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
高考试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实力的一个媒介。在特定的环境下、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决定其高考的成败,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往往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些学生的失败,就是忽视了不应该忽視的问题。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些见解,供各位同仁参考及指正。
一、没有认真审清题意就盲目下笔
在高考中往往有一些题目,看似很熟悉,实则不然。在熟悉的背景之下往往有一些关键语言及隐含条件被学生忽视而轻率下笔,铸成大错,这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比如,已知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若让学生分析过量镁和二氧化硫的反应时,许多学生通常认为产物只有氧化镁和硫。其实镁和硫在相同条件下也可以反应。忽略了这一因素,丢分是必然的。还比如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你将会揭开生活中的许多奥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防止食品受潮,需要加入干燥剂;二是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需要加入还原剂将包装袋中的氧化剂消耗掉,这样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有的学生匆忙读题,没有抓住氧化、防潮这四个关键字,从而在答题中顾此失彼,或者不知所措。
二、学生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客观的分析,被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所限制而酿成知识性错误
比如,把铜片与铝片用导线连接浸泡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时,铝片作负极被氧化,铜片作正极,将溶液中氢离子还原。其它条件不变,而将电解质溶液改为浓硝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但许多学生却受信息的误导,而没有注意浓硝酸常温下可使铝钝化这一事实,依然认为铝作负极,犯下了知识性错误。还有四氧化三铁可以看作氧化物,也可以看作盐,给出实例之后,提出四氧化三铅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处理,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考虑铅有正二价与正四价这一事实,按部就班地照猫画虎,就不能顺利地获得正确的结果。还有向氯化铁和氯化钡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由题目中设计的两个现象可以看出: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亚硫酸钡,但由于该溶液是酸性的,由亚硫酸钡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可以知道,一定不含亚硫酸钡,则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那么在原溶液中不含硫酸根离子,它只能从二氧化硫转化而来,氧化二氧化硫的物质会是什么呢?从滴入硫氰化钾无明显现象可以看出溶液中已无三价铁离子,所以联想到二氧化硫是被三价铁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的。有些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能注意到亚硫酸钡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存在的事实,盲目判断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亚硫酸钡的混合物,从而酿成了知识性错误。
三、知识上以偏概全,忽略了个别因素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精神过于紧张,分析问题常常顾此失彼,酿成错误的结论或者结果不全面。比如,在常温下,A、B组成的混合气体(MA>MB)。经分析无论怎样混合,仅含碳、氧两种元素,质量之比总小于3∶8,若混合气体中碳、氧质量比为1∶8,则两种气体分子数目之比是多少?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经过计算获悉:一定含二氧化碳,另一种气体只含氧元素,则肯定含氧气,那么臭氧呢?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在有机化学中常遇到的有关副产物常被忽略的情况。
四、小题大做,浪费时间
这类题目常常表现为计算型选择题。不少学生往往会按照题目中设计的反应过程或条件进行推理计算,却忽视了题目本身的特殊性,如果利用较为简捷的解法去应对,就会大大缩短解题时间。还比如取a克的物质完全燃烧后,将产物用足量过氧化钠吸收,固体恰增重a克。问这样的物质在组成上满足什么条件?如果学生注意到过氧化钠同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相当于吸收了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从而将该种物质写成(CO)m(H2)n的形式即可。
五、不能正确理解某些关系式的含义,错用之后将会导致错误结论
譬如在使用有关气体摩尔体积公式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忽略它们的研究对象以及被研究对象的状态。
六、情绪恐慌,不战自败
有些学生一遇到陌生的题目,心情就非常紧张,头脑中思维一片混乱,甚至是一片空白,面对题目无所适从,最终往往选择了放弃或者乱答一气,结果可想而知。为此,考生应及时调整心态,本着由易到难、一一完成的思想,效果会好一些。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应该注意锻炼学生应对这些因素的能力,适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夯实基础,并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试,优化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拓宽思维的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这样在应试的过程中就能稳扎稳打,提高准确率和做题效率,不会做的题目,切忌一直沿用一种思维模式,应及时转换思维角度进行思考,如果仍然行不通,可暂时搁置,完成其它题目,防止思考时间过长而影响成绩。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