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中等生"信心缺失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策略研究

2014-02-13 21:12吴灶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等生农村中学生

吴灶根

【摘要】 自信是人们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到最佳状态。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的人,可能永远不能踏进事业的门槛。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自信心不足;增强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0

然而,现在中小学生自信心不足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我们乡镇中学的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应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自信心严重受挫,成为阻碍学生进步及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一、乡镇中学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表现

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活动结果;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自我评价。

1、活动结果的影响

活动结果可以归结成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成功的结果能增强自信心,而失败的结果能削弱人的自信心。落后的评价体制把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乃至整个学校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高举"考"这个法宝,大小考试轮番轰炸。课堂小测、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一点在小学高年级尤其突出。这些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同学,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自信十足,越战越勇。有机会以胜利者的姿态踏进国办校的大门;而无奈来乡镇中学就读的学生,大多数人则在老师"考"这个法宝的威摄下,屡战屡败,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

2、他人态度的影响

一个人的自信心水平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有关。这包括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水平与信任程度。一般来说,凡是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则会加强其自信心,反之则会削弱其自信心。传统的评价机制把"分"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老师的考核与尊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眼中有"分"无"人",不再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情感的人来看,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老师长期的放弃,不信任,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自信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大多数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法匮乏,他们的一些不当的言行也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整天在孩子面前夸张三好,说李四棒,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以之为榜样,孰不知孩子的自信心已经在唠叨声中严重受伤了,再如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认为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没有读书的天赋,要求孩子只要能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行。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渐渐地默认了家长的观点,自信心也就逐渐消失了。

3、自我评价的影响

一个人的自信水平往往也依存于自我评价的影响。对自己的品德与能力评价不当,也会削弱自信心。比如:有的同学成绩差,便认为自己确实笨;有的同学犯了错误挨了批评,便认为自己不受老师的喜欢;有的同学不能很快地背诵课文,便认为自己记忆力差;有的同学不能计算数学上的难题,便认为自己智力有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自我评价不当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这些消极因素造成学生在进入乡镇中学就读以前已经较严重的不自信了。主要表现是:(1)、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没兴趣,主动学习的少,即使教师能让他们上课很安静,却拽不回他们出逃的思绪。(2)、"我肯定学不会"这样的想法被孩子们在心理上默认,哪怕是很简单的知识也没信心动脑筋试着学,宁愿像复印机一样把知识写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并没学到什么。(3)、渴望成功,渴望被赏识的强烈愿望让这些在课堂上找不到满足的学生另辟溪径,有的经常打架,在班里称王称霸,找到了被同伴"赏识"的感觉,于是打架闹事屡禁不止;有的同学把心思会用在穿衣打扮上,追"流行"赶"时尚",只要同龄人能投来羡慕的眼光,即使被老师冠以"奇装异服"的罪名也乐此不疲;有的同学在网络游戏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于是有些在校生上网成瘾,整天沉溺于网吧,不但荒费了学业,甚至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措施

他们青春却失去了应有的自信,纯洁的心灵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作为教师,心痛之余更应该认真的反思。并寻找有效的措施,让他们重拾自信、重塑心灵。下面就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赏识孩子,激发自信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不竭的源动力。

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通过教育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从而对孩子报有积极的期望,以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就会激发自尊心、自信心。这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赞美、表扬、鼓励和宽容。承认差异,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不怕失败,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减少自卑心理。

1、捕捉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

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通过教师和成人的评价,特别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则更要不吝赞赏。当他们取得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或强化,可以是肯定的眼神,或细微的动作,或和蔼的态度,或热情的赞语。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原来我能行!这就产生了自信。再调皮、表现差的学生偶尔也会表现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是微不足道的,但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和鼓励。

2、心怀宽容,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富于哲理性的话充分说明了宽容的重要性,乡镇中学的"差生"、"双差生"身上有许多长期形成的坏习惯,要求他们一时改掉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我们一时找不到有效的方法,他们"屡教不改"时;当他们一时冲动顶撞老师时;当他们不能把好的习惯持之以恒,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教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们,千万不能急躁粗暴,大声呵斥,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痛苦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到智慧。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位发明家。同样,教师和家长的宽容也会使孩子感受到一份真爱与抚慰。所以我们要对孩子宽容、和善、耐心,赏识孩子,给他们以希望。

3、赏识有度。我们要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的赏识。再者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们要适当地把握赏识的力度,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适当的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给孩子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关键

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因素:成功的体验。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自己的舞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1、因人而异,创设目标。

上课时,我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不但要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做一个称职的"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我要求中等生只要认真扎实地完成本节任务即可;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我给他们设制的目标是自选该节内容的一部分来做,只要能做对就鼓励他们;对基础很差,很少听课的学生只要他们开始努力,并认真接受"小老师"的辅导我就会大加赞赏。每节课的课后作业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类布置的。这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

2、适当给予评价。除了活动之初要确立适当的目标之外,还要注意在活动告一段落之后,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老师、同伴的评价激发出自信的火花,建立起自信的基础。

3、利用表现欲激发自信。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或是在班内开展演讲,知识竞赛、歌唱比赛或是体育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一旦经历的成功多了,体验丰富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

(三)、正确地对待挫折与失败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保障

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地,会不时地遇到挫折与失败。每个人都会有失败,不管是圣人还是我们,如果仔细算起,失败的次数应该要比成功的次数多。如果我们连失败都不能正视,那么怎么能迎接成功呢?

我们乡镇中学的很多学生,正是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偶尔的失败,才"破罐破摔、屡战屡败"的。作为乡镇学校的老师,我要让学生相信无论是国办校的同学还是我们,都蕴藏着"成才"的优异力量,只是他们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而我们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未能获得开发罢了,失败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勇敢地面对它,仔细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实践、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人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并不大,它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只要教师坚持用赏识激发自信,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培养自信,让他们能在失败与挫折面前勇敢地站起来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总有一天,成才不再是国办校学生的专例,我们乡镇中学的孩子也一样能行!

猜你喜欢
中等生农村中学生
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规避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误区的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中等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