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佑銮(中共广州市委党校荔湾分校,广东 广州51036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荔湾,俗称“老西关”,是广州最具岭南特色的老城区,旧城面积5.94平方公里,占广州历史城区的三分之一,泮塘所在的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内为0.5195平方公里,为荔湾旧城内占地最广、历史元素最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既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也保留着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西关传统街巷的拆迁、老西关居民的迁出,保护代代相传的西关文化风情迫在眉睫。为了抢救西关传统历史文化,荔湾区计划在荔湾湖与泮塘村之间建西关广场,把西关广场打造成展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重要窗口。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同志在荔湾区调研时也提出:要整合资源打造西关文化中心,积极整治荔湾水系,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真正造福于民,要把该项目做成历史文化保护的典范。
广州要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必须有一个能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能区别其他城市并能充分唤起人们集体形象记忆的传统文化建筑群。在荔湾湖与泮塘村之间建西关广场,对汇聚岭南文化元素、保护西关历史文化遗产、扩大西关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以及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唤醒广州市民的“城市记忆”。荔湾区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拥有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近代建筑大面积的被保留,整个城区肌理保持了旧时的风貌,因此,荔湾区被人们视为广州记忆的象征和怀旧的对象。西关广场建设,就是依据“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在保护历史街区原真性风貌、保全历史街区的原有功能、复兴街区居民真实性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还原广州老西关的文化内涵、功能、价值,来唤醒人们的“城市记忆”,保留人们对“城市记忆”那种美好的、温暖的追寻。
(二)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培育荔湾区域文化品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接受和生存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消费者,更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对文化保护的使命就是清理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让它的成长有新鲜的土壤和充足的养料。西关广场建设,通过把荔枝湾一期、二期、三期改造工程和泮塘古村落周边民俗建筑进行整合,重新调整和规划荔枝湾沿线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街区,充分体现西关广场作为“城市客厅”和“城市文化名片”的功能,进一步扩大西关文化品牌效应。
(三)承载着服务广州总体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围绕着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远大目标,广州一直在认真地思考、谨慎地制订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广州新的文化定位以世界文化名城为标杆,使广州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辐射力的文化名城和大珠三角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但是,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广州缺乏有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和名人,即便是被视为广州瑰宝的岭南文化,其影响力也急需借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加以扶持和传播,广州要着力繁荣发展岭南文化,发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放与创新相统一的当代岭南文化。这些重大文化任务,需要各个区、县级市根据自身条件和基础优势合力完成,荔湾区在其中,应当不可推卸地担当繁荣岭南文化、创新文化内容、使岭南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重任。
西关广场历史地段位于荔湾区中心城区和旅游黄金地带,是广州老西关的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荔枝湾古水系、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群、享誉海内外的美食文化、古老的祠堂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粤剧、西关五宝(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和广绣)、中医药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区域内有多处明清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拥有36处历史文化景点,49个民间故事,如楚亭传说、陆贾坭城、荔枝将军的传奇、坤维女中与陈铁军等。同时也是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祥地,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内最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西关文化因为缺少开发和利用导致现代化的都市建设淹没了古老的历史文化,如骑楼建筑、西关大屋等日益被同质化,特别是近年来,大刀阔斧的现代化进程使广州城市建设出现了现代和传统、历史和今天的断层,反映了广州在迈入大都市的进程中的迷茫和随波逐流,岭南文化因缺乏开发利用而未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历史感知。
(一)资源分散,未能形成集聚规模。广州老西关特别是荔枝湾文化区域虽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各景点分布零散关联不强,荔枝湾、泮塘村一带虽然经过揭盖复涌、建筑抽疏、拆违建绿、恢复河涌,调水补水、立面整治、景观塑造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再现了“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岭南水乡风情,但泮塘村附近数量众多的清末民初的古建筑还散落在民间,缺乏开发和保护利用。2013年年初,荔湾区规划对泮塘三约、五约进行建筑排查和历史文化资源调研,共登记了728处建筑,其中1处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仁威庙和2处属于区级登记文物——半塘五约亭、暤遐书社,还找到推荐保留的文物15处和57间传统风貌建筑,这些古建筑急需通过政府的手段进行保护利用和更新,以便形成连片古建筑群。
(二)在城市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足,提升力度不够,老城区整体风貌破旧严重。因为旧城改造缺乏合理规划,加上老城区旅游景区内基础设施薄弱,硬件不足、软件缺乏等导致老城区整体风貌破旧,出现荔枝湾的焕然一新与周边破旧房屋的鲜明对比。近几年的旧城改造使西关老城区新建了许多高楼,破坏了旧城天际线;展览场地狭窄,老城区内部功能不全,外部没有广场停车,造成文物建筑标志不明显,严重影响文物的景观。如恩宁路西关大屋虽然从总体上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更新,但街区内的改造状况参差不齐,沿荔枝湾两侧的民居,以及荔湾博物馆周边的历史建筑虽然保护较完好,外立面都有翻新,但是一些边角地带和区位不太好的地方却受到忽视,建筑外立面破旧,设施条件差,已经废弃的电线、水管等暴露在外面,严重影响外观。
(三)传统非物质文化难以传承。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因缺少年轻人的喜爱,又没有专业机构培训,在现代化科技发展冲击下,许多传统技艺失传,给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一定难度。
(四)传统建筑风貌保护与现代生活的矛盾。老城区中许多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建筑一直保持着其居住的功能,但由于居住群体的不断更替及社会地位的下移,导致许多传统建筑破损严重。此外,由于老城区低层次商业的冲击,许多传统建筑肩负起更大的利用强度,各种线路铺设、各种空间功能的改变等对本已年久失修的传统建筑更是一场灾难。
(五)区域内商业业态低端。西关广场规划区域内商业业态发展滞后,布点零散,规划性不强,在结构调整、产品营销、形象宣传等方面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合力,制约了“荔枝湾”整体品牌的形成和品牌效益的发挥,未形成市场规模化运作、集聚性发展的态势。另外,区域80%以上的商业设施为社区型的传统商业业态,主要以低档消费为主,缺乏吸引其他消费人群的品牌业态和商业街特色的创意主题店,缺少提高“荔枝湾”知名度的高端业态。
(一)扎根于泮塘古村的传统文化,避免城市文化的同质化。西关广场项目的核心在于广府文化、城市河涌景观、历史景点文化、公园和老西关民间民俗艺术节等,基本都是普遍性资源,存在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强的特征,特别是在广佛地区,此特征更加明显,面临与佛山岭南新天地、广州岭南印象园等同类旅游区的直接竞争。西关广场建设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扎根历史文化根基,才能避免城市文化的同质化。
1、注重文脉传承的“场效应”。所谓文脉传承的“场效应”,其实就是要营造特定的“怀古”、“念旧”的氛围,在整体的场景中,包括有形的建筑、器物和无形的习俗、传说、文化等,呈现引人入胜的古风旧貌。对于数目众多的文化传统资源,要根据实际传承状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保护开发。有的可以用图片、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模拟当年盛景;有的可以保留旧有的老街巷的名称;有的可以根据传说,如楚亭传说、陆贾坭城、荔枝将军的传奇重建或再造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器物,原生态只是相对的,只要有文化渊源和历史由来,符合特定的文化“场效应”,都应该作为保护和开发的对象。
2、巧用名人名胜景观塑造城市精神。西关有大量的文化名人,他们有的在商贸、有的在建筑、有的在医学和教育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后人缅怀。重视对名人名胜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是珍惜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关广场建设必须注重将历史文化旅游吸引因素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并不断拓展名人名胜景观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建立陵园、故居式博物馆、展览馆等,通过图片、文字、绘画、文物展示名人的生平经历。将历史名人最宝贵和最能感人的精神品质、时代精神发掘出来,使之物质化,使游人感觉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从而获得较高的艺术享受。对已毁坏或湮没的历史名人名胜,忠实于历史古籍的记载,在原址或易地修旧如故,使之得以重现。
3、广泛征集民意,赋予西关广场诗意名字。西关广场建设重点不在于以大拆大建的形式进行城市广场的重复建设,更不是以文化为噱头的商业旅游项目开发,而是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典范,它涵盖了区域内的公园、硬地广场水面、古村落、古建筑和古水系等各类文化元素,为了避免因名字带来的不必要的误解,建议在全市乃是全省范围内进行征名,广场的命名要力求素雅而不俗套、新潮而不取宠、传统而不陈旧才能避免与佛山岭南新天地、广州岭南印象园、荔湾广场等项目混淆。
(二)重视西关广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高度统一,避免过度商业化破坏西关古韵。历史文化保护,从实质上讲,是一项非赢利的文化公益事业,政府应该发挥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把古镇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值得提倡。问题是,在开发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丢弃了保护的初衷。政府的作用,就在于从历史文化保护的根本原则出发,管规划、管协调、管民生保障。如上海的七宝古镇在保护和开发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比如公共财政投入、适度的产业调整、基础设施改造等,就值得肯定。政府只有摆脱GDP的羁绊,才能找到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结合点,多一点文化气息,少一些商业味道;多一点重生性开发,少一些沦陷式、破坏性开发。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其他市场组织、民间组织就会积极“跟进”,形成保护的合力。西关广场建设不应单纯追求开发旅游功能而使古建筑失去作为文化传承和商品交流中介的历史地位。应该大力发掘固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正使岭南文化作为广州历史文脉活化石的诸多层面“活”起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从中认识历史发展的真实境遇,这对接续文脉,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和弘扬爱国主义,是大有裨益的。
(三)坚持原真性与可创新性兼顾,避免陷入“凡古必保”的误区。历史文化保护的宗旨,就是要从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综合体现历史真实,既要尊重历史真实,避免庸俗化、现代化的附会,又要考虑其历史衍变性,因为任何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其内部结构总是在不断更新与变化、不断达到一种新的和谐与平衡,从而实现文化的不断创新,如果只注重历史真实性而忽略可创新性,则成了单纯的历史遗存复制,缺乏广泛的受众基础而曲高和寡;过分强调创新而虚化甚至歪曲历史,则违背了历史文化保护的原真性宗旨。
1、对于泮塘古村落要注意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古村落原有或遗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普通老百姓固有的生活形态尤其不要破坏。从民风习俗层面,老百姓逢年过节的祭祀,市、墟的庙会,迎神赛灯的游行,婚丧喜事的筵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必须加以继承和延续。
2、对于周围的古建筑必须有所甄别,不一定做到“凡古必保”。“凡古必保”既脱离国情,有违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也给国家带来财力物力上的压力。调研中发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仁威庙和区县级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半溪五约亭、暤遐书社以及15处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和57间传统风貌建筑。这些建筑的保护要区别对待,有些要尽快上报,争取入选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以便得到真正的保护,其他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可以按照穿衣戴帽的形式,进行整饰,使周边建筑与重点文化保护区形成统一风格,在整体上体现岭南建筑文化风格。
(四)推进复合经营和统一管理,塑造多元化业态格局。历史文化景点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过度商业化导致灵韵不再;产品同质化导致区域内恶性竞争;破坏性开发危及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发生诸多矛盾等。乌镇二期(西栅景区)为什么能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案例馆,创造了中国古镇发展的“乌镇模式”?原因就在于乌镇采用的是业态上的复合经营和管理上的统一经营,这种模式很好地避免了营收渠道单一化和古镇氛围过度商业化。业态单一,容易引起恶性竞争,导致商业化氛围浓重。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集体经营,旅游景点的开发都要通过引导塑造业态多元化格局,通过规划控制商家跟风行为,才能够形成良性发展。日本加贺有一个古村落,游客漫步其间可以体验漆器、玻璃、木器等制作工艺,同区域内几乎没有第二家店铺经营的是同一产品。西关广场在旅游开发中也要借鉴好的做法,通过塑造多元化业态格局,避免恶性竞争。在运营方面,必须引进专业管理团队,我国很多古镇在开发中往往是小公司运作、本地人管理,导致服务品质难以达到游客需求,西关广场的管理团队既要有精通传统文化的本地人才,也要有外聘的专业人才,更要加强对本地服务人员的统一规范,才能保障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体验空间。
总的来说,历史文化保护能够带来经济收益,这一点是不可质疑的,但保护的目的不应该只是经济收益,更多的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传承。国内保护过历史文化街区的好的范例也很多,我们能否借鉴,通过少数置换、多数保留、拆除违建、恢复原状的做法,还原一个拥有荔湾湖、青砖瓦、黑瓦顶、荔枝红、麻石路、古树木、泮塘人的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岭南文化展示厅留给子孙后代。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2.
[2]邹青.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理论探讨[J].南方建筑,2008,(2).
[3]梁凤莲.对西关文化品牌建设的若干思考[J].探求,2011,(3).
[4]郑世卿、王大悟.乌镇旅游开发模式解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