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生本教育

2014-02-10 08:21李晓霞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理念教材数学

李晓霞

四年前,我有幸参与到生本实验教学中。刚开始实验时,我是又激动又有点恐慌,因为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生本教育,所以心里有负担,感觉很艰难。在着手实验时,我就查找与“生本”有关的书籍和视频进行阅读和观看,并仔细研读教材,分析生本教材与以往教材的区别。

所谓“生本”当然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发展学生为本。郭思乐教授说:“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的成功秘诀。生本教育要求在数学方面:大感受、小认识、在研究中熟练;要求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这在生本教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生本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是由感受、认识和熟悉部分组成的。“感受部分”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注重感悟”的重要体现,与传统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很大区别。大感受通常由游戏、活动和工作组成的。在生本数学传授学科的规范之前,大胆地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觉感悟作为内容呈现的基础,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可以感受到的真实的问题和现象作为题材,在非学科规范的层面,让学生去感受所学知识的丰富背景和知识间的丰富联系,去尝试运用形式化之前的经验和直觉猜测,对面临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描述和交流。在“熟悉”部分主要是通过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并通过知识的应用形成相应的能力。

一、因为生本,所以学生快乐

了解了一些生本理念后,我就开始着手“生本教育”的实验教学,首先是培训学生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这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郭思乐教授说过:“没有小组讨论合作,就没有生本教育。”我先将所带班级的学生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搭配有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由组内学习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要分工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小组长监督、帮助、带动本小组成员学习的作用,小组获得统一意见汇报成果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言,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小组展示成果时,我发现学生的胆子大了,自信心强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中我着重从这几方面入手:

1.布置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一定要低入高出,精心设计。一年级数学的前置性作业主要是根据下一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这种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进行交流,无论是对是错学生都会在讨论中获益。

2.教会学生倾听

在小组内或全班交流时,发现有些学生不注意听讲,不关心其他同学的发言,所以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只有学会倾听才能质疑,有了质疑才会有探究,才能在生本课堂中有收获。

3.教会学生总结和评价

不论是组内交流还是全班分享,都要总结。同时还要会评价,能够指出哪些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存在不足以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总结和评价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生本让老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生本教育是宽厚的教育:因为宽厚,所以深刻;因为简单,所以极致;因为静待,所以蓬勃”。出差到广州骏景小学听了陈武校长的介绍,让我不禁为她的理念喝彩: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生活是快乐的,孩子的发展是全面的:自信、聪慧、创新能力强……在骏景,教师的成长是幸福的。骏景小学的陈主任和数学科组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他们生本数学基本课型和集体备课的做法,生本课程他们已经做了13年,数

学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大感受—小认识—勤熟练。而好课的标准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教少学多。具体表现在各个学科就是:语文推进大阅读了,数学抓住根本了,英语和其他学科形成活动,那么如何评价一节生本课?看学生:状态第一,独立自主,超越与创造。看老师:是否把学生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实现借力,教少学多。好老师的最高境界:不现自我,从“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

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注重做好两方面的教学工作:

1.注重单元大感受、教材的重组与整合

单元教材的整合,这学期我打算将表内除法(一)(二)整合,减弱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法,强化质量单位、平移与旋转及统计教学。

虽然不用生本教材了,但是生本的理念是我的支撑,做好单元大感受的计划订出目标,抓住单元的重难点和知识点,上好认识课。及时作出大评研和小评研,评研可以是一个知识点的评研,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整理,也可以是一册书的综合知识的检测。本学期大的方向是弥补生本教材缺失的教学内容,继续开展扎实的计算教学,能很好地做到生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融汇。

2.做好这学期的我的小课题研究:课前三分钟

起始阶段,我给学生限定范围,让学生把数学名人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家轶事等作为讲话的内容,可从网上下载,也可以从报纸杂志上裁剪,且在讲完故事后谈点自己的感想。我确信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讲,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在此基础上,我会趁热打铁让学生从身边的数学现象说起,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处处需要数学的理念。然后,在栏目的選择上把范围扩展到可以讲解“上节课知识总结”“自编同步练习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小难题”等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创造性思维,增强数学应用的小栏目。这样与过去的教师布置作业不同,学生在准备这“课前三分钟”的过程中,应该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浓厚的兴趣。不仅数学学习氛围空前高涨,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会大大

增强。

“课前三分钟”是数学阵地的重要战场,它享有天时、地利之优势,如能科学利用,操作得当,每一个三分钟都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理念教材数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