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礼
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观
杨信礼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要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改革观,坚持以唯物史观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及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坚持实践第一、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前进的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方法,统筹兼顾、整体谋划、重点推进的方法,以及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方法。
改革观;唯物史观;价值取向;科学方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战略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可靠保障。
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理论依据。发现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对于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考察历史,认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思想文化关系,都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必须不断进行物质生产;而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又必须发展科学技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整体进步。而生产力的发展又要求先进的生产关系和政治的、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社会关系与之相适应。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既为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提供了必然性与合理性,也为同一社会形态、同一社会制度的调整、改革、健全、完善提供了必然性与合理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完善的要求的。但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环节和方面同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完善的要求又是相矛盾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非对抗性矛盾,是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得到解决。我们要用唯物而辩证的观点观察、认识、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之间,生产力、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而在一定条件之下,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当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完善时,对于政治和文化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我们既要从总的历史发展中,从根源、基础的意义上肯定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又要从影响、条件和主要矛盾方面转化的意义上肯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对于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变革对于经济基础完善的决定性的反作用。而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中,“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并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的条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如果我们承认了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意义,也就必然承认生产力标准的根本性,承认为了发展生产力而进行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能否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根本尺度,也是一个政党能否得到人民拥护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现状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锐意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要有充分的制度自信,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制度;同时,也要有清醒的制度自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制度尚不完善,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发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魄力、毅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公正、政治民主、人民幸福。
二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社会历史领域,价值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们进行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和价值享有活动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创造和享有价值的历史。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机制,为人们的思想与行动提供价值坐标,指明目标方向。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思考与选择,无法保持思维与实践的深入、持久、一贯、坚定。列宁指出:“如果不先解决总的问题就去着手解决局部性问题,那么随时随地都必然会不自觉地‘碰上’这些总的问题。而在每一具体场合不由自主地碰上这些问题,就必然会使自己的政策陷于动摇不定和不讲原则的糟糕境地。”[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价值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安排制度、构想战略、制定政策,以正确的价值标准判定各项改革举措的成败利钝、是非得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道路,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4]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要经验中,蕴涵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方法论,对于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实现改革的目标追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坚持生产力标准这一改革的根本价值尺度。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建设体制以及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改革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和普惠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坚持人民价值主体地位这个改革的最高价值尺度。人民群众是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也是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价值,中国的一切改革与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价值主体地位,就是坚持为了人民而进行改革,依靠人民而推进改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增强改革利益的普惠性,使最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受益。我们不仅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当下的合理需要和利益诉求,还要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思考、筹划人民群众之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问题。忽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的解决,不能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就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当下生产和生活,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忽视长远、根本、全局问题的深谋远虑和战略谋划,就会给国家、民族和人民未来的生存发展留下后患。
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个改革的制度价值尺度。公平正义是指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体现自由、平等、正义的原则和精神,使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成本担当和利益分享相一致,使每个人都能够各尽其分、各得其所、各得其值、各遂其生。对生命的平等关怀,对公民权利的平等尊重,对经济利益的平等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以平等的待遇,是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一个社会应当通过适当的制度与体制安排,使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充分发展与发挥自己主体能力的平等机会,并通过公平的财富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公平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公正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对于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的根本要求。社会公正是制度的第一美德和首要价值,也是制度改革创新的核心价值取向。一个社会要平等分配各种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划分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不仅需要道德精神的力量,更需要内蕴着公正精神的制度的力量。制度公正能够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不允许任何人以特殊地位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享有特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当代中国制度改革创新的中心课题。我们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导向进行制度改革创新与政策制定实施,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公平正义在分配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人民群众对于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充满期待。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改革;深化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改革作为一项崭新的、探索性的、面向未来的伟业,不但要坚持价值原则,坚持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社会公平正义标准,还要坚持真理原则,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说实话,做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和根本动力。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充满挑战,前无古人,必须在实践中认识规律、获得真知,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改革办法。改革开放初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仍然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要在实践中开创新路、积累经验,将在实践中的好思路、好经验概括、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将在实践中的好做法、好方式提升、定型到制度、体制、机制的层面。我们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探寻规律,在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理论、规划战略、制定政策,防止只凭本本、主观愿望、好恶兴趣做事情,防止只靠拍脑袋做决策、拍胸脯作保证。要确立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最高权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主张、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一切思想观念、制度体制、措施办法,都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应当肯定和坚持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应当否定和抛弃。
要坚持统筹兼顾的辩证法,整体谋划,重点推进。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注重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注重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要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推进局部性、阶段性改革。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改革就会短期化、碎片化,不成体统;没有具体制度的安排,改革就会浮萍无根、浮光掠影,流于形式。
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了人民搞改革,依靠人民深化改革。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靠的是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取得胜利和成功的。什么时候我们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成功;什么时候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失去了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就回遭受挫折和失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现实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中寻求改革的思路、措施、办法,在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问计问需问政的过程中增强谋划改革、领导改革、推进改革的智慧与本领,寻找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与难题的办法。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的经验创造、政策制定、制度安排,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与智慧。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群众前进;要尊重地方、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自觉在人民群众实践中检验、评判改革的成效,使改革开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国的改革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把握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凝聚社会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摒弃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坚决消除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完善,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33.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78.
[3]列宁全集第15卷[M].人民出版社,1988:366.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2~3、6~7.
责任编辑:毛军吉
D61
A
1673-5706(2014)01-0009-05
2013-12-20
杨信礼,中央党校进修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