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其
〔关键词〕 历史教学;德育功能;世界观;历史使命感;认知空间;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51—01
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历史学科固有的特点,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历史教师,应当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从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德育渗透。下面,笔者谈一谈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 、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学是怎样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呢?从形式上看,教师主导教,学生主导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鉴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千百年来中国及国外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以什么观点、标准评述历史,就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与艺术家等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随波逐流,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将黯淡无光,青春年华会很快逝去,毫无意义。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通过历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历史教学最突出的德育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激励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通过中国历史教学,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感召他们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作出贡献。
三、拓展学生的历史认知空间
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事实,更离不开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历史事实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志而存在。文学依靠人物、情节的描写打动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离开了它,历史教学既失去其科学性,又会失去其教育性。尽管历史学科博大精深,且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一个不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这就是历史空间。“历史空间大的人,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就像与黄帝、尧、舜、禹同年生,一直活到现在,几千年兴亡多少事,一切都在指掌中。”可见,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丰富人生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进而拓展学生的历史认知空间,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学习历史,可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活动与道德精神“激活”,传承“过去”而进行道德创新。如,学生可从陈独秀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了解并继承“勇于参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毛泽东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去继承并充实“开拓思想,不断进取”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气息。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和力,使他们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