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保障
——面向服务的社会保障新模式

2014-02-09 09:08林毓铭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保障系统社会保障资源

□林 涛 林毓铭

[暨南大学 广州 510632]

引言

社会保障事业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稳定的大事,在我国,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的大局。因此,社会保障建设是一项关键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在现代,社会保障的建设逐渐趋向于信息化管理。随着2002年国家“金保工程”的启动,多个地级以上社会保障部门先后建立数据中心,实现了跨区域业务数据在市级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平级横向共享,部、省、市三级网络纵向管理贯通,大范围覆盖了多种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且延伸至城乡各社区、街道、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形成初步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框架。但随着统筹城乡的全面推进,跨地区就业、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和待遇享受等业务的普遍开展,国家“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2亿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8亿张[1],以及2020年全国基本上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目标的提出,这给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个严峻的挑战。此外,我国社保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业务信息化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卡应用领域比较单一,就业信息集中度较低,就业失业信息应用效率不高,社会保障、银行、地税、经办机构等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这些问题制约了全国社保信息化的互联互通,使业务系统难以整合,信息共享难以实现。因此,要妥善解决这些现实困难,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更为高效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新模式为完善制度和服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一种新的服务化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2]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为网络化分布IT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先进理念,为科学研究、社会管理、工程设计、商业策划、决策支持等带来全新的计算模型和IT服务模式。云计算是对网格计算、效用技术、集群技术、分布式系统等技术进行了升级和集成,是虚拟化技术、网络服务技术、容错技术以及SOA技术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3],其核心思想是构建一个由大量网络连接的资源能力池,通过第三方提供资源的网络运营方对可用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由云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挖掘和匹配合适的资源,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云计算在服务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基于云计算而构成的新的网络服务平台(如微软的Azrue、Amazon的EC2等),为信息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机制[4]。此外,物联网技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智能技术和网络互连技术,将实现对物理世界各种物体的标志、感知、监测、跟踪、控制和管理,在人与物、人与环境以及物与物之间实现高效、智能、和谐的信息交互,最终通过智能决策技术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5]。目前,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根据摩尔定律,它们必将引领下一代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新趋势。

近年来,“云制造”[6~7]、“云应急”[8]等一系列行业性服务化创新模式的提出,为创新社会保障模式开拓新的视野。由此,本文借鉴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核心理念、服务模式和相关技术,提出了云保障——面向服务的社会保障新模式,以期探索社会保障信息化模式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云保障的基本内涵

(一)云保障的定义

云保障是一种以现代公共服务管理思想为基础,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云安全、智能决策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由大量网络连接的资源池,由第三方运营商根据用户需求对网络保障资源(保障云)进行统一管理和匹配,为用户提供面向服务的社会保障新模式。这种社会保障新模式具有模块化、集成化、远程化、智能化等特征以及高扩展性、高可靠性、即时服务、高质低耗等独特优势。

云保障技术旨在优化升级“金保工程”的基础上,将云计算、云安全、资源虚拟化、智能决策支持、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以及社会保障五险管理与征收、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社保宏观决策等核心业务整合与优化,保证网络社会保障资源和物理社会保障资源的统一化、集中管理的智能化,实现网络互连互通、信息共享共用,在一个社会保障周期内,尽量满足用户的随需随地获得服务的需求,以及为用户提供安全廉价的高性价比的社会保障服务活动。

(二)云保障的功能分析

云保障技术为社会保障服务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用户可以享受更为敏捷、便利的服务。云保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实现泛在社会保障服务。用户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只要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在线编辑个人社保信息、查询就业信息、办理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业务等。用户利用手机、个人电脑等一般配置的终端设备,就可随时随地享用泛在社会保障服务。

2.实现社保资源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云保障的管理思想主要是“分散资源集中使用”,将分布式的资源服务进行汇聚和优化配置,采用的是“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即多个资源为一个用户服务。此外,云保障还体现了“集中资源分散服务”的思想,采用“多对多”的服务模式,即多个资源为多个用户服务。

3.实现不同社保数据的共享共用。云保障将分布式异构数据库进行集成,构建统一标准的数据仓库,通过服务器集群为不同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共享提供软硬件基础,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地税部门、五险征收系统、社保部门五险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系统、社保经办机构业务系统、医院和药店的医疗保险系统、银行基金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数据统一、接口互通、共享共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4.为社保管理智能化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云保障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的整合,通过对用户需求、社会保障相关部门资源、信息技术的汇聚管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和OLAP技术等,可以形成基于智能化决策的云保障协同网络,为从事社保管理者提供监督管理,风险分析、投资预测等决策服务。

二、云保障系统及模式框架

(一)云保障系统

云保障服务平台是一个面向服务的社会保障系统,如图1所示,云保障系统由云保障服务营运商(云保障服务平台)、云保障请求端(不同用户)和云保障提供端(社保相关部门)组成。云保障请求端可通过云保障服务平台随时、随地、随需提出请求;云保障提供端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响应和提供服务资源;云保障服务平台运用云端化技术、普适化门户技术、云服务综合管理技术等,对用户需求和可供资源(响应云)进行响应、匹配和管理等。

图1 云保障系统示意图

(二)云保障系统的模式框架

根据云保障的定义和功能进行分析和演绎,从技术层面提出云保障系统的模式框架,如图2所示,包括了云保障物理资源层、云保障虚拟资源层、云保障核心服务层、应用接口层、云保障应用层等五层。

图2 云保障模式框架

1.云保障物理资源层

该层主要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计算,通过嵌入语义网、物联网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社会保障网络设施、各类物理资源和信息进行封装和调用,实现网络上的互联互通,并提供接口支持。因此该层是云保障的物理底层支持技术。

2.云保障虚拟资源层

在物理资源层采集的信息通过虚拟资源层汇集成虚拟保障资源,采用虚拟化技术、容错技术和云保障服务定义工具,将汇集的虚拟保障资源封装成云服务,供给云层中云保障服务中心调用。因此该层要具备云端接入技术、云端服务定义、虚拟化、云端服务发布管理等功能。

3.云保障核心服务层

该层调用虚拟资源层提供的云服务信息,为综合管理提供核心服务和功能,主要包括向提供端提供接口管理、标准化管理和测试管理等服务;向请求端提供云任务管理、高性能查询和在线处理等服务;向运营商提供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资源分类管理、云服务管理等。因此该层面向云保障的提供端、请求端和服务运营商。

4.云保障应用接口层

该层面向云保障系统中不同用户,包括社保系统宏观决策者和业务管理者、运营商日常管理者、社保用户等,提供服务调用接口,包括用户身份注册、认证、授权等通用管理接口。

5.云保障应用层

该层保证了根据用户访问权限,为用户提供包括移动终端、专用终端和PC终端等在内的各类用户界面,使得用户通过这些普适性的门户网站可以享受到云保障系统提供的各类云服务。因此该层是面向云保障系统中相关部门和用户。

(三)云保障涉及的关键技术

1.体系架构、标准和规范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架构)是将系统资源封装为服务,通过业务流程来调用组合服务的架构,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因此能匹配云保障模式的应用[9]。采用SOA可以实现云保障系统的架构。SOA有一系列相互匹配的服务封装、接口标准化工具和通讯规范,如WSDL(网络服务描述语言)、SOAP(简单的对象访问协议)、SCA(服务组件模型)和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等等。

2.云端化技术

云保障资源平台的嵌入式云终端封装、接入、访问、调用和管理是云端化技术的具象化,包括:(1)支持云保障平台的物联网技术和社保卡智能接入技术和互接技术等;(2)云终端资源服务定义封装、虚拟化、发布、智能匹配、分类管理、动态组合等技术及相应工具的开发;(3)云请求端访问和接入云保障平台技术和支持用户使用云保障的技术。

3.普适化门户技术

该技术主要研究普适技术、综合运用上下文感知、智能Agent、语义网等技术,构建蕴含式服务访问框架,实现服务访问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10],为云保障平台提供更加普适的互动模式。

4.云保障的综合管理技术

主要保障云服务运营商对云端服务进行接入、调度、组织、聚合以及发布等综合管理技术,包括:(1)云服务接入、认证、组建、聚合、搜索、匹配、存储等技术;(2)云资源的智能协同调度与优化配置,以及云保障过程的服务化等技术;(3)可靠可信的云保障安全技术;(4)云保障平台的云提供端、云请求端和运营商的身份授权管理、信用管理机制、业务流程管理与实现技术等。

5.云保障的决策支持技术

主要研究在云保障模式下运用数据挖掘和联机事务处理(OLAP)等技术,进而为云保障相关部门提供宏观决策支持和对社会保险费缴纳、社会保险支付、风险因素等进行分析预测。包括:(1)对云保障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转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2)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规则法,在社保的海量数据中自动分析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供决策支持;(3)运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构建“地区维”、“征收期维”、“险种维”等多维立体结构,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交互地存取,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联机分析处理。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根据云计算、物联网、云安全等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云保障——面向服务的社会保障新模式,分析了云保障的定义和功能,描绘了云保障系统、体系框架和关键技术,对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向做出了预测。云保障概念和模式框架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新的思路,实现网络化、敏捷化、智能化以及灵活、高效、随需随地社会保障服务新模式。

然而,云保障模式仍在理论初探阶段,尤其作为电子政务工程引入第三方营运服务方,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尚需相配套。但是,公共服务外包化已成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11~12],况且我国社保经办机构的运作模式也日渐成熟,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云安全等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深入研究,实现云保障模式将是指日可待的。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EB/OL].[2013-06-28].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 p?id=354669.

[2]王佳隽, 吕智慧, 吴杰, 等.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其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 31(20): 4405-4409.

[3]AMBRUST M, FOX A, GRIFFITH R.Above the cloud: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EB/OL].[2013-06-28].http://www.eecs.berkeley.edu/Pubs/TechRpts/2009/EECS-2009-28.html.

[4]钱文静, 邓中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J].图书与情报, 2009, 18(4): 48-60.

[5]周开乐, 丁帅, 胡小建.面向海量数据应用的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1):8-12.

[6]张霖, 罗永亮, 范文慧, 等.云制造及相关先进制造模式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 17(3): 458-465.

[7]张倩, 齐德昱.面向服务的云制造协同设计平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39(12): 76-81.

[8]李从东, 谢天, 刘艺.云应急——智慧型应急管理新模式[J].中国应急管理, 2011(5): 7-32.

[9]王紫瑶, 南俊杰, 段紫辉, 等.SOA核心技术及应用[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65.

[10]CHEN S L, TSENG M M.Defining specifications for custom products: a multi-attribute negotiation approach[J].CIRP Annals, 2005, 54(1): 159-162.

[11]杨欣.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的省思与公法适用——以美国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10(6): 19-23.

[12]杨燕妥.中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变迁新解[J].行政管理改革, 2011(6): 68-70.

猜你喜欢
保障系统社会保障资源
社会保障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会保障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