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童谣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2014-02-11 03:44闫淑惠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客家人歌谣童谣

闫淑惠

客家童谣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闫淑惠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为平台,对近十年来客家童谣的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客家童谣研究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

客家童谣;统计分析;研究主题

客家研究自罗香林先生《客家研究导论》开始进入了现代学术意义阶段,此后,不断发展壮大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客家源流、客家民俗、客家族群与社会、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方兴未艾。客家童谣是流传在客家地区孩童中的民间歌谣,只诵不唱,是客家民间文艺中独具特色的歌谣。客家童谣丰富着客家儿童的生活,承载着一代代客家人的童年记忆。相比客家研究的其他方面来说,客家童谣研究基础薄弱、发展较慢。20世纪80年代发起的歌谣集成编撰工作对于民间歌谣的挖掘和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者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民间歌谣,客家童谣作为民间歌谣的一种,自然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为了解客家童谣的研究现状,本文从计量学角度出发,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为平台,分别以“客家童谣”为篇名、主题、关键词作为检索项,结合手工检索,检索相关论文,对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客家童谣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客家童谣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为客家童谣的研究提出建议。

一、样本基本情况

通过检索,共检索到2005年至2014年相关论文2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从研究成果发表时间来看,客家童谣研究成果平均每年仅有2篇,2008年、2010年仅只1篇,2006年则为空白,与客家研究的其他方面相比,客家童谣研究显得很薄弱。但从纵向对比来看,近十年客家童谣研究虽差强人意,但2011年、2012年、2013年却连续出现小高潮,这三年的研究总量占近十年来研究总量的半数以上,且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5篇文章中有4篇发表在这三年。客家童谣研究近三年的表现令人兴奋,反映客家童谣研究有上升趋势。

表1 近十年客家童谣研究成果概况

民俗学家万建中先生在《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序言中提到,“对于局外的学者而言,以民歌为研究对象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方言和口头文化传统”[1]。与之不谋而合的是,客家童谣研究者无一例外都来自客家地区。粤东、赣南、闽西作为客家大本营,吸引着大批客家研究者的目光,这些地域的本土研究者利用自身的语言、地利等优势,及时关注本地域客家童谣的历史与发展,特别是这些地域高等院校的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客家研究中去,客家研究的绝大部分成果都来自于这一地区的高校。在客家童谣与中小学语文、音乐教育方面的结合研究上,广东和福建地区的研究者走在前列,尤以广东地区最为突出,这与这些地区经济实力、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有关。广西贺州也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贺州地区的研究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表2 近十年客家童谣研究人员地域及单位分布概况

二、客家童谣研究主题

(一)客家童谣基本问题研究

童谣,又称“童子歌”,“由儿童自己所作或者大人或文人专为他们而作,以儿童的理解力及兴趣为依据的为儿童所吟唱的民间歌谣。”[2]客家童谣是我国民间童谣的一部分。有关客家童谣界定和分类的研究是客家童谣研究的基础,研究者在界定客家童谣时都会与“客家”元素联系起来。吴冬梅、陈昌锦指出客家童谣是以客家话为母语创作的童谣[3,4]。刘立恒认为,客家童谣是客家人针对客家儿童创作的民间歌谣[5]。在对客家童谣进行分类时,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根据客家童谣的不同教育目的,划分为教诲童谣、绕口令童谣、游戏童谣;根据产生和流传地域不同分为江西客家童谣、广东客家童谣、闽西客家童谣等;根据童谣的内容,分为知识普及童谣、道德教育童谣等不同类型。总体上看,研究者对客家童谣的界定争议较少,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研究过程中对之讨论较少,一般是直接进入研究主题。有关客家童谣的分类问题,虽然区分标准不同,但未对研究者的选材、对比研究有显著影响。

(二)客家童谣文化特质研究

对客家童谣文化特质的研究,在全部研究中占有半壁江山(45%的研究者选择了这一研究主题)。客家童谣如同客家山歌、民间故事等其他民间文学艺术一样,产生于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客家民风民俗、思想观念映射的一面镜子,内蕴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特质。陈晓强、朱小憧从几首客家童谣分析客家具有耕读传家、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重男轻女、人情讲究、迁徙变异等客家文化特质[6];罗勇从《月光光》谈起,阐述了客家耕读传家文化传统的由来、发展、表现[7];钟晋兰在阐述客家的崇文重教观时,指出客家童谣作为客家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规约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了社会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8];刘立恒重点讨论了客家童谣中的崇文重教思想[5];刘加洪、陈申宏、陈红心对客家童谣中蕴含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勤学苦练、崇文重教、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等进行了分析[9]。研究者以客家童谣为依据,结合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对客家童谣所体现的文化特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研究成果颇为丰厚,充分展现了客家童谣的文化内涵。

(三)客家童谣教育功能研究

客家童谣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也是客家人对子孙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客家童谣的教育功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唐群认为客家童谣具备教化、娱情和贮藏等文化功能,对客家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0];唐群还认为客家童谣是幼儿乡土教育的理想素材,在幼儿乡土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1];吴冬梅认为客家童谣对儿童语言、艺术、社会、科学认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着激发和促进的重要价值[3];唐群、吴冬梅认为客家童谣与幼儿教育有效的结合对于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客家童谣与幼儿教育的结合途径进行了探讨[12,3];兰新、韦春媛、陈锦昌、罗珺则对中小学教育中客家童谣与音乐、语文等课程的整合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将客家童谣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的意义和具体途径[13,14,4,15]。这些研究,对地方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四)客家童谣意象研究

客家童谣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蕴涵了大量文学意象,这些意象可以说是客家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客家童谣通过对意象的吟诵表达意识功能。“秀才”、“观音”是客家童谣反复吟诵的意象,也是客家童谣中的典型意象。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出身书香门第,“秀才”意象与客家族群历史、价值观念有密切关联;“观音”意象在客家童谣中也常被提及,显示了“观音”在客家人心中的分量。客家童谣铸造了客家的意识形态,内蕴着客家人的价值取向。杨保雄从意识形态角度去解读客家童谣,认为客家童谣的传播,具有构建意识形态的功能,把客家童谣放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解读,挖掘童谣的文学意蕴,理解其蕴含着的客家人意识,是认识客家民性的一条重要途径[16]。相较于童谣文本研究,对客家童谣意象的研究标志着客家童谣研究的深入和多元化。

(五)客家童谣艺术特色研究

客家童谣作为以儿童为传授对象的语言艺术,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需求,语言浅显,节奏明快。客家童谣用客家话诵读、传授,具有独特的韵味。研究者虽然仍沿袭语音、用词、修辞等方法,但却时有新意。唐群认为客家歌谣的最大特征是用客家方言传唱,在用词上多古词、多单音词、多方言特色词[12];吴冬梅认为客家童谣的突出特点是内容生活化,表达的儿童化和口语化[3];曾汉祥认为客家童谣有的头驳尾,有的头驳头,也有不顾及这些,但一定要押韵[17];刘立恒认为客家童谣常用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艺术及赋、比、兴艺术手法[5];熊茵认为客家童谣中具有漫画式的叙述和描绘[18]。

(六)客家童谣保护与传承研究

客家童谣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一样,面临着时代变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客家童谣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罗珺认为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的语言政策)、童谣内容脱离现代生活造成传统童谣流失[18]。客家童谣具有独特的魅力,但我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有专门的客家谚语选编、客家民歌集等资料(其中涉及客家童谣),却没有看到有关客家童谣的专辑。口头传播是客家童谣的主要传承方式,更需要加强保护。徐晓银认为在保护和推广客家山歌的实践中,要特别注重对客家童谣的保护和推广,让孩子从小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19];唐群、吴冬梅主张将客家童谣与幼儿教育相结合[14,3];兰新认为,搭建平台,让孩子去发掘;理解内容,引导孩子去理解童谣的魅力;传唱童谣,开发客家童谣课程等都是保护与传承的途径[20]。陈锦昌提出在语文教育中融入客家童谣;韦春媛提出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发利用客家童谣都是对客家童谣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有益尝试[4,17]。

三、问题与展望

近十年来的客家童谣研究就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而言,研究成果总量偏少,高水平、代表性成果不多。但自2011年以来,客家童谣研究有明显上升趋势。客家童谣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客家童谣的基本问题、文化特质、教育功能、意识形态、艺术特色、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客家童谣文化特质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客家童谣在与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结合及相关课程资源开发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就研究者而言,研究者来源广泛,既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也有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研究者集中在客家地域。

综观近十年的客家童谣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今后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增强对客家童谣的关注意识。客家童谣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内涵,是客家先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客家童谣对客家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客家幼儿的思想教育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客家童谣的研究现状来看,客家童谣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客家童谣研究更需要研究者给予关注,深刻挖掘这一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这一艺术瑰宝。二是鼓励对客家童谣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客家童谣大多以文学或艺术学等某一学科视角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虽具备专业素养但缺乏多学科视角的关怀。当下更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学科交叉地带往往能够生发出新的研究点,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文学、艺术学、人类学、史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将会促进客家童谣研究的深入。三是客家童谣研究方法的革新。一方面要加强田野调查。当前客家童谣研究的资料,研究者多是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获取。应该看到,时代在变化,客家歌谣也在发生演变。当今时代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然发生了变化,客家童谣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亟待我们去调查。一方面加强比较研究。歌谣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早在1924年就倡导用比较研究法进行歌谣研究,他认为各地、各民族歌谣有相通的地方即所谓“母题”(motif),但更有自身的特色。相对于信天游、花儿等研究的繁荣,客家童谣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加强客家童谣与其他地域、民族童谣、其他类别歌谣的比较研究,无疑能够丰富拓展研究视野。

[1]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

[2]王剑.论童谣中巫术思想的表现与影响[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5):65-67.

[3]吴冬梅.客家童谣的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2(1):67-69.

[4]陈锦昌.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92.

[5]刘立恒.从客家童谣看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J].语文学刊,2014(6):45-46.

[6]陈晓强,朱小憧.从几首客家童谣浅析客家文化特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94-96.

[7]罗勇.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J].寻根,2007(5):4-8.

[8]钟晋兰.客家民俗中的崇文重教观[J].福建论坛,2012(8):118-122.

[9]刘加洪,陈申宏,陈红心.基于客家乡村童谣视域下的客家优良传统探微[J].农业考古,2009(1):134-137.

[10]唐群.论客家童谣的文化功能[J].嘉应学院学报,2005(10):16-18.

[11]唐群.论客家民间传统童谣的地域特色文化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82-84.

[12]唐群.论客家童谣与幼儿乡土教育[J].农业考古,2011(1):383-385.

[13]兰新.客家童谣、山歌融入当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2(10):140.

[14]韦春媛.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贺州客家童谣说《鸭嘛叽嘎吃擂茶》一课谈起[J].广西教育,2009(3): 53-54.

[15]罗珺.让广东童谣走进课堂[J].师道·教研,2013(8):121.

[16]杨保雄.客家童谣的意识形态功能——对贺州客家童谣《月光光》的文化解读[J].贺州学院学报,2008(3):14-18.

[17]曾汉祥.粤北民间文学简述[J].韶关学院学报,2005(2):100-104.

[18]熊茵.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山歌[J].文学与艺术,2010(5):79.

[19]徐晓银.保护和推广客家山歌的探索和实践[J].大众文艺,2010(5):192-193.

[20]兰新.挖掘地方音乐资源丰富校本课程教育——引入闽西武平客家童谣、山歌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初探[J].都市家教, 2011(12):283.

Status and Thought of Hakka Nursery Rhyme

YAN Shu-hui
(Hakka Research Center,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Jiangxi,China)

Based on CNKI and Wanfang database,making the bibliometric study of Hakka Nursery Rhyme, and inquiring into the developmenttrend of the research,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Hakka Nursery Rhyme.

Hakka Nursery Rhyme;statistical analysis;research topic

I207

A

1007-5348(2014)11-0053-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4-06-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客家文化研究”(12&ZD132);2014年赣南师范学院社科重点招标课题“赣南客家歌谣语言文化特征研究”(14zb07);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江西客家民谣研究”(YG2014010)

闫淑惠(1982-),女,河南漯河人,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客家语言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客家人歌谣童谣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春天的歌谣》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