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动态对等理论分析《阿Q正传》英俄译本中的文化差异

2014-02-12 10:40
关键词:阿Q正传奈达英译本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文化负载内容,在翻译这些内容的时候,必然体现出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出翻译的动态对等原则。

笔者尝试运用翻译动态对等理论,通过研究对比《阿Q正传》英俄译本,从中学习前辈优秀的翻译技巧,同时也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偏差、错讹进行质疑和校正,以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

一、关于《阿Q正传》

(一)《阿Q正传》原著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1—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全文共九章,采用章回体写作。《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是中国白话文学中赢得世界声誉的第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化艺术长廊之瑰宝。

《阿Q正传》刻画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和一部分中国人的真实面貌,在揭示广大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时,也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旨在唤醒麻木的国人,拯救病态社会。鲁迅先生对阿Q的性格塑造体现在“精神胜利法”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阿Q精神”,即现实中明明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在幻想中将自己联想成“胜利者”。

鲁迅先生的文笔素以辛辣、讽刺、犀利见长,带有浓厚的“黑色幽默”色彩,其作品有极强的穿透力,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阿Q正传》的成书年代是我国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初期,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过渡期,因此,鲁迅先生的语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品虽以白话文为主,但仍然有很多文言句法和古语词的使用,这一特点成为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同时也最能体现译本和原著的区别以及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二)《阿Q正传》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

《阿Q正传》的英译本是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1915—2009)、戴乃迭(1919—1999)夫妇的优秀翻译成果,英译本名为《The True Story of Ah Q》,于1953年出版,是国内学界公认的最权威的版本。

(三)《阿Q正传》罗果夫俄译本

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罗果夫(В.Н.Рогов,1909—1988)是前苏联著名翻译家,于1937年起任塔斯社长驻中国记者,他翻译的《阿Q正传》被收录于《Рассказы Китайских Писателей》(中国作家中短篇小说集),该书于1953年在莫斯科出版。与原著相比,该译本在风格上更接近于英译本,但是很多语言细节,俄译本还是尽量遵循了“归化”的原则,尽量贴近原著。鲁迅先生作品的俄译本流传到现在的并不多,而罗果夫先生的译本相当精彩。

二、动态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于1964年出版专著《翻译科学探索》,系统地阐述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奈达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圣经研究专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也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动态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所谓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风格在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 现在习惯称‘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中用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动态’强调的是不拘泥于形式,也就是说为了文本的意义,可以放弃形式,翻译着眼的是原文的精神,而不是语言结构。”也就是说,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原则主张意译,主张为了表达原文的意思脱离形式的束缚,他提出,“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1]246-248

奈达对于信息的定义非常广泛,“奈达的‘信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单指语义信息,还包括文体信息、情景信息和心理信息在内的所有原语信息的总和。”[2]145

奈达给动态对等翻译下的定义是:“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他的‘动态对等’观念实质上是某种程度上的归化翻译。”[2]145也就是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而翻译的目的,则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目的语。

动态对等理论主张的对等是相对对等,不是绝对对等。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力求对等,所以翻译作品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由于文化的差异性,难以达到理想境界时要力求相近。

20世纪70年代,奈达又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实际是“动态对等”的引申。奈达认为由于动态对等重视的是翻译作品的效果,强调译文与原文在信息内容上的一致比形式上的对等重要,在翻译实践中往往被误解为内容和形式是矛盾的从而忽略形式,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其核心是要求翻译作品不但要重视译文与原文在信息内容上的一致,也要追求形式上的对等,同时,奈达强调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功能对等更多地考虑了翻译的交际功能。

20世纪90年代,奈达对其理论又进行了完善,提出“对等”有最高层次对等和最低层次对等之分。最高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能够以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能够透过对译文的理解想象到原文,这是翻译对等的最低限度。

三、基于动态对等理论,以《阿Q正传》英俄译本为例,分析三国间文化差异

例1.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3]36

此处看“立言”这个词的翻译。

英译本:… which goes to show that I am not one of those who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4]1

俄译本:Это доказывает, что я не из числа тех, кто 《оставляет поучение в слове》.[5]23

英译本将原著中的“立言”译成了“通过写作获得荣誉”,原文中的“立言”本意是指著书立说,英译本做到了“意译”,虽然形式上没有和汉语的文言文结构对等,并且从意思上来说,英译本充满了现代气息,但是在意思上和汉语是基本对等的。英译本将“立言”译成“achieve glory by writing”体现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

俄译本将原著中的“立言”译成“确立具有教诲意义的言论”,罗果夫将“立”字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成了“оставлять”,“言”译成了“поучение в слове”,俄译本在此处属于直译,但是译者显然未能理解“立言”的意思是著书立说,只是单纯按照这个词拆开的每个字来进行直译,译为:“确立言语教导”,此处的俄文翻译不仅没有做到形式上的对等,意义上的对等更是与原著相去甚远,属于错译的范畴。

上述三种语言,汉语比较精炼,仅仅两个字就能表达出的意思,英文和俄文需要多个词语来表述,而且无法传递出汉语中的文言文气息,译者们想必是考虑到了读者为英语国家和俄语国家20世纪50年代及其以后的人,用现代通俗语言进行翻译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共鸣。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柴明颎教授所言:翻译已蜕变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服务业。既然是服务,必须引入服务对象的概念。

汉语是孤立语,英语是黏着语,俄语是屈折语,语言文化的不同当然也导致了语言结构的不同,汉语中的二字词语、四字成语往往能表达英语和俄语用若干句话表达的意思。汉语的文言文更是将文字的表达能力凝练到了极致,无论是英语的古代文学还是俄语的古代文学都没有古汉语这样的文言文形式。

例2.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3]37

此处分析“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翻译。

英译本:…If the name is not correct, the words will not ring true.[4]1

俄译本:Если название не правильно, то и слова не повинуются.[5]23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

英译本译为:“如果名分不正,说的话听着就不对。”译者并没有用“合理”这个词,而是用了“ring true”,意思为听着正确,与第一个例子一样,英译本理解了汉语的意思,而且在翻译中使用了现代的语言,基本上在不考虑形式的情况下做到了意思的准确,是动态对等理论的典型体现。

俄译本,将“名不正”译为“名分不正”,前半句的意思相符,后半句却将“顺”译成了“повиноватсья”,即“顺从”,“说的话不顺从”这句话意思就不通顺,译者在这里并未理解“顺”的意思是合理,而是单纯地进行了一个字面的直译,同上一个例子一样,只是做到了单个字意思的对照,没有考虑整句话的意思,同样属于错译的范畴。

中国文化中,同一个字往往有着复杂的意思,“顺”字就有以下几种意思:(1)向着同一个方向;沿着。(2)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3)趁便。(4)顺从。(5)顺利。(6)通顺。(7)道理。(8)姓。

“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顺”在此处是形容词,符合“通顺”的义项,英译本无法做到字面的对应,意译为“听着正确”,俄译本中将“顺”对应成了俄语中的“повиноватсья”,符合“顺从”的义项,是动词,与“通顺”的义项从词义到词性完全不同。这就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中文明明是同一个字,却有着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有时根本就没有联系。这对于外国译者来说,确实很难理解,错译也就在所难免。

例3.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3]37

此处看“闲话休题言归正传”的翻译方法。

英译本:Enough of this digression, and back to the true story.[4]2

俄译本:Довольно праздных слов, перейдём к подлинной истории.[5]23

“闲话休题言归正传”的意思是闲话不说了,该说正事了。此处英译本将“正传”译为 “true story”,俄译本译为 “подлинная история”,都是“正传”的意思。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言归正传”这个词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正传,而是统指正事、正题,由于原著的题目是《阿Q正传》,所以两个译本,既符合原文字面上的意思,也符合原著的言语情境,翻译得恰到好处,都体现出了动态对等原则。

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会使用很多类似于“正传”这样的专业词汇来代指日常的或是其他的事务,这也是中文的美妙之处。“言归正传”字面意思是话题回到正传上来,其隐藏意思是该干正事了;“眼中钉,肉中刺”字面意思是眼中的钉子,肉中的刺,其隐藏的意思是极其不顺眼的东西。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说“What’s done can not be undone”,意思是“已经做了的没法改变”,俄语中通常是“дело сделано”,汉语则是“木已成舟”。显然英语俄语无法描绘出汉语中的文言文色彩。奈达正是观察到了各国文化中的语言差异现象,深知文化的不同,形式上的意思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在翻译中往往难以统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提倡脱离形式注重意义。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现在《阿Q正传》中,而是出现在其他与“正传”无关的语境中,那么英俄译本的翻译就过于死板了。由此可以看出,三国语言中,汉语中成语的延伸意义比起英俄两种语言来说更深奥一些。

例4.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3]37

此处重点分析“著之竹帛”的翻译技巧。

英译本:He was obviously not one of those whose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4]4

俄译本:Где уж тут быть 《древним записям на бамбуке и шелке》![5]26

“著之竹帛”是汉语极其书面化的表达形式,本意是在竹简和绢上写作,引申义是把事物或人的功绩载入史册。

此处,英俄两个译本中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将其译成了“写在竹片和丝帛上”。这种译法虽说没有很明确地指出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这种翻译完全符合字面的意思,是直译的典型代表,无法体现出动态对等理论提倡的意译。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这种翻译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在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在竹简和布帛上书写文字,欧洲人在羊皮卷上书写文字。若是结合译者给出的注释,读者在读到这句话时,可能既了解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和风习,也认识了中国文字载体的历史演变,虽然从翻译技巧的角度来看,这种译法不符合动态对等理论,但是容易引起那些对中国文化极其感兴趣的外国读者的心理共鸣,这恰恰也是动态对等理论所提倡的。

例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3]40

此处分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翻译方法。

英译本:Misfortune may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4]12

俄译本:Старик потерял лошадь, но как знать—может быть, это к счастью.[5]31

“塞翁失马”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古代边塞上有个老翁丢了一匹马,几天后这匹马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矛盾的转换,坏事不一定坏,有时反而可以变成好事,常与“焉知非福”连用。

英译本用了动态对等理论中的意译法,将这个成语译成英文的现代语言:“不幸可能是伪装了的幸运”,译文中并没有像上一个例子提到竹简和布帛那样提到塞翁和马。

俄译本的译者显然是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译为:“老人丢失了自己的马,可是谁知道呢——这说不定是好事呢。”俄译本在动态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不仅译出了成语的引申义,还在字面上成功对应,突出了汉语成语中“老人与马”的典故。

中国成语有许多出自故事、典故。类似“塞翁失马”的成语还有“掩耳盗铃”、“梁上君子”等,要理解其意思,就必须了解这些典故,否则就会一头雾水。而英语、俄语中的成语也有相似之处,它们同中国的成语一样,也是有背景来源的。俄语成语медведья услуга,字面意思是熊帮忙、服侍,来源于克雷洛夫寓言《隐士和熊》,讲的是熊看到熟睡的隐士额头上有只苍蝇,为了赶走苍蝇,用石头砸向隐士的额头,结果隐士被砸死了,实际意思是“帮倒忙”。如果不明白典故,很难知道实际的意思。

但是英俄成语、熟语往往更多地来源于生活中的日常事务,比如英文中常说“Love me, love my dog”,也就是“爱我,也要爱我的狗”,类似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俄语中也有与英文几乎一模一样的表达:“Когда меня любишь, и мою собачку люби”,同样是“爱我,也要爱我的狗”,这可能是缘于欧美国家对于狗的热爱,狗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看门的得力助手,更是最好的朋友,甚至是家庭成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例6.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3]49

此处分析“电光石火似的”翻译方法。

英译本:as fast as lightning or a spark struck from a flint[4]39

俄译本:мгновенно[5]48

“电光石火”指的是闪电和燧石的火光,比喻事物瞬息即逝,亦形容速度极快。

此处英译本的翻译堪称完美,“fast”是快,“lightning”是闪电,“a spark struck from a flint”是燧石擦出的火花,连起来说就是:“快得犹如闪电和燧石擦出的火花”,不仅在字面上符合汉语的意思,其引申义准确度也很高,使外国读者顺利理解其意思,从而引起读者心理共鸣,同样超越了动态对等理论。

俄译本却简单地译成了“мгновенно”,也就是“瞬间”,这就完全脱离了汉语的形式,虽然意思是正确的,却少了那种生动灵活的感觉,缺少了文学语言的美感,但是大致上也不影响读者的理解。此处译者可能是为了简洁,若要像英文那样翻译,则可以译成“так быстро как молния и искра восникаются”。

从此例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之间有时也会惊人地相似,想必“闪电与火花之快”这个简单的自然现象无国界,所以读者很容易理解。

例7.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3]37

此处分析“赵太爷”的翻译方法。

英译本:Mr.Chao[4]3

俄译本:почтённый Чжао[5]25

太爷是中国旧时对知府、知县等官吏的尊称。在欧美国家,当然是没有知府也没有知县,更没有太爷。

英译本将赵太爷非常巧妙地译成了“Mr.Chao”,即“赵先生”。因为在英语国家,对男性表示尊敬,都可以用“先生”这个词。俄译本也用了类似的译法,译为“почтённый”,即“尊敬的”,同英译本一样,用一种普遍而广泛的称谓代替了原文中难以对应的“太爷”,显然两个译本都是从读者易于理解出发,都符合动态对等理论。

中国的太爷是旧时的县长,英国与中国的县同级的行政区域被称为“郡”,英文是“county”,俄语中的县是“уезд”。若要翻译成县长,英文是“county head”,俄文是“начальник уезда”,但是,我们原文中是“太爷”,而非“县长”,译成县长少了“太爷”那种旧时官职的气息,因此,英、俄译本中翻译成“先生”和“尊敬的”就巧妙地避开了时代的束缚,古今通用。

例8.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他急忙回转身去,那秀才便拿了一支大竹杠站在他面前。[3]45

此处分析“秀才”的翻译方法。

英译本:successful county candidate[4]25

俄译本:сюцай[5]40

秀才是中国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初在选拔人才方面对贤者的一种美称,原指才之秀者,后泛指才学之士,属于中国士大夫的最基层。英国和俄国当然没有中国这种独一无二的科举制度,因此英译本将其译成了“successful candidate”,即“成功的应试者”,这当然符合动态对等理论,译者理解了秀才是中国旧时的通过考试选拔的人才,因此将其意译了出来,便于读者理解。俄译本则完全相反,音译成了“сюцай”,“сю”发“秀(xiu)”的音,“цай”发“才(cai)”的音,俄译本中仅仅是音译了出来,并没有给出注释,没有说明“сюцай”究竟指的是什么人,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这显然不便于读者的理解,若译者此处能添加注释加以说明,读者便能更清楚地读懂译本的内容,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综上所述,各国的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种差异反映在语言结构、思维方式、风土民情、民族历史、审美取向等诸多方面。语言既是文化的构成也是文化的承载工具,不同的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必然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可译性。上述《阿Q正传》翻译例句中的错译、误译,正是源于这种差异。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主张翻译作品形式的对等必须服从于意义的对等,而意义的对等应该服务于效果的对等。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国翻译界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文坛,就在于其作品的外译者实践了奈达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对莫言的作品不是逐字逐句地绝对忠实于原著的翻译,而是“连译带改”。比如莫言作品的英译者、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甚至把原作的结尾改成了相反的结局,德译者在翻译莫言的作品时不是根据莫言的原作,而是选择作品的英译本进行翻译,就是因为英译本更迎合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趣味。

翻译是美妙的,也是艰难的,翻译的根本目标是要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鸿沟,由此,我们可以通过翻译体会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时也能领略丰富的跨国文化,探寻宽广辽阔的知识领域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

[参考文献]

[1] 封霁芯. 奈达翻译理论浅识——动态对等理论在实用翻译中的应用及在文学翻译中的不足[J].新西部,2008(6).

[2]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 鲁迅.鲁迅经典小说全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4] Lu Hsun.The True Story of Ah Q[M].北京:外文出版社,1953.

[5] Лу Синь. Подли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А-Кью. Рассказы Китайских Писателей[M].莫斯科: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53.

猜你喜欢
阿Q正传奈达英译本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从文化因素的翻译赏析《阿Q正传》两个法语版本的翻译
浅谈鲁迅《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