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2014-02-09 10:28:09杨晓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评价数学

杨晓梅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抛开了大量的知识讲解和灌输,教师的任务更多的转向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效果的评估上,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让合作学习的效果更突出,成为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管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内容的处理、课堂环节的设计,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课堂的程度、对课堂的理解等,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放在了教师的教之前,指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的学习的主要方式,兼顾教师的讲解和点拨。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在课堂中扮演了主人公的角色,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抛开了大量的知识讲解和灌输,教师的任务更多的转向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效果的评估上,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让合作学习的效果更突出,成为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教师提升讲解能力,让课堂点拨更有效

教师的讲解是合作学习的指南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答疑解惑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课堂思维能力,对课堂要有深入而宏观的把握和掌控,讲解问题能够深入浅出,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易于接受。同时,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对问题的有效点拨,不能直接告知答案,也不能不讲方式的一味思考,教师要注重方式和方法的传授,对问题的讲解要提纲挈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点拨更有效。

二、合理设置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做无效合作

合作学習的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将问题进行合理的分解和创设,是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合理设置课堂的内容,既要保证课堂内容足以完成教学任务,也要兼顾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针对合作学习的特点,要将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适合探讨的内容设置为合作的问题,让学生的合作能够有效而且高效。

三、规范合作学习流程,让合作过程科学易操作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必然有其内在的要求,要想合作学习更有效,就必须让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操作范式。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的教材特点,设置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流程,而且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灵活调整学习策略。针对合作的过程,教师要设置一些趣味性强、被学生乐于接受、能够被学生理解的方式去组织,除了让学习流程适合学生而且规范性强之外,更要注重于合作学习的效果,让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四、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技巧,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合作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习方式,想要合作学习效果达到最佳,除了在内容设计等方面做到最好之外,教师要将合作学习的技巧传授给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探讨问题的思维方式、发言的时机、探讨问题的形式等技巧,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组员正确的意见要能够听取,对错误的意见要能够辨别并指出,经过组内成员思维的交锋和沟通,最终得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结论,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优势。

五、采用适合的评价方式科学评价,让评价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指引。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模仿学习能力强、相信教师的绝对权威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内容、获得感悟的作用。评价机制的形成,除了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之外,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共性和班级文化的特点,融合教材内容和课堂预设和生成,对学生的发言、思考、计算等合理评价,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评价的正确性,有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合理控制合作学习时间,让既定时间内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合作学习能够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但是合作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内容和课堂。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时,在科学设计合作内容的基础上,将合作学习的时间做合理的划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不影响课堂的容量和其他内容的时间划分,而且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护到最好。同时,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对这个过程的监控,提醒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合作学习上,制止思维抛锚现象,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更充分的利用起来,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

七、合理选任合作学习小组组长,充分发挥组长带领学习的火车头作用

合作学习模式对学习小组的创建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计算量大、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选派计算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要求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组长要担负起带领探究问题、帮助组内后进生、激发组员参与热情等责任,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组长就能够带领一个小组成员快速进步。所以数学教师在组长的选派上要十分慎重。

毫无疑问,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常规手段,它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更有效,而且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合作学习的精髓,将合作学习方式深刻理解和重新融合构建,让合作学习方式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星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9,(03):115-118.

[2]王长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0,(11):118.

[3]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评价数学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