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

2014-02-12 07:5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学实训职业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教学的组织形式,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种形式,还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产学一体化”、“预就业”等多样化形式。

工学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再生产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了解企业文化、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就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工作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实现校企合作化工学结合的目的,对改变目前的课程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身职业能力发展、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等方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调研

评价一个学院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首先是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定的科学性如何,科学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定来源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深层次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按照“干什么,学什;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遵循行业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二、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模块。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设计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学习内容。其次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第一式教学计划设计时 ,应针对岗位能力,循序渐进地设计各种实训项目,帮助学生在定岗之前逐步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第二是学校与企业可通过“订单”形式安排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在订单中明确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围绕“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

将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内容溶于课程内容,使教学要求与企业实际需要密切联系,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色,突出核心能力培养。通过项目引导、案例分析、综合实训、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1.建立突出岗位能力的“三位一体”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各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了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式教学的依据,也是成绩考核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指将教学同高职教育教学要求、岗位实际需要、国家职业标准三者结合,融为一体。高职教学涉及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行业的实际需要,是否符合国家职业标准。高职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必须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而行业及国家职业标准则重点强调实践及操作技能要求,“三位一体”的教学就必须是两者有机衔接。

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设定课程实训任务,带动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以我院的教学车间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概括为“任务驱动、回归求教、设问助产、内省自修”十六个字。具体解释为:学生即员工拥有不同工序流程的动态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返回学习岛求教,在“师徒式”对话中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师傅”有权在任意时刻对学生进行设问,帮助学生深刻领悟职业技术内涵,建立反思机制,使学生在无约束条件下自觉学习和提高技艺,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通过现有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实例进行案例分析,真实生动地带动课程教学,达到核心能力培养的目的。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而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导者。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教学,促使教师思考学习者的学习、课程组织、案例探究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以及学科整合等问题。因此,案例教学法被视为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传播新信息,也可激发学习者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可以培养学习者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评价能力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决策能力。

3.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高职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而高职教材在组织和编排上比较注重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按照“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螺旋上升,逐渐递进的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的目的。实践教学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契合,故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们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和项目纳入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就能直接参加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

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考核的途径可通过校内课程的实验、上机、实训等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计算机、英语等级的考取;通过技能大赛,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检验。不仅搭建了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展示的平台,更是引领了职业技能培养的方向,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

四、围绕“工学结合”职业素质的教学实践

1.实现职业素质教育信息化

尽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必须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教育体系形成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技术手段、教育体系的动态系统,使职业素质教育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灌输转到互动,从而达到网络技术职业素质教育信息化的效果。

2.将创新精神融入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竞争意识

高职教育应当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将创新精神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之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即便我们培养的学生专业水平很高,操作技能非常娴熟,也不能算是企业欢迎的优秀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能力、精神状态等因素构成的非智力特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营造一种创新、竞争的环境,使学生在校时就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营造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通过人文课堂的教化、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以及其他专业课程中的渗透等途径,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高职教育要转变观念,把培养身心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对不同课程教学加入人文渗透,并且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校活动,不断提升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项目引导、案例分析、综合实训、专题讨论、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

五、加强“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安排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和考评员的培训与取证,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人才,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水平,应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制定有利于引导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兼职教师聘用政策,用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新的要求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工学结合带来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模式、实验实训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改善高职教师队伍结构,造就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双师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师有能力、有创造性,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另外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青年教师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并走上讲台,缺乏对职业教育教学目的、方法、规律的了解,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较薄弱,因此应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传帮带作用,尽快使青年教师成长。特别要注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生的技能训练中真正承担“工程师和技师”的职责,并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的能力,能深入了解相关职业岗位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并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高职教育成功与否,要看其产学结合的程度。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关键”。而要真正做到产学结合,则必须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社会相关企业、行业作为对接点,以系统的产学合作体系为基础真正实现校企的零距离对接。高职教育要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走进行业、走入社会,走出一条与过去精英教育完全不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

[2]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05).

[3]刘继平,彭跃湘.共享型实习基地建设及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践行[J].中国高教研究,2008,(03).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05-28.

猜你喜欢
工学实训职业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