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物绿色课堂中体会美好——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心理教育

2014-02-12 12:26:25■吕
天津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课堂教育

■吕 炜

生物学科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包含着许多与我们自身相关丰富的知识,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合理、有机地整合这些内容,适时适度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就会成为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体会美好的平台,必将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如何做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在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中要明确心理教育的内容

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不像知识目标那样容易把握,被一些教师当作“软任务”而不予重视。教师在备课初始,要全面设定具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且融合心理健康目标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更好地指导教学。高中生物教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现在: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热爱家乡和祖国;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坚毅、勤奋、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提高耐挫力,在活动的开展中培养与人沟通交流,乐于合作,敢于竞争的能力,养成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充分挖掘教材,寻找教材中有利于心理教育的生物素材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对充满着朝气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但是成功并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而是有一定方法。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很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例如,遗传学中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历时5年环球考察的达尔文,在实验室精心饲养上百代果蝇的摩尔根,不甘失败的沃森和克里克,受到全世界敬仰的袁隆平等。现今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不能正视成长中的挫折,耐挫能力差。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要想成功,你必须具备对事情的兴趣与热爱,艰苦探索的精神,与他人的合作精神,遇到失败不气馁的态度,成功之后不止步的执著和面对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材中的减数分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人类遗传病、胚胎工程等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良好载体。在神经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认识神经系统。如在介绍人脑的高级功能时,向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规律,要反复记忆,十三次就会达到永久记忆,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只有多努力,勤用脑,才能扬长避短,增强自己的能力素质,让自己充满自信地沐浴在阳光下。

三、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实践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原有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方式,强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我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讲述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模式。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在学习、交流、启发中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中习得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成长。另外,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对学生形成直接刺激,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教材,对事物有全新的认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心理教育的环境,使学生渴望学习

在情绪压抑的环境里,学生是不可能产生激情和渴望的,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阳光心态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情绪。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将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快乐与烦恼抛开,带着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努力欣赏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创造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气氛;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甚至跟不上进度的学生,更应以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消除其焦虑情绪。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听课表情,在师生问答、作业反馈、个别沟通中获取信息,及时给予学生充满爱意的真诚评价。在课堂上运用言行赞赏法,毫不吝啬地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心。

五、将教师的心理教育优势延伸到课堂之外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所以,在布置作业的环节中,我会根据班级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创造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批改作业等评价环节上,实事求是并且适时加上激励性、鼓励性的评语,如“你的成功率很高,希望再接再厉!”“这个答案非常有创意,老师看得出来你认真地思考过!”“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等,鼓励学生去追求更多更大的成功。考试之后,对于分数的评价,教师一定要理性看待,抓住心理教育的契机。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丰富的研究性活动,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又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的锤炼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建立生物园地,举办生物竞赛、标本收集、社会调查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己,形成独立探究、敢于拼搏、自信坚强的人格品质,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我推荐的书

筅《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筅《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筅《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著,漓江出版社

筅《幸福教师五项修炼》,谢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心理课堂教育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