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内分泌科患者糖代谢状况及高血糖管理模式探讨

2014-02-10 11:27朱晓飞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5期
关键词:糖耐量内分泌科诊断率

朱晓飞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

非内分泌科患者糖代谢状况及高血糖管理模式探讨

朱晓飞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

目的探讨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代谢的状况以及对高血糖的管理模式。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该院非内分泌科年龄>40周岁的住院患者978例,以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测参数,将医院除内分泌科除外40岁以上患者的生化检查从电脑储存系统全部调出,包括入院和出院信息,对FBG、2 hPBG、HbA1c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内分泌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率为39.78%,糖尿病诊断率为23.31%,糖耐量减退率为28.12%。年龄>60岁老人糖代谢异常率占53.21%。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率高,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对其非内分泌病人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血糖管理机制,能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非内分泌患者;糖代谢异常;血糖管理模式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各种组织、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和肿瘤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监测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很重要。糖代谢异常是指糖耐量异常(IGT)或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有研究表明,我国成人中IGT和IFG异常患者有25%~48%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1]。而内分泌病人的糖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或者正常人。为探讨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代谢的状况以及对高血糖的管理模式,该研究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该院非内分泌科年龄>40周岁的住院患者97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除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以外、年龄>40岁的住院患者978例,从生化室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中调出其生化资料。对其FBG、2 hPBG、HbA1c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诊断标准

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糖耐量减退标准为:7.0 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或者餐后2 h血糖≥7.8 mmol/ 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2]。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均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表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异常率

非内分泌年龄>40岁的患者978例的生化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其中,FBG升高7.0 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1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率114/978(11.66%),60例已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率占总病例数的60/978(6.13%)。

2.2 餐后2 h血糖异常率

2 hPBG升高11.1 mmol/L≥空腹血糖≥7.8 mmol/L患者275例,糖耐量减退率为275/978(28.12)%,其中已确诊为糖尿病者168例,糖尿病诊断率为168/978(17.18%)。

2.3 该组病例总的糖代谢异常率

该组病例总的糖代谢异常率为389/978(39.78%),糖尿病诊断率为228/978(23.31%)。年龄>60岁老人糖代谢异常率占207/ 389(53.21%)。

3 讨论

该调查显示本院非内分泌科年龄>40岁以上患者,空腹血糖检测率为100%,空腹血糖异常率114/978(11.66%),糖尿病检测率为60/978(6.13%)。仅此一项空腹血糖的测定异常,就可以筛查诊断出糖尿病人占了60/114(52.63%)。半数的空腹血糖升高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

对于非糖尿病住院患者40岁以上者进行联合监测FBG、2 hPBG、HbA1c,糖代谢异常率为389/978(39.78%),糖尿病诊断率为228/978(23.31%)。而糖耐量减退患者转化成糖尿病率为168/ 275(61.09%)占了大半。而社会上普查糖尿病代谢异常患病率为15.1%。可见,对住院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糖尿病发病早期几乎无一例外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减低期,只是大多患者自己并不知情,每年参加糖尿病监测是筛查和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患者其它内分泌紊乱或者内分泌疾病患者犹为重要。对于高糖患者的前期管理将决定着糖尿病发生的几率。

对于已经确诊过的高血糖病人,要积极配合医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高糖机制。制订适合自己的运动、饮食方法,少食多餐,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健康减肥。注重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健康意识,让患者明白糖尿病的危害,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变其饮食结构和不良生活行为[3]。进行运动指导,制定适合自身的运动模式,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血糖管理机制,为患者量身定做合适的干预方案是目前高血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干预其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制定运动计划,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发病率。

[1]罗嫩姣,李秋平.浅谈糖尿病前期的非药物干预治疗[J].医学信息,2013,4(26):22-23.

[2]尹翰林.糖尿病前期及危险因子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8):77.

[3]赵洪彪,陈清光,顾逸梦,等.糖尿病前期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2013,3(9):39-41.

R587.1

A

1672-4062(2014)08(a)-0074-01

2014-05-07)

朱晓飞(1985.9-),女,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猜你喜欢
糖耐量内分泌科诊断率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
应用个案追踪法持续改进内分泌科输血安全管理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