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蛟腾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21世纪初,一批省级公共图书馆先后举办了百年馆庆。2000年11月18日,杭州举行了浙江图书馆百年馆庆暨新馆正式开馆庆典仪式。2004年11月29日,武汉喜迎湖北省图书馆百年诞辰。同年12月1日,长沙举办了湖南图书馆①百年庆典。随着3家省级公共图书馆馆庆活动的全面展开,“第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桂冠之争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浙江图书馆编纂的《浙江图书馆百年学术论文选》提出,该馆“不但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而且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公共图书馆”[1]554。有专家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2-3]。程焕文认定,1904年7月,端方首倡、梁鼎芬经办、张之洞告成的湖北图书馆正式开放,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4]299。徐孝宓撰文指出,1904年8月,我国创办了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5]。此外,还有“安徽之有图书馆,实以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学务公所所主办之藏书楼为嚆矢”[6]809之说。这些图书馆都号称是我国第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那么拨开历史迷雾还原事实真相之后,究竟谁最有资格获取“桂冠”殊荣呢?
1901年,安徽绅士何熙年撰写《皖省藏书楼同人广告本省宦绅公启》,详述了创办皖省藏书楼的宗旨及构想等,并决定在已被废止的敬敷书院旧址近圣街后冈(今安庆市拐角头)创办书楼。何熙年等人积极谋求地方官吏的支持,一时间官绅群起捐款资助。他们从上海购置书籍、图画、器具,于当年4月10日借赁姚家口民房十八间暂作藏书楼,并集议制定《皖省藏书楼开办大略章程十二条》[7]。此章程明确提出“本以公益为主,但使有志学问之士,无论何省籍贯,均许来楼阅抄”[8]108-109,充分表明了皖省藏书楼是我国近代新式的公共藏书楼。为了“以开风气而弭隐患事”,以何氏为首的皖绅提交了《皖省士绅开办藏书楼上王中丞公呈》,大声疾呼“置办中西图籍,设立书楼”[8]107。由此可知,皖省藏书楼不仅是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而且是一所冠名“某省”的公共图书馆。
皖省藏书楼创办后,还附设正谊书局及书报社,陈列时务书刊开通民智,举办演说会传播新思想。陈独秀、葛温仲、张伯寅等人积极演说,发展组织爱国会,并创办《爱国新报》,由此引起清政府恐慌而遭到查禁,此即“未及数年,以丁同宣等在内演说革命,丁既被缉,藏书楼受连带影响,无形停顿”[6]809。直至辛亥革命之后,邓绳侯“赁屋二间于风节井街,悉取前皖省藏书楼高等学堂藏书,益以坊间所购得者,藏庋一室以供众览,是为安徽有公立图书馆之始”[6]809。1913年2月,江彤侯“遂正式改图书馆为省立”[6]809,后因战乱几度迁徙;1953年4月,当地政府在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徽省图书馆。皖省藏书楼“拟仿格致书院之例,酌设季课藉以鼓舞劬学之士”[8]108-109,不仅在藏书管理方面借鉴当时新式学堂藏书楼,而且还在培养人才方面仿效格致书院,因而在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程焕文先生所言:“皖省藏书楼只存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并且既非官办省立图书馆,又与后来民国初年正式创办的安徽图书馆似无直接关联,但乃我国创办(省立)公共图书馆之先导,可视为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的公共图书馆。”[4]241-242因此,皖省藏书楼是我国第一所私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并为民国初年皖省“省立”公共图书馆的创办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00年底,杭州郡绅邵章、胡焕呈请杭州知府朱启凤核准,在城东菜市桥畔的东城讲舍旧址试办杭州藏书楼,次年该楼开始对外开放;1903年,浙江巡抚聂缉 、行省翁曾桂与学政张享嘉接受邵章、胡焕等12人移地改建并扩充藏书楼的提议,拨款在杭州城中丰乐桥大方伯里购进民房并改建为西式楼房两座,又添购书籍、仪器等,将杭州藏书楼更名为浙江藏书楼;1904年,浙江巡抚增韫委派杨复、胡焕为浙江藏书楼监理;1909年,浙江藏书楼与浙江官书局归并而成浙江图书馆[9-11]。因此,从“省级”的角度来说,浙江图书馆起始于1903年的浙江藏书楼;而从“溯源”的角度来说,浙江图书馆至少可以追溯到1900年的杭州藏书楼。李性忠通过查阅《杭州府志》、《倬 自订年谱》、《杭州白话报》、《浙江藏书楼碑记》与《〈杭州藏书楼书目〉前言》等资料来考证杭州藏书楼的创办时间,其中前三种均记载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两种则记载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中肯地指出史料所列的时间差别系历法不同造成的,杭州藏书楼的创办时间应为1900年与1901年之交[1]554。更有甚者将浙江图书馆创办史回溯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创建的“南三阁”之“文澜阁”[1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也明确记载:“该馆滥觞于清乾隆时之文澜阁,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浙江学政张享嘉奏建藏书楼于杭州大方伯里,订阅借章程。”[6]805
此后浙江藏书楼又屡经迁徙,“宣统元年(1909年),浙抚增韫请改藏书楼为浙江图书馆……旋又请拨文澜阁旁空地建新馆舍……于民国二年开幕,改大方伯旧馆为分馆”[6]805,1932年9月,浙江省立图书馆新总馆(在杭州大学路六七号)建成开放,并“改旧总馆为孤山分馆(在杭州外西湖二五号),大方伯分馆为新民分馆(在杭州新民路七四号)”[6]805。尽管1911年浙江图书馆合并文澜阁及其所藏《四库全书》等图书,但这不能说明它“滥觞”于文澜阁,而1903年兴建浙江藏书楼与制定《浙江藏书楼藏书章程》以及《浙江藏书楼阅书借书章程》才具有浙江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开创性意义。《浙江藏书楼藏书章程》公开声明:“今改建全省藏书楼”,“由学政衙门主持”[13];而《浙江藏书楼阅书借书章程》明确规定:“书楼之设,原以广开民智,造就人才。无论进士、举人、贡监、生童,但志在通知古今中外者,均准入楼阅书借书”[11]438-439。显然,从办馆“渊源”来看,继承杭州藏书楼家底的浙江藏书楼无疑早于皖省藏书楼、湖南图书馆与湖北省图书馆。即使是从文献“渊源”来看,浙江藏书楼所获得的文澜阁藏书亦远远早于湖北省图书馆所获得的两湖书院藏书。
1904年3月15日,梁焕奎、龙绂瑞、陈保彝、谭延 、魏肇文、黄笃恭、胡元 、许直、陆鸿逵、梁焕彝、刘棣蔚、俞蕃同共12人在《湖南官报》(第593号)上发表了充满激情的《创设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认为“改良社会不一术,而效果莫捷于图书馆”[14],并大声疾呼“凡我同志,共有覆巢之惧,谁无爱国之心,必表同情,成兹盛业”[14]。经当时湖南巡抚赵尔巽及学务处批准,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大约于3、4月间正式诞生。即使以1904年6月8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4期所刊载的《定王台图书馆近日已开办》来推断,该馆创办日期不可能晚于当年5月底至6月初,且其在办馆体制上打破非“官办”则“私立”的固有模式,走出了一条官民结合的“公益”共建的路子[15],推动了晚清政府鼓励与褒奖社会力量办馆。1905年,湖南巡抚端方和庞鸿书先后拨给经费,湖南图书馆最终演变成官办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①,开近代省级藏书机构明确使用“图书馆”名称之先河。《湖南图书馆暂定章程》第一章第一条规定“本馆名曰湖南图书馆”,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阅览人非经特别认可,不得上藏书楼”[8]152-157。由此可见,“藏书楼”和“图书馆”的概念认知趋于分化,前者逐渐偏重于具体的藏书建筑,后者逐渐泛指藏书管理的组织机构。自此之后,各省新建立的省级藏书机构均命名为“图书馆”,就连“渊源”最早的“浙江藏书楼”也于1909年更名为“浙江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在办馆方式上充分体现了西方图书馆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学习日本文化与教育的必然结果。在日本文化的影响下,当时湖南风气大开,1901—1903年间12位倡导者中奔赴日本者超过三分之二,而其余几位也与留日人士关系极其密切。1904年底,端方继任湖南巡抚之后,选派留学生赴日本等国学习,并“始委员前赴日本调查图书馆办法,并购求书籍”[8]151-152。黄嗣艾通过调查日本帝国图书馆、大桥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和枥木县足利郡图书馆等,撰写了《日本图书馆调查丛记》。1905年,湖南学务处通过排印这部“调查丛记”,宣传了日本图书馆界的通行做法。此后,湖南图书馆在管理规范上颇有建树,建立了一套集传统观念与新式措施于一体的图书馆管理制度。1904年11月,《湖南官报》公布了全国最早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规则》(30条)[16]。1905年,时任监督的陈庆年参照日本大桥图书馆章程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章程—— 《湖南图书馆暂定章程》(44条)[17]204,开清末省级官订图书馆章程之先河[18]。1906年,该章程依附《湘抚庞鸿书奏建设图书馆折》上报朝廷,因全文刊载于《学部官报》而影响深远,后来又成为《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之蓝本。总之,湖南图书馆不仅是率先使用“图书馆”名称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而且是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创办与管理的重要标杆。
在清末新政时期,满族人端方在湖北、湖南、两江、闽浙与直隶等地为官,难能可贵地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推动了湖北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及京师图书馆等新式图书馆的创立。1904年初,时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的端方积极筹办湖北省图书馆,将武当宫道院改为图书局,委任武昌府太守梁鼎芬督办其事,并派人到上海、日本购买图书;同年6月,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此后不久端方所购之书已运到武昌;于是张之洞在端方筹备湖北图书馆的基础上,集中武昌两湖书院等各书院藏书建立湖北图书馆,并于1904年7月正式开放[4]299。对于它的具体创办时间,也有资料认定为1904年8月下旬。1904年8月3日,《湖南官报》第731号刊载“鄂垣图书馆”于“七月(农历)间即可开办”;8月27日,《湖南官报》第755号再次报道“尽月内可以开办”[17]48。该馆初名为“鄂省图书馆”,并于次年更名为“湖北图书馆”,其“馆址在武昌兰陵街,前清时为博文书院,经湖广总督张之洞向西人巴修龄(博文书院创办人)交涉,以宾阳门外地皮掉换,收书院为省有,即以之创建省立图书馆”[6]814。至此,由端方、张之洞、梁鼎芬等人创办的湖北图书馆正式诞生,并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在维新派宣传西方图书馆思想观念和创办学会学堂藏书楼实践的影响下,诸多官方人士与地方士绅相继倡导和创办了我国第一批省级藏书楼(图书馆)。1901年业已建成的“皖省藏书楼”尽管一度得到官府的认同,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转型为“官办”;1903年扩建而成的“浙江藏书楼”已经接受官府的“拨银置地”与“调取各省官书局所出书”,次年官府又委派了藏书楼监理;1904年正式创办的“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尽管得到湖南巡抚赵尔巽与学务处的批准,但在当年12月调任湖南巡抚的端方拨付银两与选派监督(馆长)之后才转型为“官办”(端方建设图书馆的措施刊登于1905年3月29日出版的《湖南官报》第955号,这标志着湖南图书馆由民办改为官办)[17]49。由此可知,皖省藏书楼、浙江藏书楼与湖南图书馆最初都是民间士绅创办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同时浙江藏书楼也是最早接受官府收编的“由民转官”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而湖北图书馆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直接由政府倡导与创办并命名为“图书馆”的省级公共图书馆。
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往往是值得炫耀的无形资产或金字招牌。因而各种组织机构都尽可能地发掘自己的光辉历程,在国内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对于谁是第一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名誉争夺,不时出现在报刊杂志及会议报告之中。如果带着感情色彩偏执地取舍,那么历史无疑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站在客观而公正的立场,第一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纷争才能平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图书馆思想观念的广泛传播,学会藏书楼、学堂藏书楼、公共藏书楼等新式藏书楼(图书馆)逐渐兴起。皖省藏书楼、浙江藏书楼、湖南图书馆与湖北图书馆这四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无疑开创了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时代。通过以上的求证与剖析,我们不难得出近代意义上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五个第一:皖省藏书楼(1901年)是冠名“某省”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浙江藏书楼(1903年)是“渊源”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1904年)是命名为“图书馆”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而浙江藏书楼(1903年)与湖北图书馆(1904年)则分别是“民办转型官办”与“官府直接创办”的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
注 释:
①1904年该图书馆创办之时称“鄂省图书馆”,次年易名“湖北图书馆”,此后又多次更改名称,直至1954年正式定名“湖北图书馆”。②该图书馆1905年10月改名为“湖南图书馆”,此后其几经迁徙、多次易名,而“图书馆”三个字则雷打不动。
[1]浙江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百年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彭斐章,乔好勤,陈传夫.目录学[M].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18.
[3]廖连生.历史变迁与时代驱动:图书馆精神之考量[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1):22-25.
[4]程焕文.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徐孝宓.晚清民国时期湖北的图书馆事业[J].湖北高校图书馆,1988(4):38-42.
[6]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丙编: 教育概况[M].上海:开明书店,1934.
[7]庄华峰,刘和文.何熙年与皖省藏书楼[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85-89.
[8]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浙江藏书楼[EB/OL]. [2014-02-20].http://www.zjlib.cn/Public/test3.asp?action=xiangxi&ColumnsArticle ID={B80F60D2-A0AE-4F20-A590-ADAAC612B932}.
[10]赵先贵.中国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选粹:一[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725-726.
[11]《浙江图书馆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图书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杨宝华,韩德昌.中国省市图书馆概况:1919-1949[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233.
[13]顾志兴.杭州藏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6.
[14]梁焕奎.创设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馆设城东古定王台拟二月初间开办[N].湖南官报,1904-03-15.
[15]傅建球.炼锑业大王梁焕奎的教育思想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8-71.
[16]郑 焱.湖湘文化之都[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66-167.
[17]沈小丁.湖南近代图书馆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3.
[18]门 庭《.湖南图书馆暂定章程》:清末省级官订图书馆章程之肇始[J].新世纪图书馆,2011(10):83-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