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
摘 要: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学会言语。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的运用,这是阅读教学的本体需求。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样,让每个学生朝着“语文”的方向茁壮成长。而文本细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就落实了这方面的“实践性”,让语文教学滤尽浮华,立见真淳。
关键词:言语;细读;文本
最近,我们高年级组的三位语文老师进行了教学课堂展示,那巧妙地示范、追问,深入地交流、比较,引导着学生一次次与文本智慧碰撞。其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言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而老师一遍遍的情境策划与智慧引领,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驰骋。课后,我们高年级教研组就“如何进行文本的有效细读”进行了激烈的研讨。
三堂研讨课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触动。我们校长的一席话语更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确实,对文本进行有效的细读,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本身得以滤尽浮华,立见真淳,而且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实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之举。
一、抓关键词句,让文本“说话”
对文本进行细读,关键是寻找文本的“切入点”。这个“点”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觉得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文本细读,就是为解读文本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效率,还从各方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例1.《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师:(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生:自由读这句话。师: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生:拴。师: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生:用绳栓。用绳栓了还要打一个结。师:文中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生: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
以上案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感悟“我”和姥姥浓浓的亲情。便抓住课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字,来引导学生体悟“拴”的传神,引出剪紙怎样“拴”住了上学前的“我”。这里的“拴”正是文章中的关键词。抓住这个关键词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入乎其内”:拴住作者的是什么样的剪纸?答案是姥姥剪的“牛驮小兔”“牛和小兔一起吃草”的作品。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也自然而然明白了原来是姥姥借着祖孙俩的生肖特征将自己对外孙的疼爱剪进了纸里,剪出了富有童趣的美好图画,把童年的“我”深深吸引。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移情中走进文本
记得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文字不是躺在纸面上的符号,它是有生命的。当你的心灵敞开的时候,它是会跟你说话的。”而通过移情体验,创设积极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导儿童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位于他人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揣摩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心理体验,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产生一致心理的反应,更是立体地细读文本的实践互动过程。
例2.《珍珠鸟》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把自己当成小珍珠鸟,用心去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玩着珍珠鸟的所玩,想着珍珠鸟的所想,那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呀!师:我想请三只可爱的小珍珠鸟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谁愿意?生:读文。师:小珍珠鸟,你好!我就是冯骥才,我注意到了你的三个“一会儿”了,非常想知道你为什么做这几个动作,你到底在想什么?生(小珍珠鸟)1:哦,是这样的,我想到你的桌上玩,但是心里没底,不知道你是个怎样的人,所以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飞到那,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试探试探你呀!师:好一只机灵可爱的小珍珠鸟!师:你经过试探,得到什么信息?生(小珍珠鸟)2:你还是蛮友好的,我喜欢你!师:你很想喝我杯子里的茶,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来喝呢?为何还要瞧瞧我的反应?生(小珍珠鸟)2:我可不傻,我对你还没有完全放心呢,所以还要试探和考验你!师:的确如此,防人之心不可无呀!师:你刚开始离我那么远,现在你离我这么近,我抚摸你的绒毛,你怎么也不怕呀?生(小珍珠鸟)3:经过这几次的试探与考验,我发现你很喜欢我,一点都没有伤害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放心了,完全信任你了,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好朋友了!师:告诉你吧,从一开始,我就很喜欢你,信任你。真没想到,用我的信任能够赢得你对我的信任!信赖,不就能——(生齐读中心句“创造美好的境界吗?”)
以上案例中,教师没有去设计一个又一个毫无意义的圈套诱引学生往里“跳”,而是设法将学生放在“前台”,设法让他们入情入境,设法调动他们强烈的情感因素,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在移情中体验。在一步步的抽丝剥茧之中将“逐步”分解,将“信赖”内化,将“逐步信赖”融入“冯骥才”与“小珍珠鸟”的平等对话之中。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浑然一体。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的言语能力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增值,师生心灵之花也随之美丽绽放,而主体生命的发展,是那样的自由、充分、和谐,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三、“映阶碧草自春色”——融情于想象
对文本的细读,就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悟,而对课文的感悟理解离不开合理的想象。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言语所表达的情感,这对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美好细腻的情感乃至语言的表达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于文本“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于概括抽象处,引导学生展开推测、构思;通过组织言语实践活动,还原出文本中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例3.《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七小节充分运用了“虚”的写法,“又”“重新”“多少次”“一回又一回”等语句的大量使用便可见一斑。如何让这些平面的文字变得立体?如何让抽象的语言跃动生命的旋律?如何实现内蕴和外显的交融?需要一个充满感性的支点,一个富有张力的凭借。于是,我想到了“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更加大胆的想象,倘若这株柳树会张口说话,在他经历过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被冻死又复苏过来,会说些什么?在他经受多少次雷轰电击的摧毁,枝干被劈断了之后又会说些什么?”之所以搭建这样一个“说”的平台,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植入柳树的灵魂深处,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字的价值背后,让学生经历一次与柳树心灵对话的过程,经历一次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经历一次自内而外的语言表达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走入文本,实现阅读教学的优化。
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的运用,这是阅读教学的本体需求。而细读文本,千方百计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只有落实了这个“实践性”,才会让每个学生朝着“语文”的方向茁壮成长。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立足于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跟文本对话,优化我们的阅读教学,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贺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