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看职业性别隔离
——对哈尔滨市400余名独生子女家长的调查

2014-09-05 06:26,,
关键词:性别差异职业家长

,,

(1.石河子大学 政法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3;2.新疆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民族宗教政策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职业性别隔离,即某一性别人口在某一类或某一些职业上的高度集中,形成与另一性别人口的职业隔离状态。它主要是从歧视的角度关注为什么女性就业人口在某些社会声望较低、技能要求较低的和报酬也较低的职业高度集中,或者说,为什么一些职业声望、技术要求和收入高的职业将女性排斥在外。在解释职业性别隔离的原因方面,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等)对该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和透彻,相应的理论分析也比较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1)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和“统计歧视”(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理论;(2)“社会化”理论;(3)女权主义学者的“父权社会”观点;(4)“社会网”理论;(5)组织理论家的科层制度规则理论。[1]国内学者有关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原因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对国外理论的引介、应用到本土化理论探索两个阶段。国外理论的引介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有:刘德中、牛变秀运用西方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现象。[2]赵瑞美尝试综合运用西方的各种理论更全面和更系统地解释隔离问题[3]。基于本土经验对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解释性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有:(1)体制转型论[4]。(2)社会资本(网络)视角[5]。(3)社会心理学的视角[6]。(4)传统文化习俗及法律角度[7][8]。(5)权力冲突视角[9]。(6)跨文化、群体差异的角度[10]。上述研究视角大大地推进了我国有关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本土化研究,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大部分都是基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分析,是关于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事后解释,缺少从早期社会化角度的预测性分析。本文则从个体社会化中的家庭阶段(初级社会化)的微观视角来探讨现代职业性别隔离的家庭因素,推测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不合理性别差异对于未来性别职业隔离的影响,以推进本土化的理论探索。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1.调查的基本假设。早期家庭教育作为个体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其中不合理的性别差异成了未来儿童职业性别隔离的潜质因素。

2.基本思路。以哈尔滨市独生子女家长对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职业性别隔离这两种社会现象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揭示现代职业性别隔离的家庭教育因素。

3.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以哈尔滨市各大中幼儿园儿童家长为基本样本。鉴于各个幼儿园大小规模不等,采用了不等概率抽样的方法——叫做“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简称PPS抽样。[11]83-86即规模大的幼儿园入选样本概率大,规模小的幼儿园入选样本概率小,确保样本结构基本上与总体相似,抽出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也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具体方案:按10%的比例(27所幼儿园儿童总人数约3 600名)确定总样本规模为3 600×10%=360,采用PPS抽样计算方法,根据每个幼儿园人数占总数的比例分配各个幼儿园样本数。最后,由于各个幼儿园的样本规模不大,并且为了操作的方便,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回收问卷307份,回收率为85.3%。清除3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272份,有效回收率为75.6%。

4.资料收集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问法(为弥补结构式问卷收集资料的不足,本次调查又访谈了40余位儿童家长,故调查总数约400名)。

5.资料分析方法。(1)对于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包括采用SPSS软件19.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分析、频率分析;(2)应用职业性别隔离相关理论,对早期家庭教育的性别差异和职业性别隔离效应进行预测性分析。

二、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状况

1.性别偏好。数据显示,现代城市独生子女家长已无明显性别偏好,即使有性别偏好,也已由对男孩转变为对女孩的偏好。如表1所示,有19.9%的家长喜欢男孩,26.5%的家长喜欢女孩,53.7%的家长男孩、女孩都喜欢。性别偏好的弱化,使得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资金投入上已无显著性别倾向。

表1 性别偏好调查

2.家庭中的性别分工模式。调查显示:“男主外,女主内”的这种家庭分工模式,在当代中国依然是一种主流模式。家庭中母亲是家务劳动主要承担者的占87.5%,父亲则仅占8.8%。性别差异高达78.7%。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仍然是母亲,58.1%的母亲主要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而父亲只占10.3%,另外还有28.7%的家长共同承担教育任务。从问卷填写的情况看:本次调查没有规定接受调查的家长的性别,17.9%的被调查者为“孩子父亲”,76.4%的被调查者为“孩子母亲”,5.7%的被调查者为其他。孩子父亲和孩子母亲的比例相差58.5%,早期家庭教育中父亲、母亲的参与程度严重失调。

3.家长对儿童交往干涉程度的性别差异。针对“您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家长的态度”问题统计显示,有50%的男孩家长和39.7%的女孩家长表示支持。家长对男孩和其他孩子交往的支持率明显高于对女孩的支持率,可以看出家长对女孩在交际方面的控制要高于对男孩在这方面的控制,也就是说,女孩从小就被打上了应该少抛头露面的传统烙印。即使在观念日益改变的今天,仍有很多家长不能解除传统枷锁的羁绊,仍然在限制女孩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

4.家庭教育期望的性别差异。其一,学历期望的性别差异。家长对男孩、女孩的学历期望都较高,但是对男孩的学历期望高于女孩,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如表2所示,学历期望在本科以上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100%、97.5%;研究生及以上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88.5%、75.4%。其中学历期望为博士和研究生的男孩比例分别为:59.0%、29.5%,女孩比例分别为:31.2%、44.2%。学历期望为博士的性别差(女-男)则为-27.8%。

表2 学历期望的性别差异

其二,职业期望中的性别差异。如表3所示,家长对孩子的职业期望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希望女孩从事的前5位职业为:医生、教师等学校的工作人员、管理人才、翻译、国家机关干部;希望男孩从事的前5位职业为:军人或警察、科学家、国家机关干部、医生、管理人才。其中除IT业精英、商业、服务性工作在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中比例差别不大外,另外9种职业在男女间的比例差别都很大。

表3 职业期望中的性别差异

其三,性格期望中的性别差异。如表4所示,现代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性格品质期望仍存在性别差异。

表4 性格期望中的性别差异

问卷中,我们要求调查对象分别在20个可用于性格、品格描绘的词组中任意选择7个并且排序来描绘自己所想象的“理想女性”和“理想男性”。经过综合分析,对女性而言,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各项的“理想品质”依次为:美丽优雅、学识丰富、有事业心、有进取心和自信心、心灵手巧、大方得体和温柔顺从七项。而对于男性,家长期望其具有的理想品质依次为:有事业心、学识丰富、有进取心和自信心、有责任感、气质风度出众和心胸开阔七项。其中“有事业心”、“学识丰富”和“有进取心和自信心”三项被认为对男女两性都相当重要,而这也是立足于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一些品质、能力因素。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决定一个人的社会成功可能性的主观因素“事业心”的选择上,对男孩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女孩。在女孩方面,遥遥领先的、最重要的“理想品质”却是“美丽优雅”,是对纯粹的外在形象和含糊其词的“内在气质”因素的强调。对“理想男孩”的描述,类似的“气质风度出众”一项只是被排在了第六位,重要性远为逊色。

5.教育内容的性别差异。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的精力投入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身体健康”、“气质教育”、“美育”、“智力开发”、“理想教育”方面,家长对男孩的投入度分别为:63.9%、27.9%、4.9%、78.7%、6.6%;对女孩的投入度分别为:44.3%、46.8%、23.1%、69.6%、19.0%。女孩更注重气质、美育以及理想方面的教育,性别差异为:18.9%、18.2%、12.5%。对男孩更注重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性别差异为:19.6%、9.1%。儿童早期教育中的具体内容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学习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的技能,男孩则更注重科技、数理化知识的学习。

三、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职业性别隔离效应

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中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期望和儿童交往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的性别差异,那么这些差异对于未来女性就业会有怎样的影响?由于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对同一研究群体的追踪调查,下面将借助人力资本论、女性禀赋论、社会网络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结合本次调查中显示的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进行预测性的分析。

1.教育内容、学历期望的性别差异与职业隔离。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职业发展与个人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有直接联系,人力资本投资将对个人职业进步产生一定影响。Rosenbaum and Binder发现,具有更高人力资本存量的职工拥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晋升。[12]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和竞争机制,教育、专业技能等因素凸显出对个人职业流动的重要影响,也对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产生更大的影响。Royalty使用美国的数据,发现低学历女性与高学历女性之间的职业向上流动机会的差异要大于男性,并且高学历女性的职业流动与男性非常相似,[13]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女性人力资本存量对其职业流动的显著影响。本次调查显示,虽然父母对于子女的投入上已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教育内容、教育期望上仍然存在差异,这也有可能构成了女性未来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异,这种人力资本存在的相对不足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空间,进而造成职业性别隔离。

2.性格期望、教育内容与职业性别隔离。女性主义的“禀赋”理论认为,正面的“女性禀赋”,如擅长照顾他人、灵巧、细心等,使女性多从事护士、社会工作者、纺织工人和保姆等职业。负面的“共同禀赋”,如不愿意监督别人、精力不足不愿意出差或面对危险、在数理化等技能方面能力差,使女性在管理人员、建筑工人、科学家、飞行员、军人警察等职业中的比例较低,其正面的禀赋使她们更易于从事低效率的单调的几乎没有人力资本要求的职业。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女人的自然本质并不低于男性,之所以女人的地位低下,并不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的,而是后天环境变成的,是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强加给她们的,即“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所谓的“禀赋”只是后天教化的结果,无论是正面的禀赋,还是负面的禀赋都是教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期望(职业、学历和性格)已显示出较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才真正地塑造了性别“禀赋”。可见,早期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性别差异已为孩子将来的职业性别隔离遭遇播下了种子。

3.家长对儿童交际规范的性别差异与职业性别隔离。社会网理论认为个体的非正式社会网络是性别分化的,男人的交往圈主要是由男人组成的,而女人亦倾向与女性朋友交流信息或交换意见。而且,这两种社会网里流通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女性社会网交流的信息往往是“女性化”的或与家庭或亲情有关,而男性社会网中流传的信息则是“男性化”的,往往跟事业与成就有关。这种性别分化的社会网络有着双重的效果。首先,因为人们找工作的信息经常来自他们的社会网,因此这种性别分化的信息直接导致他们找工作的结果也产生性别分化;另外,它会巩固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从而使男女产生不同的职业期望,而这正好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作为非制度因素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中国现阶段社会结构转型社会成员地位获得中具有独特作用”[14]。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社会关系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15]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对于子女的交往的干预方面存在明显性别差异,早期家庭教育家长对女性交际的过分干涉构成了女孩未来就业的一个先天性缺陷。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孩的交往,使女孩的交际圈相对狭小,其社会网络资本处于相对劣势,再加上成年社会(特别是中国)对广交际女性的歧视,这种干预推动了所谓女性化社会交往圈子的再生产。这种女性化的交际圈与社会关系网络资本在中国劳动力市场重要性相互作用下,使得女性想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地位这一渠道困难相对加重。

4.儿童家长的模范效应与职业性别隔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性别角色定型的基础。在模仿中,儿童按照权威性和同性性两个标准来选择模仿对象,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合乎性别行为的知识,获得行为的因果联系,以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并通过对性别角色行为的理解来加强性别意识。另外,成人对儿童的性别行为的惩罚和奖励也是对他们有力的直接强化。调查显示,父亲的低参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以及家长职业性别差异为儿童形成了潜在的性别模仿环境。正如波伏娃所说,女性最大的悲哀就是从她一出生就被放在一群女人手中,从而变成真正的女人。儿童心中的“爸爸”,可能是爱喝酒的、爱发脾气的、会打屁股的,或者总是下班晚回家的等等;而“妈妈”则是温柔的、唠唠叨叨的,或者总是在家里忙忙碌碌地扫地、做饭、洗衣服等等。父母的家庭角色在有意无意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子女的意识中留下痕迹,给孩子未来的生活树立了一种最初的榜样,那就是在一个家庭中,女性应该多为家务操劳,而男性则要更多地在外面的世界打拼。这种早期家庭教育中性别角色的模仿也就给未来的职业选择塑造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模式。再加上丈夫等角色的暗示与推动,女性就会不知不觉地以为自己的活动空间应该是家庭,应该以家庭为重。女性所注重的工作条件与男性不一样,女性会更关注弹性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等,而男性则更关注职业的发展前途等。而另一方面,女性承担的家庭责任让她们更倾向于退出劳动力市场,也认为女性在职业流动时,在低工资、低技术的工作和弹性工作时间之间权衡,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不需高人力资本投资的职业,以及那些人力资本投资不会因离开劳动力市场、生育及抚养孩子而马上贬值的职业。在就业中断后,这类职业较容易重新进入。但同时,这类职业的升迁机会较少。

四、减少职业性别隔离的对策

1.家庭教育方面。(1)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望子成人”的教育代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个性比性别差异更重要。现代社会应打破传统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定位对儿童个性发展造成的限制,应该更加注重儿童个性的培养、发展,注重儿童“能干什么”而不是“应该干什么”。(2)让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正是在父母教育差异性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孩子才会更好地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与特点产生理解,使孩子性别角色健康、顺利地形成。通过对比女孩会更好地从母亲那里掌握女性的特征,也会受父亲易于表现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因没有鲜明的对比易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产生混淆。

2.学术界相关研究应加强对于早期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性别差异的干预,从追求客观知识的研究向实践导向的研究转变。(1)注重相关理论研究,重建性别价值观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女性权利意识觉醒,陆续冲破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种种束缚,开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一整套平等的价值体系。这个时期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呈现出了一种打破传统观念的进步性。但由于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出现一种价值真空地带,容易导致性别混乱。(2)就业性别文化建设。一方面,性别平等和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另一方面,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社会赋予两性不同的期待,两性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习惯以及兴趣和偏好,女性与男性相比在就业领域仍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无论是个体就业观念和职业选择还是外部社会环境,都渗透着就业性别文化的影响。[16]因此,应大力加强职业性别文化的建设,改善女性的就业社会文化环境。(3)发展面向大众的职业杂志。通过大众化杂志,让学术研究成果直接走向实践,加强对于生活中的各种不利于消除职业隔离现象的因素和现象的批判和干预。

3.政府应加大基础教育的公共投入额度,为女性享受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加强义务教育的投入与宣传,进一步破除那些限制女性无法享受平等教育权利的因素。进行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以增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我国女性大多只受过小学或初中的教育,总入学率女性为61.5%,男性为64.1%,成人女性文盲率为27%,而男性只有10%(《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这使大量的女性只能选择低人力资本要求、低收入的职业。加大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积累,才能使更多的女性整合到高层次的“男性”职业中,缩小职业性别隔离程度。●

(感谢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刘军教授、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所长郭砾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周桂林副教授及曲文勇教授在调查中给予的指导和支持,刘坤晶、王莉莉等同学对本次调查的积极投入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09(3).

[2] 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4).

[3] 赵瑞美.职业性别隔离歧视理论小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6).

[4] 朱力,王旭波,徐展.就业机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市场转型与不平等关系的另一面[J].南京社会科学,2003(11).

[5] 童梅.社会网络与女性职业性别隔离[J].社会学研究,2012(4).

[6] 李晓静.从性别隔离角度看理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

[7] 冯同庆.就业歧视的根源与解决之道[J].职业技术教育,2010(33).

[8] 刘明辉.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根源及对策[N].中国妇女报,2012-08-28.

[9] 蒋玉梅.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4).

[10] 吴愈晓,吴晓刚.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J].社会,2008(5).

[11]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2] Rosenbaum,J,and A. Binder.Do Employers Really Need More Educated Youth?[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7(1).

[13] Royalty,A.B.Job-to-job and Job-to-nonemployment turnover by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8(2).

[14]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1).

[15] Bian,Yanjie.Br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 in China[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7(3).

[16] 陈月新,李娜.关于就业性别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职业家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家长请吃药Ⅱ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