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刚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杜甫《蜀相》英译之“三美”比较
任永刚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要尽量做到“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之间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交叠的关系。本文从讨论“三美”的关系着手,从音美与意美,形美与意美,意美等三个方面比较杜甫《蜀相》的三个英文译本,从中可以看出,译文能够体现出原诗之美,才能使读者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进而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传播产生积极作用。
蜀相;英译;三美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蜀相》是其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原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
诗人通过游访武侯祠,借景抒情、感物思人,赞颂诸葛亮殚精竭虑地辅佐蜀汉两朝,叹惋诸葛亮最终出师未捷而自身先逝。诗人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也表现出在国事维艰之时对贤才的渴望。全篇“沉郁顿挫”,突出地体现了诗人杜甫的艺术个性。
关于《蜀相》英译研究的概况,笔者以“蜀相 英译”为关键词查阅了CNKI、维普两个国内最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只有论文一篇,即张红艳的《对杜甫〈蜀相〉英译文的人际功能分析》[1]80-82。该文章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出发,分析唐代诗人杜甫《蜀相》一诗的五种英译文,认为语气、评价均具有人际意义,并通过对比五种译文中人际意义的传达是否到位,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虽然,这篇文章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对于《蜀相》这样的流传千古的诗歌名作,仅仅一篇专题文章显然太少,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如关于英译文内容的研究等,本文就从英译文“三美”的角度来比较《蜀相》的三个英文译本。
众所周知,用英文来翻译中国古代诗歌,若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与原诗保持一致,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能够完全做到的。在这方面,许渊冲先生通过大量实践并借鉴前人的说法,提出了“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从而为中国古代诗歌英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一书的很多篇章中都涉及到了“三美”原则。尤其是在《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这篇文章中阐述尤为详细。他指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2]73许渊冲先生进而引用鲁迅先生关于文章“三美”的观点:“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也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并将之化用为翻译之“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和形美。什么是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先生没有给出一个标准定义,而是在书中相关文章里面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的。他说:“‘精练’就要传达原诗的‘意美’;‘大体整齐’,就要传达原诗的‘形美’;‘押韵’,就要传达原诗的‘音美’。”具体来说,音美是说“诗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对于形美,他指出:“译文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短语对短语,也可以传达原文的形美”并补充说:“关于诗词的‘形美’,还有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最好也能够做到形似,至少也要做到大体整齐。”“‘形美’除了行数长短和对仗工整之外,还有一个重复颠倒的问题”关于意美,他说:“我说 ‘意美’,不说‘意似’,因为我觉得‘意美’指的是深层结构,‘意似’指的却是表层结构。”他认为,“译文不必和表层形式 ‘意似’,而只要传达深层内容的 ‘意美’”。[2]76-78他还在《翻译的艺术》中的《翻译:1+1=3》一文指出,“神似比意似的层次更高,就是我说的意美”。[2]114
“三美”之间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交叠的关系。这种主次之分,许渊冲先生在多篇文章中都表达了对意美的推崇,把意美放在首位。他认为,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传达原诗音美是第二位的,传达原诗形美是第三位的,最好是‘三美’齐全,如果不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2]122“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2]193关于“三美”相互交叠的关系,在阅读和研究英译文的时候就能明显感受到:“三美”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英译文不仅要翻译出原诗的表层形式,更要翻译出原诗的深层内容,这就需要三美之间各司其职,紧密合作,才能把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工作做得更好。
因此,本文在下面讨论张炳星先生、许渊冲先生以及新西兰的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蜀相》英译时,没有将音美、形美和意美截然分开,而是看重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行文方便,三位的译文将分别简称为“张译”、“许译”和“路译”。
《蜀相》作为一首典型的格律诗,形式工整、结构匀称,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具体见本文开头)。每句字数相同,偶句押韵。这样的诗在音、形、意上都自具特色,可以说原诗本身就是一首具备 “三美”的传世佳作,翻译时需时时注意。张译、许译和路译分别如下:
张译:
The Temple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Shu
Where can the Temple of Premier Zhuge Liang be found?
It is located among thick pine and cypress trees in the suburb of Chengdu City grand.
Green grasses growing on the stone steps indicate the arrival of spring duly.
Golden orioles among thick leaves twitter merrily.
Once the Emperor of Shu visited your thatched cottage,three times in succession,
For strategies to rule the nation.
You assisted rulers of two dynasties in succession.
But,alas,you passed away,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
Before you succeeded in the expedition,
Thus making heroes shed tear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3]226-227
许译:
Temple of the Premier of Shu
The premier’s temple’s in the shade
Of cypress woven with brocade.
The steps are green with grass in spring;
In vain amid leaves orioles sing.
Consulted thrice on state affair,
He served two reigns beyond compare.
He died before he won success.
Could heroes’tears not wet their dress?[4]223
路译:
THE TEMPLE OF ZHUGE LIANG
Looking for the temple
To Zhuge Liang I find it
Outside the city under
Cypresses;green grasses
Amongst the paving stones
Reminding of spring,little birds
Hidden amongst the branches all
A-twittering;and I think of how
Three times the price called
Zhuge Liang to serve him,how then
Two reigns gave this statesman
Room to plan;sad that he had
To die before he gained victory,
Leaving great men of
Succeeding generations
To grieve for him.[5]190-191
(一)音美与意美
诗歌以音达意,以韵传神,译诗第一步,即要考虑音美。在押韵方面,张译之中,单词succession,nation,succession,expectation,expedition,generation形成了最后六句每行的尾词押韵,并与《蜀相》原诗所押韵谐音。尽管如此,张译的前面几句没有押韵,造成全篇押韵模式与原诗不搭配,有些许遗憾。路易·艾黎是以自由诗的风格来翻译格律诗,他的翻译读起来通顺自然,但不像是一首诗歌,倒像是娓娓道来一个故事。尽管译文中也有押韵的部分,如Grasses,stones,birds,generations等,但押韵并不规则,感觉有些散乱,没有体现出中国格律诗的那种铿锵押韵之音乐美感。
许译全篇共八句,与原诗的八句相对应。这八句中,每句的尾词shade,brocade,spring,sing,affair,compare,success,dress构成了两句一韵的形式,并且每句都是八个音节,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在尊重英文习惯的情况下,体现出了中国格律诗的特征。不仅体现了音美,更表达出了杜甫当时因忧愁国事、敬慕前贤而心情凝重、思虑深沉。由此可见,这些手法使许译在音美中达到了意美。
(二)形美与意美
就《蜀相》的翻译而言,诗的形美首先要看诗行的对应,这不但涉及在结构上对原文的忠实问题,而且涉及朗读时的节奏感。作为格律诗,《蜀相》全诗八行八句,非常整齐。三个译文在形式上一个明显的区别表现在诗行的数量上。许译为8行,遵守的是原文一行、译文一行的译法。张译为13行,则有四处把原文的一行拆成数行。路译则为16行,原文的每一行都拆成数行。后两者的译文都比许译多出数行,有冗长之感。且行与行长短不一,失去了格律诗的整齐感。
除了整体感,形式美不美还要看句型的选择,不同的句型,不同的词性安排,也就产生形式上的不同。许译之中,“In vain amid leaves orioles sing”一句为了押韵,把“In vain”提到句首,此处用了倒装句的形式。同时,也强调了“空好音”的“空”,因为智慧英明的诸葛先生已经不在了,黄鹂的啼鸣再好听,也无用。张译 “Golden orioles among thick leaves twitter merrily”是一个陈述句,语气平淡,而且“merrily”也未能翻译出原文中“空”的内涵。而路译“little birds Hidden amongst the branches all A-twittering”不仅把原文的一行译成三行,产生出一种拖沓之感,而且,他亦没有翻译出“空”的含义,是漏译,且把黄鹂译成“little birds”则可以说是错译。其实,中国格律诗的对仗本身就是一种形美。中国格律诗的对仗不仅仅使语句整齐匀称,而且使思想表达凝练集中。也就是说,对仗是兼顾了形美和意美的。原文中的“黄鹂”与上句的“碧草”是有一种对应和对比之美的,也是一种形美,在这两句的译诗中,张译之中“Green grasses”与“Golden orioles”做到了形似,但两句原诗相对应的完整的译文却没能做到形美,相对应的译文也没能传达出原诗的真正内涵,缺少意美。路译只是把原诗的两句直译出来,只是做到了意似;且句式太自由,与原诗的整齐相去甚远,也就无法做到形美;加之,对原诗的深层内涵没有把握好,译诗也就无法做到意美。许译两句各为8个音节,与原诗两句各为7个字相对应,都很整齐划一,可见,许译是通过每句译文的音节数目相同来传达形美的。而且,许译没有强调译诗对原诗表达黄鹂和碧草颜色对比上的形似,但却译出了“自”与“空”的内涵,传达出了深层内容的意美。可见,意美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综观三者的译诗,许译简洁有力,切合原诗,相对其它两种译诗,既做到了形美,也显示出了意美,做到了形美与意美的兼顾,使形美与意美相得益彰。
(三)意美
译诗之意美既可指整体效果,也可指具体的用词,只要涉及的是内容的翻译,涉及是否传神,都可在意美框架内讨论。如此,文化语汇的翻译可归属意美。
从用词看,为达意美,作诗时可以改变词性,可不变词性,这是非常灵活的,译时如何妥当,当以达意为准。这个“准”字,甚至涉及到一个不起眼的介词的翻译。
关于题目的翻译,张译为:“The Temple of thePrime Minister of Shu”;许译为:“Temple of the Premier of Shu”;路译为:“THE TEMPLE OF ZHUGE LIANG”。这三种译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原诗题目“蜀相”翻译为“蜀相之庙”即“武侯祠”,这样是不妥的。这不仅仅是因为题目为“蜀相”,更重要的在于这首律诗的前两联写武侯祠是为了引出后两联对诸葛亮的描述和赞颂,重点是写诸葛亮而不是写武侯祠。
关于首联的英译,张译把“祠堂”翻译为“Temple(寺院;庙宇)”,对于“祠堂”来说意义也太宽。“祠堂”一词或许可译为“Memorial temple”,以暗示出“传承、纪念”的文化含义。首联第二句提到了柏树,而张译为“pine and cypress trees”,松树和柏树虽然在古人诗文中常联用,但两种树木还是有所不同,此处直接用柏树即可,那么全句就可以简洁却不失意美。同样对于首联,许译则也把祠堂翻译为“Temple”,但许译称这种方法叫做浅化。许渊冲先生在《三美与三化论》这篇文章中提出传达原诗“意美”的办法:浅化、深化和等化。浅化,“是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了。”[2]123在这里,祠堂是特殊的,寺庙是一般的,把祠堂译为寺庙,是一种翻译的浅化。这种浅化,主要是兼顾了意美与形美,这方面是与许译没有直译原诗首联第一句的设问作用相同。许译略掉了原诗的设问句,这样就与后面七句都保持了八个音节,就是要使意美与形美得到兼顾,不仅做到了用词简练,而且诗意也完整体现。路译与许译相同之处是,也是把“祠堂”翻译成了“Temple”。首句也未直译为设问句,使用的是自由体,而不是格律体。许译和路译去掉原诗的设问句,失去了原文寻寻觅觅的语气和感觉,同原诗相对照,确实没有做到形似,这样处理,许译是为了做到形美,而路译是为了行文流畅。而关于祠堂的翻译用词Temple,许译弱化了意似,平衡了形美与意美的关系,而张译与路译只是相对正确地译出了原文的意思,没能传达出中国古代格律诗句式工整,思想凝练的艺术特色,这样就没有达到形美,也没能体现原诗的意美。
颔联的翻译关键在于对“自”和“空”的翻译。原诗中,尽管碧草映阶,黄鹂啼鸣,可贤能的蜀相已经不在了。无论多么碧绿的芳草,无论多么婉转的鹂鸣,都只能增添诗人的无限唏嘘与感慨。这样,我们才可以清晰地理解什么是“自春色”,“空好音”。张译把“自春色”翻译成“indicate the arrival of spring duly”不准确,这里并不是显示春天按时到来,而是更强调春草的自生自灭,不问人事变迁;把 “空好音”翻译成“twitter merrily”也不准确,黄鹂的叫声好听但不一定意味着快乐。许译的颔联第一句不动声色:“The steps are green with grass in spring;”而“自”字之意却已蕴含其中了。路译的颔联第一句“green grasses Amongst the paving stones Reminding of spring ”中,容易看出,“Reminding of”无法表达“自”之意,只是做到了意似,而没有达到意美。
颈联由景物描写转为人物描写。张译用“the Emperor of Shu”来指刘备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刘备兵寡将少,尚未称帝。许译用语极为简练,且用了被动句式,把“Consulted”放在句首,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使得颈联第二句“served two reigns”的感恩回报顺理成章。许译对原诗的深层内涵把握准确,翻译到位,达到了意美。张译用“three times”和“two dynasties”, 路译用 “Three times” 和“Two reigns”,分别来表达“三顾”和“两朝”很妙,展示出原诗中前后两句的对比,而许译的 “thrice”和“two reigns”则缺乏这样的对称,但许译从深层结构去挖掘原诗的内涵,译文依然很好地传达出了意美。
尾联中,张译准确,也通俗易懂。许译文字简洁有力,最后一句 “Could heroes’tears not wet their dress?”用反问句的形式又表达出原诗的意蕴悠长,引人深思,使译文达到了意美。路译也可谓正确,但读起来并无抑扬顿挫之感。加之,张译和路译的句子相对于许译而言,用词都显得冗长拖沓,读起来也就没有那种简洁流畅、一气呵成的感受,而且没能体现出原诗文字简约、内涵深厚的特征。因此,对于尾联的翻译,张译和路译都没能达到意美。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蜀相》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语言凝练,音韵铿锵。作为一首格律诗的英译,三者相比之下,许译更洗练、更顺畅、更明快,尽量照顾到了“三美”,又为现代读者所欣赏。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中,我们都希望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目的呢?许渊冲先生指出:“至于文学翻译的目的论,我要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知之’,就是知道,了解;所谓‘好之’,就是喜欢,爱好;所谓‘乐之’,就是胡适说的‘愉快’,‘快乐’。文学翻译的目的,第一是使读者知道原文说了什么,第二是使读者喜欢译文,第三是使读者觉得愉快。……如果读者不但喜欢译文,而且读得不忍释手,觉得是一种乐趣,那就达到了文学翻译的最高目的。”[2]15-16可见,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亦是如此,使读者知道原文的意思是最基本目的,而使读者喜欢译文则是更高目的,使读者从译文中感受快乐则是最高目的。
毫无疑问,每一位译者都不会仅仅希望读者停留在“知之”,而是更希望读者能够“好之”,甚至“乐之”。许渊冲先生的“三美之论”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翻译工作者的共同追求,然而达成这一目的并非易事。许渊冲先生认为:“没有哪种译文可以和原文完全对等。因此翻译时找不到对等词,译文不是优于原文,就是劣于原文,劣不如优,所以应该发挥译语的优势,也就是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这可以简称作‘优化法’。 ”[2]4
可见,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过程中,没有尽善尽美的译文,我们只能在保证把意美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尽量协调好意美与音美、形美的关系,才能使译诗的水平不断更上一层楼,才有可能使读者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外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和鉴赏原诗,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之间加强交流和增进理解。
[1]张红艳.对杜甫《蜀相》英译文的人际功能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张炳星.英译中国古典诗词名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5](新西兰)路易·艾黎.杜甫诗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章永林)
Comparison to“Three Beauty”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u Fu's The Prime Minister of Shu REN Yong-gang
(Literature Schoo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6,China)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should achieve “three beauty”as far as possible,that is meaning beauty,pronunciation beauty and form beauty.The"three beauty"have distin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ints,and they overlap each other.O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three kinds of beauty,this paper has a comparison to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Du Fu's The Prime Minister of Shu from three aspects:pronunciation beauty and meaning beauty,form beauty and meaning beauty,meaning beauty. So we can see that only when the translation can reflect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poem,then it can make readers understand it clearly,then love it deeply,and finally produces a positive effect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e Prime Minister of Shu;English translation;three beauty
H315.9
A
1008—7974(2014)02—0073—05
2013-10-30
任永刚(1975-)吉林松原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