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毕业生工作在一线职业岗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满意度,关系到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本文以“建筑工程计价应用”课程的专业技能教学情境为例,探讨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教学情境;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42-0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掌握中等职业技能的一线劳动者。中职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对全社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满意程度,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心里。笔者现以本职工作为观察点,以“建筑工程计价应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情境为例,探索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广东省惠州建筑学校学习的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同时也普遍存在思想和文化素质不高、自我评价不当等现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和身心成长特点,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育人环境中,学生和部分德育工作者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学生方面 一提起德育学习,学生普遍认为就是空洞理论,是说教、批评,甚至是“吹牛”而已,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相比,没有实用性。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表现出厌学、反感等消极情绪,使德育课程教学面临较大困境。尽管相关教师通过德育课程改革,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课堂情境教学,依然有学生认为是教师变着法在说教,不乐意配合教学互动,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想效果。
教师方面 加强中职德育是全校教职工的共识。问题是面对多元复杂的学生个体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每一位教师都有中职学生教育难、管理难的真实感受。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由于大部分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不够了解,致使设计的教学情境缺乏专业元素载体和专业工作实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我校德育课程教师数量不够,部分德育课程目前只能采用大班教学,课堂教学实施难度大,部分教师产生工作倦怠情绪,甚至认为职业道德课程应该由专业课程教师来担任。
(二)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教育的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招生数量多,生源质量较好,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高。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全面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较大。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违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要求,中职学生难以适应。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比较轻松,他们只需任务式地按照相关的教材给学生上课,至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有进步,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都不用考虑。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学目标却可能没有实现。为转变这种消极应对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资源重构 深入工程咨询和建设单位,掌握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调整优化原有专业培养方案。打破原有学科理论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教学标准。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相应技能教学模块要求和教学实施要求自编教材或自选教学资源。
教学情境设计 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备课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真实的项目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真实的工作环境来设计课程实施情境。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进行真学、真干,使学生上一节课就增长一分专业知识,积累一分专业技能。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 成立教学督导机构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教材、教学资源建设的审核应用和教学情境设计开始,组织教学相关各方(校领导、用人单位代表、教师同行、学生和家长代表等)对教学实施各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督、评价与指导,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专业核心技能教学模块和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学指导意义明显。任课教师在课程情境设计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以专业技能组合、分解为框架,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为技能模块的知识要求,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使教学气氛活跃,部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由于专业课程改革主要强调应用技能教学,理论的、文化的知识传授弱化,对学生的精神品格和德育培养重视不够,以致所培养的学生文化素质低,职业道德意识差,面临升学困难、技能迁移转岗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
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关系分析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而职业的行为规范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应用就是专业技能。因此,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基础,缺乏知识体系支撑的技能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和迁移,缺失职业道德基础的技能更会危害社会。另外,职业道德的教育离不开职业环境,特定的职业活动即职业技能应用,抛开职业环境和职业活动讲职业道德就形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极易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业道德素养是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而专业技能教育又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两者相互作用,互为补充。
在专业技能教学情境中
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endprint
(一)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既是为自身就业和生存发展,也是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无论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在掌握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学生带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来学习专业技能,道德意识和专业技能相辅相成,往往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途径
过去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而专业课教师一般认为完成专业课教学就行了,学生道德教育是其他教师的事情。这显然已经违背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就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很容易在教学中产生师生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专业技能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课堂上更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综合职业技能;学生可以在技能学习中感悟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实质,消除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片面认识,积极配合教学。这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建筑工程计价应用”课程的技能
教学情境为例,探索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
(一)“建筑工程计价应用”课程的教学特点
“建筑工程计价应用”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性和专业时效性。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具备工程计价基础知识、工程识图与构造、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等专业知识。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以后,应掌握工程造价岗位之造价员岗位的核心能力——工程计价与计量。过去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偏重工程定额知识、工程计量规则和计价知识的理论传授,没有把工程计量和计价的专业技能作为课程主要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专业技能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实施教学改革以后,主要变化在于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工程项目清单列项、工程识图能力贯穿于工程计量和计价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掌握工程清单列项和清单计量技能,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技能,掌握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软件的应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交叉融合的教学情境设计
“建筑工程计价应用”共安排108学时,通过9个教学情境,完成45项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如表1所示。
以“建筑面积计算”教学情境简表为例(如表2所示),单元教学目标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学习态度与职业道德目标,教师把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融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对自己的团队和计算数据负责,主动承担任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首先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素通过图文和实操演示等方法进行传授,在每一个单元学习中给学生(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实际的工程项目任务,主要专业技能操作基本上实现课堂完成并当时评价,课后的任务主要以小组为单位的知识巩固、拓展和预习讨论。在最后一项即第45项的工作任务中,要求师生和学习小组以书面和课堂汇报的方式总结和回顾课程学习心得,汇总学习成果,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方式动态化、多元化,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时效性和教学互动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的职业工作特点。
(三)课程教学情境实施情况分析
专业课程技能情境教学的实施,体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一改过去“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把专业课堂教学置于社会和行业的应用前沿,设计出符合中职培养目标要求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应用,教学单元的项目任务选取和分解布置,教学过程的互动、动态控制、评价和研究中。学生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习路径,把专业的知识、职业的活动与行为规范、专业技能的掌握应用融合在一起,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职业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资源的重构和更新,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实施使专业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教学管理难度增大,特别是大班制教学条件,技能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问题比较分散,只安排一位教师指导不够,可能有部分学生会因为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而无法继续完成工作任务,甚至造成教学事故,影响后续单元学习。建议学校掌握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变化和教学实际要求,适当考虑给予教师教学支持、工作减压和相关调整,并从课堂实际出发给有需要的专业教师配备助教,将技能教学课堂小班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指导和评价,实现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目标。
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来看,土建类相关专业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对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有吃苦耐劳精神、遵规守纪、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的学生求之不得。目前,我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准依旧参差不齐,这是导致学生就业不稳定,事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最直接因素。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解决新形势下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是中职学校的神圣职责,学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把好德育关,在专业技能教学情境中探索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是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利娟.基于中职教育内涵建设课程资源之重构[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3]时思.建设项目(置业投资)经济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李体仁.论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4).
[5]赵威.关于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
[6]杨延.表现性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0(18).
[7]吕明.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2(17).
(责任编辑:谢良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