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在语文课中,略读课文的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性质 重要性 意图 任务 方法 提示
【中图分类号】G6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很明确的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当代社会,略读的作用更为突出,它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而且略读比精读应用的更为广泛。
一.略读的性质
叶圣陶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圣陶十分清楚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不论是精读还是略读,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二.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1)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自己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2)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与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的重要方式。课堂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3)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教学得法,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的作用小。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容轻视。精读和略读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有机融合,其目的就是发挥承上启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4)扩大学生阅读量。新教科书选入的课文很多,有的文章传递的是一种人性的美;有的文章语言精妙,值得学生积累赏析;有的文章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教师要多引导,带领学生细细品味(5)构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略读课文的教学交流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文学得的独立阅读方法,实现向课外完全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内容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延伸、拓展。
三,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人教版每册教材每一单元都是按一个单元主体来编排课文的。前面是精读课文,后面一两篇是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也在增加,其用意是把学生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旨在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整合中锻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加强阅读感悟。
四,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
随着略读课文数量的增加,精度课文数量的减少,教师如何使精读课文教的更"细",略读课文教的更"简",选读课文教的更灵活,《语文课程标准》对这方面做了明确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低于精度课文的教学要求,一般是粗知大意,只要抓住了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更要放手,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五、略读课文的三大教学任务
根据大安老师提出略读课文的"三读"策略;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读感受。笔者也很有感触,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只有先读,才知课文内容,知道重点所在。教师在授课时更要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才能把握课文的内容,学生才能谈感受。略读课文的设计也应该简约。构建简约的教学框架,重点突出,学生才容易掌握。略去了精雕细琢,略去了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紧凑,单元训练的重点就很容易掌握,学生获得了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得了独立处理文本的能力。
六、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一起承载着单之训练重要任务,同时还为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材料提供了实践机会。要想提高时效性,阅读方法的选用尤为重要。
一是从"质疑"入手,引导学生解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找"疑"点,教师引导学生精选问题并提出问题。以此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中心问题。只有问题选好了,课文训练的重点也就把握了,教学就迎刃而解。所以选"问题"是关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探究新知识动力。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就能使学生带着浓浓的阅读期待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二是主题阅读。即将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融合在一起或几个教学课时里进行教学,这样做即有利于节省时间,又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把握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训练重点,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三是"重点突出法"叶圣陶说:"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身"。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从文章的"重点处"入手,让学生细细品读,慢慢体会,才会有"期其自身"。
七、重视"阅读提示"
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一段提示语,这段话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教与学的方向。抓住了阅读提示,课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用把握略读略读课文的重要性,才能重视它的作用。略读课文是学生习得阅读本领后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迁移的有效平台。略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点所在,虽然"教无定法",但也"有法可依"。教师只要能在"简化目标","粗化结构","活化教法","宽化拓展"等几个方面加强研究与指导,引领学生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相信会给语文学习开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