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思考

2014-02-12 06:00陈和香陈少雷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改革开放领域

陈和香 陈少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从全局勾勒出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路线图,而且实实在在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决定》共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有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科学解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问题,体现了巨大的改革决心和改革力度,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是一篇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历史性文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因此,从哲学和方法论的层面深刻认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在“为什么改”的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同志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党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把握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也是思想的又一次大解放。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是对35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深刻总结。邓小平多次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强音,回顾35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尤其是盘点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强调把治理整顿作为紧迫任务,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都是把聚焦点放在改革上。正是因为35年坚持不懈、层层推进的改革,正是因为用改革的办法,不断破除经济、政治、社会等体制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变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解决了中国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飞跃。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当前中国国情的客观分析。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是“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实施任何改革措施,都要牢牢立足于“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领域、各层次的改革,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也是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时度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中国35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市场经济改革不完善不彻底、权力寻租比较严重等,改革的迫切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丝毫不亚于35年前。人们经常用两个词来描述今天中国的改革,一个词是“攻坚期”,突显改革的“难”,另一个词是“深水区”,意味着改革的“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群体利益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多发、频发,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在“改什么”的问题上,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性的,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捉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对此,毛泽东同志曾用“学会弹钢琴”、“抓住牛鼻子”来形象说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始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坚持整体推进各领域改革,又要抓住重点予以突破。

一方面,必须坚持两点论,强化各领域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这种作用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也有反作用。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某一领域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打好“组合拳”,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作出整体谋划、统筹安排。而且,与过去相比,不同领域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领域的改革都会对其他领域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又受到其他领域改革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项改革措施相互牵扯甚至相互抵触,全面改革将难以深入推进。因此,必须对各领域改革做出科学合理的统筹协调,通过改革来革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推动各领域改革的协同配合、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最终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匹配、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使改革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重点论,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问题仍是生产力比较落后,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中,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可以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主要瓶颈,把改革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

三、在“怎么改”的问题上,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主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我们党执政的哲学基础,也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试金石。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主动回应群众需求有效解决群众难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一是始终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决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坚持唯物史观的最好体现。回顾改革开放35年的伟大进程,每一次认识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是极其复杂、群众性的探索和创新事业,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站稳群众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社会参与机制,不断聚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二是始终认真回应群众关切。要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最高追求,及时回应老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真正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从《决定》推出的各项具体改革举措来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而且非常贴近民生,对当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如实行启动“单独二胎政策”、户籍制度改革瞄准破除城乡壁垒、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废止劳教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等,这充分说明了《决定》是在广泛征求收集民声民意的基础上制定和推出的,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增进老百姓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

三是始终坚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目前,社会不公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一大障碍,如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垄断问题日益突出,分配不公平导致贫富悬殊,保障覆盖面较窄、保障水平差异明显等等,这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并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导火索。《决定》敢于正视现实问题,聚焦公平正义,“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多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将健全和完善制度作为建立公平社会的切入点和基本点,必将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

猜你喜欢
生产力改革开放领域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