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2014-02-12 17:48
关键词:儿童孩子教育

李 介

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100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的代表,他在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不仅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一、爱的教育的含义

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1](P12)无论在诺伊霍夫、斯坦兹,还是在布格多夫、伊佛东等地,裴氏能够战胜重重困难,靠的就是赤诚的爱。裴氏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教育爱包括两层含义。

(一)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全身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

裴氏所处的时代,正是他的祖国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不仅城市工人和贫民受到沉重剥削,而且也加速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使广大农民更陷于贫困之中。在教育方面,上层阶级垄断教育权,使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被排斥于学校之外。裴氏对这种现象非常不满。他说:“就我所知,这种教学像一座大厦,大厦的上层宽敞明亮,显示了高超的技艺,但为少数人所居住。中层住的人就多得多,但没有登上顶层的合乎人道的阶梯;如果有几个人奢望爬上顶层的话,那么随时可以看见他们像动物那样时而用手、时而用胳膊和腿试着向上爬,但这手和腿被一一斩断了。最后,大厦的底层居住着无数的平民百姓,本来他们与最上层的人们有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同等权利。但是,他们住在没有星光的小屋里,不仅不能摆脱令人难受的黑暗,而且视线受限,双眼变盲,他们甚至都不能仰望大厦的上层。”[2](P75)裴氏一再疾呼要使下层民众、居于茅舍草屋之人都受到教育。裴氏爱的教育追求面向大众,但尤其关心与热爱弱势群体的儿童。

关心与热爱贫苦儿童。拿破仑的铁蹄横扫欧洲的时刻,因战争而产生了大量的孤儿,这些孤儿无家可归相当不幸。裴氏目睹这种人间惨剧,立志改变贫苦儿童的命运。他在诺伊霍夫(Neuhof)新庄改革失败后,不顾失败和几乎处于贫困的境况,把自己的家改做了孤儿院,从1774年起,他先后收容6~18岁的穷孩子50余人。裴氏为这些无家可归的儿童提供衣食,给他们一个新的家庭,还按他们的能力教他们学习。他相信在这个充满挚爱与关怀的家庭中,儿童一定能够增长道德品质和学问,成为正直而勤劳的公民。他说:“我长年地生活在50多个贫苦儿童中间,我与他们同甘共苦;我自己生活得像乞丐,为的是教乞丐生活得像一个人。”[3](P194)他在一封与友人谈斯坦兹孤儿院教育经验的信中这样写到:“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他们的双手被我握着,我的眼睛凝视着他们的眼睛。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他们都忘却了外部世界和斯坦兹,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和我在一起,我是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分享着食物和饮料。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生病时,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的时候,我也在他们身边。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在寝室里我和他们一起祈祷,由于他们自己的要求,我教他们,直到他们熟睡为止。”[4](P198-199)他与贫苦儿童休戚与共,手携手,心连心,旨在使贫苦儿童有做人的资格和尊严。

关心与热爱身心不健全的儿童。裴氏初到斯坦兹时,面对的是状况极其凄惨的一群儿童。裴氏写到:“许多孩子刚刚到我这里时,身患严重皮疹,以致几乎不能走路。还有许多孩子,刚来时头上有化脓疮口,许多孩子衣衫褴褛,长满了虱子。许多孩子骨瘦如柴,像个骷髅,面色焦黄。十个孩子中也几乎找不到一个认识字母的。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学,普遍没有受过教育。”[5](P311)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裴氏没有丝毫的厌恶和退缩,而是以一颗慈父的心对待他们每一个人。裴氏所处的时代,传统教育只重视上层子弟及男性,广大的贫民及女性却失去了受教育机会。许多孩子身心不健全,裴氏认为身心不健全的儿童更应施以教育爱,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平等比别人更为严重。裴氏是一个“在极度痛苦与失望中,看到小孩的无邪眼睛,顿时找到活力的人。”[6](P403)关心与热爱贫困儿童和身心不健全儿童,是裴氏一生当中最坚忍不拔的职责意识。这种“能为人所不能为”的教育奉献精神,充分表现了爱的教育特质。

(二)教师奉献的爱能够“提升学童价值”

教师奉献的爱能够“提升学童价值”,能使学生不仅改掉各种不良习气,树立自立、自养、自尊、自强意识,而且乐于助人、乃至造福人类。亲情之爱是一种本能的骨肉之爱,教师与学生并非亲戚,唯一遵循的就是发挥“价值之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产生积极影响,裴氏说:“它很快使儿童意识到了一种从未意识到的力量,特别是对美和秩序的辨别力。他们发现了自己的能力,那种笼罩着普通学校的沉闷乏味的气氛像幽灵一样从我的教室里消失了。他们从想干到尝试,不断坚持直至成功,他们欢笑了。这不是学童们的心声,而是未被发现的能力从沉睡中觉醒的心声,是从心里发出来的,他们心里感到这种力量能够而且必定会引导他们去做什么。”[2](P21)爱是学习的动机,教师给了无尽的爱,却无法传授无涯无际的知识,知识有劳儿童自发自动且持续地挖掘。教师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但却能以爱激发儿童的潜力及天性。裴氏说:“我自己对农业耕作,对一切工艺细节,可说是一窍不通。可我的学生中,有善于植牧草的,有长于种蔬菜的,有精于编织的,有专于纺纱的,还有会修理钟表的,会施肥浇粪的。”[6](P418)学生性格及兴趣殊异,在爱的呼唤下,各个埋头苦干,就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表现。只要耕耘了爱的种子,则必然有满意的收获。一位学生写到:“我们十分爱他,我们全都十分爱他,因为他爱我们所有的人。我们的爱十分深切,如果有一阵子看不到他就会感到悲伤,而一旦他重新回来,我们就再也不能把眼光从他身上移开。”[7](P415)裴氏一生对贫困儿童广施教育,旨在恢复人类的尊严,恢复个人的价值观,使那些绝望的人们恢复希望。

二、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

如何实施爱的教育?裴氏认为主要通过以爱为依托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家庭化来完成。

(一)家庭教育以爱为依托

爱的起源——母子之爱。从青年时代起,裴氏就对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影响怀有一种类似崇拜的看法,他把家庭关系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关系。并认为如果说儿童健康成长的内在源泉在其自身,那么外在源泉则是父母的教育。在裴氏看来,家庭生活以爱为依托。他说:“家庭生活的黏结力就是爱的黏结力。”[2]( P302)裴氏认为,家庭教育中的爱“主要来源于婴儿与其母亲之间的关系。”[2]( P183)儿童对母亲的爱发自亲子之间的自然关系。母亲哺育和抚爱婴儿,使婴儿感到愉快、满足,爱的情感便在他的心里萌生起来。当儿童惊讶、恐惧或啼哭时,母亲给予保护和抚慰,信任的情感便在孩子的心里萌发。而服从和爱,感激和信任交织在一起,遂萌发良心。随后,孩子逐渐感觉到在这世界上母亲并不完全为了他一个人,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并不都是为了他才存在,这就同时也使他产生了他自己在世界上也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这样一种感觉,从而权利和义务感也就萌芽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又从爱母亲进而爱双亲,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裴氏认为:“在有爱和爱的能力的家庭环境中,可以预言,不论哪种教育形式都不会没有结果。孩子肯定会变好。几乎可以肯定,任何时候,孩子如果表现出不友爱、没朝气、不活泼,那是因为他的爱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还没有在家庭中得到应有的扶持和引导。”[2] ( P302)

教育是母亲神圣的职责。裴氏高度重视母亲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他赞美母亲是“教育中占第一位的力量”。他赋予母亲以崇高的责任,要求她们在这个利己主义横行的世界里,“把孩子天生亲近母亲的情感,逐步引导为能为美好的事业放弃个人利益且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仁爱之情。”[8](P242)裴氏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从他诞生的第一天开始。他在《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第一封信里写道:“我要找出儿童最初开始学习的时间,我立刻确定这个时间与儿童诞生是一致的。”又提出:“任何良好的教育,母亲必定能逐日地,不,每一小时地从儿童的眼睛、嘴唇、面部判断他心灵中的最微小的变化。”[4](P197)他认为,在家庭中,母亲是异常伟大的教师,她最了解儿童,热爱儿童,对儿童进行教育,比学校教师更恰当。指导母亲工作的是“母爱”,母爱能使教育过程从属于儿童的需要,更能从儿童实际出发,尽力使儿童的本性在自我活动中充分成熟和发展。母亲是天生的好教师,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

(二)学校教育家庭化

裴氏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模仿家庭式的教育,使学校像家庭一般,到处充满着爱,从而使爱的道德情感通过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坚信有爱的学校,就不会产生有问题的学生,缺乏了爱,一切罪恶就接踵而至。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最大特点是博大的爱,他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他创办的孤儿院和学校里,充满着互敬互爱、尊师爱生的动人气氛。裴氏传记作者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到裴氏主持的布格多夫幼儿学校参观后,惊奇地说:“呀,这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家庭。”裴氏听毕笑而答道:“这是您可以给我的最大赞誉。感谢上帝,我已经做到使世人看到家庭和学校之间不应有鸿沟。”[9](P210)如何将学校办成一个充满亲子之爱的大家庭式的教育机构,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要有爱心,同时,教师应具有爱的教学态度及在实际生活中实施爱的教育。

爱到最高点,心中有学生。裴氏所处的时代,在瑞士乃至整个欧洲,初等教育处于艰难草创的阶段,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非常低。如何提高教育水平,裴氏认为,爱的教育最为重要。裴氏把他的爱贯穿在整个教育革新过程中。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这样评价他:“裴氏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苦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收获,竟远过于他的追求!”[10](P108)仿效家庭教育,实施爱的教育,裴氏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对孩子充满爱,以慈母般的感情来教育儿童。裴斯泰洛齐在谈论乡村教师时说:“如果教师富有仁爱、智慧和淳朴精神,能够胜任工作,这样的教师能够、也一定会增加整个村庄的爱,培养青年的力量、能力、思维方式和举止,因而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保持和发扬他的父辈身上和思想中的那些最圣洁最高尚的东西。这样,这位教师就为这个村庄的未来造了福。”[2](P322)实施爱的教育,教师应忧儿童之忧,乐儿童之乐,用无尽的爱,关心儿童、教育儿童。爱到最高点,心中有学生。

教师应具有爱的教学态度。裴氏用爱的教学态度支撑他的一生。他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爱的灌溉,却发现那些“价值条件”低劣、粗鲁、害羞、能力笨拙的学生,背后隐藏着极为珍贵的心智能力。即使那些最穷困的学童,都似苦苗展新芽一般。教师传授知识,可以引出他们内在的智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刺激他们的思考与想象能力,把他们原本埋葬着的天分才华展露出来。教师具有爱的教学态度也会消除职业倦怠感。一位曾与裴斯泰洛齐相处一段时间的访问者写到:“我在瑞士看到了比天堂更好的地方,因为我看到了裴斯泰洛齐,发现了他伟大的心地和巨大的才华,我从未如此地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神圣感和人性的尊严。在我和这位高尚人物相处的日子中,每当想起这一小批勇士们的行为来总不能够无动于衷,他们为使将来更美好而勇敢地与现状斗争着,他们希望培养出儿童真正的人类尊严来,他们从这种希望中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快乐和报酬。”[7](P416)

在实际生活中实施爱的教育。裴氏不仅自己对孩子充满了爱,而且还激发儿童心中的爱,在实施爱的教育时,裴氏从不用空洞的说教,而是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结合孩子们的实际进行教育。有一次,当乌里州的首府阿尔特道夫被烧毁时,他把孩子们叫到跟前,说:“阿尔特道夫烧毁了,此刻可能有上百个孩子无家可归,无吃、无穿。你们想不想求我们好心的政府,请它把其中20个左右的孩子送到我们这儿来?”[5](P320)孩子们发自肺腑地表示同意。当裴氏告诉孩子们这样做意味着他们会因此而减少食物,活也会干得更多时,孩子们仍很乐意地表示同意。又有一次,格劳宾登州因战争而逃亡出来的几个居民,为帮助孤儿们,含着眼泪塞给裴氏一些钱。裴氏立即把孩子们叫来,说:“孩子们,这些男子汉是从家乡逃出来的,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明天该住在什么地方和在何处挣钱维持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却把这些钱给了你们,过来向他们致谢!”[5](P320)当时的情形是:“孩子们感谢他们的情感是如此深切,以致这些男子汉高兴得掉下泪来。”[5](P321)裴氏就是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

三、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的启示

裴斯泰洛齐是人类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以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办学实践而闻名于世,他以爱的教育而在世界教育史上独树一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我国当今教育发展的现状,裴氏爱的教育给我们有如下启示。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动力

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础,也是照亮儿童心灵的点点灯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在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是品行还是智力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或自由的发展;而这种爱实质上是将孩子作为目的的‘感觉’构成的。”[11](P35)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培养儿童爱的情感,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自尊、自信,学会爱亲人,爱他人,爱人类。这样人与人才能友好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学会关心”、“学会合作”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旋律时,裴氏爱的教育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胸怀真正的教育爱的教师会让学生在灵魂深处生发出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由衷钦佩,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展现。裴氏爱的教育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它要求教师理应为人师表,爱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爱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不爱学生的教师无法赢得学生的信赖,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根本达不到“堪为人师模范”的境界。

(二)教育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现代师生关系的真正形成需要教师拥有满腔的教育爱,缺乏教育爱,师生就没有真正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教学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教师的“独角戏”。爱使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情感纽带,它使教学由单一的知识认知方面进入全面的心灵对话,因而裴氏的教育爱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美国的查尔斯·库利(C.Cooley)说:“爱是伴随着人性通过交流健康地发展而出现的正常情感,在它的刺激下又产生更多的交流。”“爱不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至少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而是智慧和心灵的外溢,伴随着最丰富的生命本身具有的喜悦之情。”[12](P112)当师生关系发生冲突时,教育爱能够化解师生冲突。“由于征服人心的胜利不是容易取得的,如果教师不能征服他所面临的这个执拗的人心,他就必须寻求爱的言辞,只有这种爱的言辞才能有助于摆脱这种艰难的困境。”[13](P303)教育爱是裴氏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他将对儿童的爱贯穿于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堪称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践爱的教育的教育家及楷模。他的爱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给人们以莫大的教益,值得我们全面地、认真地学习。

(三)教师应有奉献精神、仁爱之心

裴氏强调教师应无条件、无保留地关爱学生,对有各种缺陷的贫儿,更要用爱心温暖他们,用真心感化他们,一心奉献,不图回报。而爱的教育所体现的只奉献不索取的理念正是当今我国教育所缺失的。我们的教育应当大声呼唤裴氏的爱的教育。呼唤爱的教育,也就是呼唤无私奉献,呼唤教育返璞归真。教师虽然不能完全不讲功利,但绝不能只讲功利。当下我国的教师应摆脱极端功利主义的困扰,因为只追求教师个人利益,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4](P95)“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才是教师应具备的精神追求与教育应具有之义务。裴斯泰洛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为贫民教育事业奉献一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需要千千万万的教师像裴氏一般用爱心去点燃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2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罗炳之.外国教育史(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4]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 阿·布律迈尔主编.裴斯泰洛齐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6] 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 [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7] 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 阿·布律迈尔主编.裴斯泰洛齐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 R.De Guimps.Pestalozzi:His Life and Works[M]. New York: Pleton & Company, 1890.

[10] 杨汉麟.外国教育实验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 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2] 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4] 章锡琛点校.张载集·近思录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猜你喜欢
儿童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