间便不存在任何生硬的一一对应或者难以理解的隔膜,而是充满了思索的张力。正如索绪尔语言学里所探究的那样,由固定性较强的“所指”上升到了灵活性很强的“能指”,而这个“能指”就要靠我们结合生命的经验去揣摩体会那种真切却模糊的感觉,提升思维境界。再如第四段:“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人们再过五十年也是无法说清楚的。别的什么都不会有,只有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越来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样……”前一句已在上例中得到类似的解说,而下一句“别的什么”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可以充分地多义发散,如:物质啊、他人的经验啊、历史文化啊、躯壳皮囊啊……而这里的“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又指什么呢?我们可以根据意识流小说总的思想倾向和本文的思想倾向,创造性地理解为精神的光芒和晦暗、独立的生存感觉、可知与不可知的交织、时空宇宙对人的抛弃等种种朦胧却新奇的意蕴,而这无疑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打破这种形象深入其理趣的渴望。所以,从模糊的语言出发,在模糊的审美中提炼出有很大自我成分的真知灼见,必定是比主题分析更有效的训练学生把握文本乃至超出文本的方法。在原文中,这些哲理不断得到加强,以至于读者可以较清晰地分辨出大致的轮廓,从而使这种意蕴的模糊有了它的边界,而非散漫无度的。比如第六段中有:“我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离开表面,离开表面的生硬的个别事实。”它表明作者在承认“生命只是神秘的感觉而难以明知”的前提下,也在努力追索表象下的内在本质,这里的“生硬的个别事实”以及“沉下去”都是形象却模糊的表述。再如第九段中的:“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世界的中心”这一模糊语词无疑是作者精心提炼的代名词,代表的可以是人的精神,可以是人的自我,可以是自由独立等等与物质世界相区别的“虚无”但却真实的“存在”。这便是意识流小说家给我们展示的烟雨迷蒙却放着光亮的彼岸世界。

通过对这些看似模糊却带着清晰可能的语言片段的整体性观照,我们就能突破间隔,多义性自创性地阐释意识流文本的意蕴。

二、运用自由联想,贯通审美意绪

要充分重视自由联想在意识流小说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去跳过“天堑”,穿越由于作者思维的跳跃而形成的空白,使分散的“点”由于模糊了界限而诗意地化为“流”。

比如第二段,由“墙上的斑点”联想到“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这是靠形象相似而进行的模糊关联,并非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而由“钉子”联想到“小肖像画”,进一步联想到“房子”直到“这种人家”,尽管有逻辑推理的成分,但对他们的具体描述都是靠臆想,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充实这几种物象,这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接下来,思维的跳跃性、表述的模糊性更加突兀,横空出世般地跳出一个“据他说”,并对“他正在说”的内容津津乐道,这无疑又是作者的独特创造:一个面目模糊的背景人物。对这个人物如果不运用模糊的方法去了解,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从后文“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中“分了手”有“话不投机”的意思来分析“他”的话,可以发现“他”有点世俗的虚荣观念,并且未免沾沾自喜地宣扬“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观念,显得迂腐保守;但这都是读者的主观理解,这个人物的神秘面纱是如影相随的。

再如第八段讲述的那个短小的故事也是疑窦丛生,只能模糊地体悟。一位退役的上校(古物收藏家)为了弄清古冢(由那个墙上的斑点联想到的)究竟是坟墓还是宿营地,向一位牧师求助。然后就是结局,最终倾向营地说的他,中风病倒,最后一个清醒的念头是营地和在那里发现的一个箭镞,而这个箭镞已被收进博物馆,躺在一堆文物中间了。这个故事是自由联想的产物,一方面情节是残破的、随意的,留出读者自由发挥的空白;另一方面它的出现是有独特的象征意味的,从作者对这个故事的一句结论便可看出:“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证明了什么。”结合前面意蕴观照得出的作者的思想倾向,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解读:这个故事不在乎是否论证了什么问题,但它至少启发读者感受到对事物的了解、分辨有时未免徒劳,而这似乎也是契合作者的不可知论的。endprint

对意识流小说中的自由联想,我们有必要发挥出读者自身的自由联想,去体味那些“有意味的形式”,让模糊阐释产生出使原意增殖的功效。

三、融合意象意境,体味审美情致

由于意识流小说重的是“意”,因此传统创作中的意象、意境在它之中更凸现出主观性的特征,在形象塑造、环境营造上更具模糊意味,更需要将形象丰富的展开,使环境更自由地延伸,达到建构读者心中优雅并有自我归属感的审美客体的目的,提高读者准确阐释自身理解的能力。

先说意象,如第四段:“那么来世呢?粗大的绿色茎条慢慢地被拉得弯曲下来,杯盏形的花倾覆了,它那紫色和红色的光芒笼罩着人们……中间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也许在更高处还有一些色彩不很清晰的——淡淡的粉红色或蓝色的——玫瑰花形状的斑块……”这段话是穿插在大致表述“生存是一种难以知晓的感觉”的那段文字之中的,这里的“绿色的茎条”、“花”究竟是作者眼中真实的事物还是某种隐喻的意象?或者表示作者当时的意识本来就是突然在哲理表述中莫名其妙地闯入了一点其他的杂质?(也许这更符合人思维的本来面目)此时,这个意象本身就引出了三种可能,如果我们排除第一种简单化的可能,也排除第三种证据不充分的可能,向模糊更深处漫溯,那么就应当将其与此段的思想倾向统一起来,这个“模糊意象”就有了一些清晰的色彩;它所代表的就是“生命神秘的感性体验”,有光芒但更多的是“就这个样子”的生硬事实。根据上下文来使意识流的意象由模糊趋向清晰,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避免混乱引申。又如第七段“假定镜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个浪漫的形象和周围一片绿色的茂密森林也不复存在,只有其他的人看见的那个人的外壳——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这里的意象——镜子显然在词语底下压着另外的东西,关键要将“镜子”的功用与作者所重视的东西结合起来,作者认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本质呢?由这个便可突破模糊界限,认识到镜子是象征“精神世界”等等可以反观人的外壳的内在方面。再如,第十三段里“那棵树”的丰富内涵,它不再简简单单是棵物质的树了,它经过模糊化的精神加工之后已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象征着坚毅独立的品性,象征着宽大包容的胸怀,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使它成为多元解读的中心。而剖析意象不同方面的含义,不仅能加强理解的圆融,也是与高考的阅读考查紧密挂钩的,因此不仅有人文意义,也有应试意义。

然后是意境,如第六段中对莎士比亚的自由联想一节,作者设制了夏夜人们在门前张望正在椅子上思索的莎士比亚的情景,这看似简单,却如此忧郁凄美;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的白描捕捉到太多感人的成分,尽管很多都是种模糊的感受而已。杰出的作家就是能使读者集合起自身所有的经历和想象投入到那场景中去,身临其境地发现美。这里的精确词汇都变得模糊了,互相交融,并且使原文中没出现的事物也闪烁在读者面前。“扶手椅”是什么样的,木头的?皮制的?旋转的?可拆卸的?……“炉火”是什么状态的,很旺?即将熄灭?……他在思索什么?什么使他如此沉静凝神?既然如此,那么他的面前也应该有一杯散着余温却渐渐冷去的咖啡吧。他的前额和手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带着怎样的眼神张望这一代文豪?他们了解他吗?……这仿佛一幅油画,但又超越了油画;假如油画摆在面前,一切画面都已固定,受众的想象空间也就萎缩了(尽管也会体验到一些美)。作者就是通过模糊的手法使这段自由联想具有了溢出的美感,非大手笔不能为之,而我们就应引导学生用追问添加与整体模糊去触摸它的神韵。

最后,再简单谈一谈具体的语言与修辞上的模糊解读。如第一段:“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的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是一个由炭块产生的幻觉,无疑是模糊的,但正因如此就更加形象生动、意味悠长,人们反而能根据这种描述更准确地了解那炭火的状态,这正是模糊与精确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设想,有什么科学化的表述能让读者更好地把握这炭火的整体形象,即使能画出火焰的波动曲线又怎样呢?再如第二段“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如果要精确一点地表述思维,得用心理学乃至医学上的术语,但那是徒劳的,特别在意识流小说这种强调精神的文学性流动的流派中。但这里颇有跳跃性的比喻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尽管我们仍不知道思绪的运动方式怎样,但却模糊地了解到它那起起伏伏的状态,这便达到了精确的目的。再如第三段写生活的飞快速度:“(如)一个人……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发飞扬,就像赛马会上一匹跑马的尾巴。”即使我们完全不知道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也能清楚地明白一个字:快!!发针不剩、衣服吹光、头发像奔马的尾巴:够模糊,因为它完全没写速度;够精确,因为速度已在形象之中。

以上是运用模糊理论来解释意识流小说中的一些语言现象的粗浅看法。在语言中,模糊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文章意蕴丰富多义,拓展读者的阅读想象,诱发独创性的见解,因此是一种积极的文学手法。最后以《墙上的斑点》的总结句子来描述一下给读者困惑也给他们欣喜的“模糊”吧:“一切在转动、在下沉、在滑开去、在消失……事物陷进了大动荡之中。”

(黄俊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 518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流意蕴意象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玉人”意象蠡测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