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智
欧洲艺术音乐与印尼甘美兰的比较研究
郭学智
(黄淮学院 音乐表演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欧洲艺术音乐和印尼甘美兰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两种音乐文化都很优秀,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两种音乐在文化背景、调式体系和记谱法、乐器类别、音乐体裁、演出场合以及民族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
欧洲艺术音乐;甘美兰;比较;地位;影响
任何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本土艺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也都有各自的魅力所在,音乐艺术也不例外。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当人们聆听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时,在得到愉悦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同异之处。本文就欧洲艺术音乐和印尼甘美兰的异同之处做一分析比较。
何谓欧洲艺术音乐呢?朱丹丹编译、汤亚汀校的《当代欧洲艺术音乐文化:历史的作用》一文,把艺术音乐称作古典音乐,主要是指欧洲很久以前创作的音乐作品。在该译著中,欧洲艺术音乐所指的就是欧洲古典音乐。“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原指古代流传下来堪称经典的作品,后广指一切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典范音乐作品。在这种意义上,这一概念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国家、民族的高度艺术性的民间和专业的音乐,均可称为古典音乐。”[1]226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古典音乐的含义比较宽泛,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也没有专业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区别。但《当代欧洲艺术音乐文化:历史的作用》一文在讨论欧洲艺术音乐时,并没有把欧洲的民间音乐列入其中,因为“艺术音乐的大多数拥有者都接受过普及的或至少某种正式的音乐教育”,而“民间音乐是农村和未受教育阶层的音乐”[2]。可见,在欧洲人的眼里,艺术音乐拥有者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而即使是十分经典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非常完美的民间音乐也进入不了艺术音乐的殿堂。这种观念恐怕只是欧洲人的认识观念,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就不一样了,比如中国新疆少数民族“十二木卡姆”的拥有者,他们未必都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但思想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动听的“十二木卡姆”却堪称中国经典的古典音乐。这可能是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认识观念的不同所决定的。
通常把欧洲音乐的历史分期分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等七个时期。一般认为,欧洲的艺术音乐是从基督教音乐(公元8世纪)开始的,它包括各个时期的声乐、器乐、合唱音乐、交响音乐等体裁多样、结构完美、内容丰富的艺术音乐。
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多种多样的音乐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它是一个独特的以金属击奏乐器群为主体的乐器王国,它是一种传统器乐合奏形式,在当今世界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甘美兰(gamel),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乐器。”[3]130“甘美兰这个词指一套乐器的组成,既指它们的调音也包括它们装饰性的雕刻和绘画。”[4]153以上是对甘美兰做出的两种不同解释,前者是甘美兰的原意,在音乐中是打击乐器的代名词;后者是甘美兰的引申义,既包括音乐艺术领域,也包括雕刻艺术、绘画艺术领域。在此,笔者把前者理解为狭义的甘美兰,把后者理解为广义的甘美兰。我们所接触到的、被世人所关注的主要还是狭义的甘美兰,即指甘美兰音乐,它主要是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用来泛指一切合奏音乐,也包括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按地方特色可分为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巴厘四种类别。其音节类型既有无半音五声音阶也有有半音五声音阶。甘美兰音乐所使用的还有一种‘七平均律’的音阶,即有七个相互均等的音程构成。印度尼西亚音阶有两种,一种五声的称slendyo,另一种是七声的甘美兰音乐音阶。”[5]甘美兰乐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敲击锣类乐器,包括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小釜锣、双釜锣、低音排锣、高音排锣等;第二类为金属键乐器,包括低音金属排琴、中音金属排琴、高音金属排琴、低音共鸣筒金属排琴、中音共鸣筒金属排琴、高音共鸣筒金属排琴等;第三类为其他旋律乐器,包括木琴、切连朋、西特尔、竖笛、列巴布、大手鼓、中手鼓、小手鼓、大鼓等。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甘美兰主要以打击乐器为主进行合奏,其他管弦性旋律乐器仅处于辅助地位。以上各种乐器在正规的甘美兰乐队中都能派上用场,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音响效果。一支完备的甘美兰乐队一般应有20余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其中每一种乐器又包括大小不同的形制,除乐器之外,甘美兰乐队也有歌唱演员。总之,甘美兰是一种以铜制敲击乐器为主体的器乐合奏形式,同时也伴有歌唱,主要用于戏剧、舞蹈以及皮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其音响效果独具特色,结构规整,可以循环反复,学起来也较容易。甘美兰也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在世界多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显示出极其蓬勃的生命力。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根植于本国家、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不同的地域、信仰和生活习惯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最优秀、最独特的传统文化。音乐文化作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世人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一定会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中反映出来。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6]。由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育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会形成自己有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别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国度性、民族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属性。音乐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代表了一种文化风格的精华,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欧洲是一个地理概念,习惯上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人口稠密,民族复杂,语言分属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高加索语系,绝大部分属印欧语系。欧洲的艺术音乐是从基督教音乐开始的,基督教是音乐性很强的宗教,它的音乐活动和教会生活联系极为紧密,中世纪时期,教会一直垄断着官方的音乐机构和活动,教会的思想就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在基督教盛行的欧洲,宗教题材一直是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75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著名的群岛国家。境内大部分居民为印度尼西亚人。印度尼西亚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爪哇、巽他、马都拉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民族是最大的民族,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的近50%。印度尼西亚是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该国原是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有着相当发达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开始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的文明,公元前300年左右,从中亚传入青铜技术,以爪哇为中心形成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和铁的铸造技术,使大小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乐器制造成为可能。正是由于该国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才形成甘美兰打击乐器群的现状。
欧洲艺术音乐的调式为大、小调体系,最常见的调式有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大调、旋律小调,另外还有多利亚、弗利吉亚、爱奥利亚、混合利底亚等几种中古调式。它们都是以四音音列为基础,这些四音音列都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在欧洲艺术音乐中,功能和声的灵活运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矛盾冲突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甘美兰调式体系则属于东方调式体系,它和西方调式体系迥然不同,要了解甘美兰调式体系,首先要了解“帕忒特”。何谓“帕忒特”呢?“孔斯特的定义是:‘所有以基本音阶中的同一音为中心音的音阶一起构成一个一个帕忒特。’胡德的概念为:‘爪哇的帕忒特是一个适合于两类非等音程的特殊音节体系的调性概念,即五声斯连德若和七声佩罗格。’”[7]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帕忒特”类似于西方调式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欧洲艺术音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的大小调体系,甘美兰为五声的斯连德若和七声的佩罗格音阶体系。两种调式的音阶结构也不相同,欧洲艺术音乐的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这些四音音列中都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五声斯连德若音阶由基本等距离的音程构成,七声的佩罗格音阶由大小不等的音程构成。两种调式体系的音分也不相同,欧洲艺术音乐调式体系的1到2为200个音分,五声斯连德若音阶的1到2为240个音分,也即是艺术音乐调式体系的音程比五声斯连德若音阶的音程距离短,所以,同一首乐曲,用钢琴和甘美兰乐队演奏是极不协调的,不能奏出协和的音响效果。欧洲艺术音乐采用五线谱记谱,甘美兰采用简谱记谱。
欧洲艺术音乐中使用的乐器按功能可分为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弦乐器组四种类别,在大型的交响乐队中,一般使用以上四个乐器组,各个乐器组在乐队中的作用同等重要。根据乐器的音色,为能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各个乐器组在乐队中所占乐器的数量多少不一,一般情况下,木管乐器和弦乐器要比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所占的数量多。甘美兰乐队由浓郁地方特色的打击乐器群组成,打击乐器在乐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他旋律乐器处于从属地位,乐队中使用最多的乐器是锣。现在甘美兰乐队中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为锣类乐器,第二类为排琴类乐器,第三类为管弦类乐器,第四类为鼓类乐器。“除锣和其他金属乐器之外,一支甘美兰乐队通常至少要有一面鼓,也可以由其他种类的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和木质打击乐器(木琴)”[4]。可见,锣和鼓是甘美兰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欧洲艺术音乐的体裁主要有声乐体裁和器乐体裁两部分。声乐体裁有清唱剧、康塔塔、歌剧、合唱音乐、艺术歌曲等;器乐体裁有室内乐、奏鸣曲、交响曲、回旋曲等。甘美兰音乐是与戏剧、舞蹈混生发展的一种艺术,适用于各种典礼、仪式,以展示其威严和权力,并对宗教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体裁形式方面,常作为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伴奏音乐。甘美兰音乐的曲式结构具有循环性,每一段音乐都可以无限反复。从以上可以看出,两种音乐体裁都和本地的宗教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甘美兰音乐的无限循环性和欧洲艺术音乐的回旋曲式在曲式结构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欧洲艺术音乐主要在教堂、歌剧院、音乐厅等一些正式场合演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艺术性,欣赏者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欣赏水平。甘美兰音乐的演出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合,也没有西方古典音乐会的氛围,在没有舞蹈和戏剧的情况下,常用于一些仪式以渲染气氛,主要用于生日、婚礼等场合,演出时客人也不必保持安静,而在西方音乐会中,这种现象会被视为不礼貌。从两种音乐不同的演出可见场合,欧洲艺术音乐大多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演出,而甘美兰音乐则是为渲染节日喜庆气氛的演出。
众所周知,民族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属性,音乐文化中同样体现着重要的民族特征。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语言音调、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发展历史以及文化背景,这些不同的民族特征都会深深地体现在音乐之中,以声音的形式传递出来。音乐的民族特征不仅表现在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上,还表现在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上。欧洲艺术音乐和甘美兰音乐是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由于历史背景、传统文化以及审美理想等各方面的差异,它们也有不同的民族特征。欧洲艺术音乐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民族性因素体现其中,以浪漫乐派时期为例,浪漫乐派的形成正处于19世纪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时期,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在音乐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强调民族差异和民族价值的时期,也是民族特征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无论是旋律音调还是表现方式,均受民间音乐的影响,并深深根植于各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之上,强调民族特征和继承民族传统。与欧洲艺术音乐一样,甘美兰中也深深地蕴含着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特征。印尼是一个文化多样、民族复杂的国家,这些因素也造就了印尼多样化的音乐形态,甘美兰按地方特色划分就有四种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格,如巴厘岛的甘美兰热情奔放,爪哇岛的甘美兰则斯文典雅。但不同风格的甘美兰在音乐语言、表现手法、题材内容、体裁形式方面都深深地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在受到外来音乐文化冲撞时,能够很好地保存、传承下来,把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深受世人瞩目,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通过对欧洲艺术音乐和甘美兰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二者在文化背景、调式体系和记谱法、乐器类别、音乐体裁、演出场合以及民族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在世界音乐中,甘美兰虽然不及欧洲艺术音乐的影响,但甘美兰独特的音乐魅力却不断吸引着西方乃至其他国家的音乐学者,在一些国家大学的音乐教育中,专门开设有印尼甘美兰音乐,这足以说明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尼长期受外族统治,在与外来强势文化冲撞时,却能把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从保存传统文化的角度上讲,印尼的经验和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与其说欧洲艺术音乐比较经典,倒不如说印尼甘美兰更加传统,经典和传统是艺术美的两个方面,都应该很好地发扬和继承。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美]布鲁诺·内特尔.当代欧洲艺术音乐文化:历史的作用[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1).
[3]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美]杰夫·托德·提顿.世界音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奚泰来.竹摇神韵鼓瑟天籁[J].合肥学院学报,2004(3).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饶文心.中爪哇甘美兰的音体系与帕忒特[J].中国音乐学,1998(1).
2013-07-27
郭学智(1974―),男,河南驻马店人,副教授,硕士。
J609
A
1006−5261(2014)06−0114−03
〔责任编辑 刘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