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戏曲发展的社会原因

2014-09-15 02:54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戏班戏曲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31)

戏曲发展在清代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昆曲发展到极至转衰,地方戏曲勃兴,闻名于世的京剧形成,并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戏曲理论。本文就清代戏曲发展的社会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繁荣促进戏曲发展

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恢复和生息,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国家的财力也逐渐充裕起来,这就为戏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乾隆继位不久,就指派内务府扩大习艺太监的名额,并从民间搜罗优秀艺人侍于内廷。从乾隆十六年,为皇太后庆寿的活动中,可以对当时的戏曲演出规模窥见一斑:“中外巨僚纷集京师,举行大庆。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之高梁桥,十余里中,……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侲童妙伎,歌扇舞衫,后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顾方惊,右顾复眩,游者如入蓬莱仙岛,在琼楼玉宇中,听霓裳曲,观羽衣舞也。”①

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官僚地主得以“园林成后教歌舞,子弟两班工按谱。”②进行挥霍享乐同时也促进戏曲的发展。

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戏曲也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繁华的城市也为戏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经济发达的繁华城市中,戏馆遍及,歌舞不断。有一篇戏馆赋描述江南城市演出:“乃立戏馆,乃集谐臣。平台暖日,大厦连云。笙歌聒耳,竿木随身。班班必老,曲曲皆新。”③就连奉天也是戏馆林立,不比南方都市逊色。

戏馆的遍及也是城市文化娱乐、交际生活的需要。

城市是贵族、官僚、富商大贾聚居的地方,戏馆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场所。据潘遵祁《西圃集》卷四载:“惟京师为四方辐凑之区,向有戏馆,以供仕宦宴会,有戏园以便商贾聚集,不过为联交情叙乡谊之助。”

说到“联交情叙乡谊”,各地商人为此在许多城市设立了会馆,这些会馆也是演剧的重要场所。如杨恩寿的《坦园日记》,仅在郴游日记中就有观剧于湖北馆、苏州馆、楚北馆、江南会馆等。可见城市演剧场所的普遍。

在城市中,除富豪经常聚集观剧外,那些属于“贩夫贱隶”的下层市民,负贩稍毕,也以饮茶听唱为消遣。而且他们“一腔一板,均能判别其是非。善则喝彩以报之,不善则扬声以辱之,满座千人,不约而同。”致使演员“不以贵官巨商之延誉为荣,反以短衣座客之舆论为辱,极意矜慎,求不越矩。”④戏曲已深入城市的各个阶层。

由于演剧的普遍,对戏曲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有些地区便出现了专门蓄养“雏伶”的行业。他们把一些低价买来或拐骗来的少年男女,教以弹唱歌舞,然后高价卖出。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俱来的贫富分化,为戏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像江苏等人口稠密、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每日演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⑤

二、宫廷戏剧与家庭戏班对戏曲发展的推进

清代的宫廷戏剧演出规模远非一般民间演出可比,而且大大超过了前代。特别是从乾隆年间,直至那拉氏时期,可谓演无虚日。昭梿在《啸亭续录》卷一《大戏节戏》中记:“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各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奏演。”清廷的演出不仅频繁,而且依靠其财力,使舞台布景、服装道具、角色齐全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戏台是“楼阁皆重檐,高可建五丈旗,广可容数万人,设撤之际,不相罥碍。台左右木假山,高与阁齐,而琼树瑶林,蒙络其上,剪彩为花,缀珠为果。每设一本,呈戏之人,无虑数百,皆服锦绣之衣;逐本易衣,而皆汉官袍帽。其设戏之时,暂施锦步障于戏台阁上,寂无人声,只有靴响。少焉,掇帐,则已阁中山峙海涵,松矫日翥,……顷刻之间,山移海转,无一物参差,无一事颠倒。”⑥至于“袍笏甲胄,皆世所未有。”⑦

清廷为了这样频繁的演出和盛大的排场,特别组织了专门掌管戏剧演出的机构,清初称内廷乐部,康熙时改称南府,以后又称升平署。这一机构掌管着庞大的戏班,多令年幼的太监学戏。

乾嘉两朝,内廷戏班均达七八百人之多。尽管如此,内廷戏班也还不能满足清廷奢华的需求。于是,除南府外,又设置了景山一处外学,不同于南府的是,景山外学从民间征来优秀艺人为宫廷服务。乾嘉时期外学达到高潮,使大量民间优秀艺人涌入宫廷,对宫廷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道光初年外学解散,全数革退民籍学生,这些民间艺人分散至各地,把宫廷戏剧也带回民间,对民间戏曲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清廷依靠其财力,使戏曲演出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而奢华之风也在清廷以外广为流行,那些官僚、地主、富商大贾以“家庭戏班”来争奇斗富,也使戏曲质量不断提高。正如罗人琮在《敬陈末仪疏》所讲:“今(康熙年间)之督抚司道等官,盖造房屋,置买田园,私蓄优丁,不下数百,所在皆有 ,不可胜责。”民间也有歌谣云“芝麻官,养戏班”。再如海宁查继佐“家伶独胜,虽吴下弗逮也。”被称为“查氏勾栏第一家。”⑧江苏大地主季氏更是“家有女乐三部,悉称音姿妙选。”⑨就连偏僻山区的大地主家庭也是如此。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其洞主田舜年……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

由于家庭戏班已经成为高门富户享乐、宴客、斗富之必备,甚至许多人家备有数班,这对戏曲的需求,无论是量或质都较前大为增长。

三、一个闲散阶层的出现,导致对戏曲的需求更为广泛

随着统治的稳固,战事稀少,管理松懈,加之旗军的待遇优厚,致使军队腐化,一个闲散的阶层便出现了。他们成为戏园的常客,对戏曲的需求更为广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后期。

四、社会风俗习惯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清前期蓄养戏班被视为“风雅”之事,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风气。而宴请宾客时演戏,也成了惯例。张宸在《平圃杂记》中提到:“近世士大夫日贫,而费用日益侈,……壬寅冬,余奉使出都,相知聚会,止清席用单柬。及癸卯冬还朝,则无席不梨园鼓吹,无招不全柬矣。”

随着社会奢靡之风日盛,许多习俗都于戏曲广为联系。如节日、寿诞、婚娶都要演戏庆贺外,出殡、春祈秋报、酬神赛会等,也要演戏。

由于各种与戏曲广为相关的风俗习惯之形成,戏曲 也就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

五、社会观念的逐渐改变使戏曲地位有所提高

据《梨园原》·《胥园居士赠黄旛绰先生梨园原序》中道:“戏文者,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其所作者,娼优岂能扮乎?推其门,正其理,娼优故以为戾家也。良家子弟扮者,虽亦有风花雪月,然均合乎情理。当太平之盛,雍熙之治,欲追昔感今,故取良家子弟同于音律者,扮演戏曲,以饰太平,……至于娼优,乃勾栏中乐工也。”这里虽然对娼优的表演还持否定态度,但对“良家子弟”的演戏,不再认为是“甘为下贱”,而是赞赏了。

二十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潮的兴起,社会观念产生了重大变革。一九零四年,陈独秀以“三爱”的笔名写了《论戏曲》一文,提出:“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这一观点将戏曲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戏曲得到了文人、墨客及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重视,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理论也进行了探讨,同时,开始了戏曲史的研究工作。

六、动荡的社会形势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清初,民族矛盾加剧,一部分明代遗民怀念故国,不甘心为外族统治者所奴役,借戏剧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李玉、朱佐朝、叶时章、张大复、邱园、吴伟业、尤侗、孔尚任等等,就是在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造就出来的剧作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爱国激情,充满了对亡明的怀念和对亡国之众的同情之情,以及对奸臣逆贼的批判。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又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清廷的腐败,列强的入侵,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抗清爱国热潮潮。

在戏曲领域,出现了许多爱国主义题材的剧作。一些讲述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等抵御外辱的历史题材作品展现在舞台上,如《爱国魂》、《指南梦》、《风洞山》、《海国英雄记》、《陆沉痛》等。现实题材的则以演秋瑾、徐锡麟事迹的为多,著名的有郑君可的《秋瑾》、“春阳社”的《徐锡麟》等。还有体现外国题材的作品,如梁启超的《新罗马》,演意大利烧炭党的故事;感惺的《断头台》,讲法国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历史事件。还有一些进步知识分子,翻译上演了一些外国剧作,来宣传民族独立和民主思想。这些都成为了戏曲史上的崭新内容。

注释:

①赵翼《簷曝杂记》卷一《庆典》

②《清诗铎》,赵翼《青山庄歌》

③转引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韻鹤轩杂著》

④《清稗类钞》第十一册《戏剧类·郭某始创戏园于苏州》

⑤《清稗类钞》第十一册《戏剧类·皮黄戏》

⑥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安顿穷人》

⑦转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前言

⑧金埴《不下带编》卷五

⑨钮琇《觚賸》续编卷三《季氏之富》

参考文献:

[1]孟森.明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戴逸.清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7.

[4]周贻.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戏班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粤西北怀集贵儿戏现状考察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