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民办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4-02-12 17:45:54陈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选项体育教师

陈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长乐 350202)

福建省民办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陈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长乐 350202)

文章以福建省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采取多种研究方法(调查法等),总结了福建省民办高校课程开设种类丰富,但存在师资力量不够雄厚,且教学模式比较落后的现状,针对这些现状探讨了制约福建省民办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民办高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对策。强调深化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民办高校;体育选项课;现状;对策

一、福建省民办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现状

1.课程开设现状

体育选项课是公共必选课程的延伸,是在必选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课程。目前,福建省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较为丰富,主要有球类、田径、舞蹈、武术等,其中排球、篮球、足球在民办高校开展得最好。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开设了这些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华侨大学根据学校的优势开设了一些具有健身性、民族性的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得较好。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设了如速度轮滑等体育项目。另外,由于田径项目的竞技性强,相对于其他项目较枯燥,一些民办院校的田径项目逐渐转换成定向越野、野外生存、马拉松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师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在民办院校中开设体育选项课的教师中,男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女教师,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女教师开设体育选项课。开设体育选项课的教师中大部分为助教和讲师。在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中,年轻教师占了主要地位。年轻的教师富有激情,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积极性上较有优势,但教学经验略显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福建民办高校只有一半的体育老师自身专业符合所开展的体育项目,大部分是通过自己大学毕业后自学学得的技能,特别是一些如网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当前民办高校比较热门的项目,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学习和研究这些项目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当务之急。男教师开设选修课程大多是对抗性运动项目(如球类比赛、散打等),而女学生更喜欢一些形体课、健美操、体育舞蹈项目等。

3.选项课授课模式

在本文调查数据中,福建民办高校有70%的选项课是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以班级为单位分配选项科目的。此授课方式以教为主,是较为传统的模式,缺乏时代精神,在课堂上学生缺少主动性,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学生的汲取需求不能够谋和,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前的授课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模式,这对新时期人才观和社会需要来说,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因此,选项课授课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选项课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1.管理层的重视程度

在设置选项课的工作中,学校管理层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意识和决定左右着学校选项课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化程度。在民办高校中,如果学校的领导对选项课有较高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以支持的态度对待选项课的改革,就会影响多数体育教师的观点,提高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另一种选择是开展公共体育课一定要添加一个新的项目,引进体育器材或增加体育场,但如果领导不认可不支持,体育经费的落实就无法得到保障,新型选项课的建设就会成为一纸空谈。在福建民办高校中,我们抽取未开展选项课的学校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高校管理层上至学校总负责人下至体育部门负责人,均没有认识到开展体育选项课的重要性。多数领导只是认为体育必修课的开展需要得到保证,而对于体育选项课的必要性和新时期需求认识不足,他们表示,民办高校设置体育选项课将增加很多负担,包括人、财、物等,属于得不偿失。这会使体育教师也一同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影响爱岗敬业的精神,导致工作热情下降;同时学生也会忽视运动,放弃体育方面的发展,影响学校体育事业的整体进步。少数领导认为公共体育选项课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他们更愿意支持体育选项课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在创造独特高品质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民办高校管理层应该重视并支持体育选项课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使高校在整体的水平上能够长足发展。

2.教师的素质

在学校中,体育教师处于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地位,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人。体育教师的素质对一个民办高校体育的教育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加强学习紧跟时代,即使是参加工作多年的体育教师,也难以跟上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而年轻的体育教师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理解较浅,他们走上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岗位后,对教育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常常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要想促进民办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发展,一线教师必须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在主观上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增强教学研能力。同时,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才能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保持队伍的先进性。

3.场地器材的约束

调查显示,在一些未开展体育选项课的福建省民办高校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问题及现有体育设施水平低都难以解决。一些民办学校的学生由于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基本上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甚至直接放弃了锻炼。少数学生由于场地不足,只能在宿舍附近的空地,或者学校周围的小区广场锻炼身体,锻炼效果不尽如人意,且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福建省民办高校中,这种场地不足和器材短缺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大学甚至没有开设体育选项课,就连体育公共课,也无法达到正常的教学效果;有的学校无法达到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的学校由于没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不能有计划地训练和安排体育教学;有的学校虽然有体育器材,但器材比较老旧,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课外锻炼的需要。简单的旧设施无法适应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培训课程和群体活动的需求。经过调查,建设经费的制约是影响场地建设和器材设备投入的一个主要原因。大部分民办院校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足够的体育设备,更无法在场地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现有体育经费能否满足相应需求就成为了问题解决的关键。大部分学校体育经费是不充足的,很多学校甚至体育基金为零。因此,在保证开展体育公共课的基础上,如果再开展体育选项课,就没有多余的经费了。有些学校因此而取消了体育选项课程。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事业上,投入体育经费和场所设施是必要的物质条件,它们直接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质量。

三、发展对策

1.领导要加强认识。我们国家需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必须全面发展,而体育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因为强健的体魄是保证其他发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要重视对其在体育方面的培养。民办高校领导应该对体育工作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认可,对体育工作应该高度重视,并给予全力的配合和支持。大胆地提出创新和改革,能够看到未来的发展潜力,将民办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高校整体发展的重要部分,从而带动福建省民办高校的整体发展。

2.提供足够的器材和场地。虽然大多数民办高校有足够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能够提供给体育选项课使用,但是每个民办高校的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应该针对不同的场地情况和器材情况,安排好体育课程。参考选择课程的学生人数来具体安排场地,确保每一堂选项课的质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体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应当有正确的认识,本着务实的原则,按照现有的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进行安排,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将选项课的时间分散地排列开,选择必修课程少的时间段,例如晚间或早晨第一节课。同时,可以通过有偿服务的方法补偿体育设备损耗及电力消耗。此外,学校应以发展的眼光加大投资力度,争取让体育场馆、设施的落后面貌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更新力度,在没有课时安排的时间段,将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按时间收取一定费用,增加投资的回报率,这样也可以增加经费收入,缓解经费方面的压力。

3.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对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做安排。按学校的工作需要,既可以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也可以返聘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的退休教师,还应该大胆地吸收有经验的体育事业方面的相关人才。要时刻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在培训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浓厚兴趣,并培养他们对于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对于教育方法的大胆创新和改革。对于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有严格的要求,虽然并非学历越高能力越强,但高学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4.改善教学模式。实行可选性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选择选项课程的时候,不受班级和专业的限制,也不受年级和性别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对于上课的时间,授课的教师,以及学习的内容,更可以无限制地自由选择。比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必修课程时间,来安排选项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教师来选择课程,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对体育选项课程的学习更加积极,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鲜活。

目前,大学都是采用学分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加选项课,首先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修满学分;其次,能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再者,可以让自己对运动的兴趣爱好得以满足。一方面,让身心得到了健康的锻炼和发展;另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大胆地创新改革,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适应不断发展的体育事业的新需要。将旧观念不断更新,将习惯性的思维定式改变;只传授体育技能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教学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更需要接受心理上的辅导,以及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接受学生们个体间是有差异的这个事实。对于不同的个体要区别对待,设计适合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课程,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让体育事业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1]李剑,杨继星.对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58-60.

[2]贾继红.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7):29-31.

[3]孙慧.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11-113.

[4]汪正毅.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1(2):225.

G642

A

1673-0046(2014)4-0131-02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级课题,编号WK13001S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选项体育教师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