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秀芹,韩琤琤,路 瑜,赵 洁,王凌云,马鹏涛,吴 静,宋学凤,赵 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的疾病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高血压患病率已由7.5%攀升至18.1%[1-2]。糖尿病患病率上升速度快,已达到了9.7%[3-4],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许多研究表明,行为危险因素的上升是导致这些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行为风险,50%以上的慢性病负担可以避免[5-8]。因此了解签约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效地提高对患者的行为干预水平,应该成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关注的重点。为此,本研究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初期,调查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进行健康行为干预、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1.1 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按患者档案号随机抽取2012年9—12月在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签约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2)意识清楚,思维正常,能看懂或回答问题;(3)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排除患者病情危重或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者;(2)排除有精神疾病者;(3)排除信息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经文献检索,国内外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调查表,因此,根据健康行为知信行理论模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专家对相关性测评和预实验调查后定稿,经2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和3名护理专家评定内容效度为0.875,Cronbach′s α系数为0.930。包括3部分:(1)一般资料: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体质指数、患病种类、病程7项。(2)健康行为:内容分为饮食、运动、嗜好、心理调节、遵医行为5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分别计4、3、2、1、0分,≥3分为该项达标,其中吸烟项为反向计分题,满分92分。在每个维度内部计算诸条目的平均分作为该维度的得分。每个维度均单独计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健康行为越好。得分达到该部分满分的70%为分项达标。得分达到总体满分的70%为个体达标。(3)知识与态度:慢性病相关知识9个条目和疾病防治态度6个条目,结果各分为3个等级,慢性病知识了解:“不知道”计0分,“部分知道”(1~3条)计1分,“大部分知道”(3条以上)计2分,2分为该项达标,满分18分。慢性病防治态度:“不重要”计0分,“比较重要”计1分,“很重要”计2分,≥1分为该项达标,满分12分。
1.2.2 调查方法 问卷信息全部由研究者现场采集,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研究者逐一面对面询问签约慢性病患者后认真填写。本研究共发放4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0%,有效率为100.00%。
2.1 一般资料 420例签约慢性病患者中男147例,女273例;年龄31~89岁,平均(67.4±5.5)岁,<60岁101例,60~75岁234例,>75岁85例;病程2个月~39年,平均(9.8±1.6)年,<3年143例,3~10年189例,>10年88例;文化程度:小学58例,初中146例,高中/中专144例,大专及以上72例;汉族410例,少数民族10例;体质指数<24 kg/m2154例,24~28 kg/m2184例,>28 kg/m282例;患病数量:1种89例,2种137例,3种及以上194例。
2.2 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现状 健康行为总分为(60.07±8.51)分,总体达标率为55.48%(233/420)。各维度中饮食(31.35±5.42)分,达标率为73.10%(307/420);运动(9.25±3.46)分,达标率为50.48%(212/420);嗜好(7.24±1.61)分,达标率为82.62%(347/420);心理调节(8.37±1.83)分,达标率为75.71%(318/420);遵医行为(3.87±1.80)分,达标率为30.95%(130/420)(见表1)。慢性病相关知识(8.44±2.95)分,达标率为46.90%(197/420);患者对疾病的态度(7.96±1.77)分,达标率为66.43%(279/420)。
2.3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行为与知识呈正相关(r=0.118,P=0.015);健康行为与态度无直线相关性(r=-0.042,P=0.391)。分别将健康行为各维度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体质指数、患病种类、病程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运动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0.123,P=0.012),嗜好与病程呈正相关(r=0.109,P=0.026),心理与病程呈负相关(r=-0.124,P=0.011),遵医行为与病程及病种均呈正相关(r=0.126,0.160;P=0.010,0.001)。
表1 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现状Table 1 Health behavior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
2.4 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健康行为各维度为因变量,以知识、态度、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体质指数、患病种类、病程等为自变量,纳入标准α=0.05,排除标准α=0.1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以饮食为因变量的模型中未发现影响因素;在以运动为因变量的模型中,体质指数是其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方程总变异的1.5%;在以嗜好为因变量的模型中,性别与知识是其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方程总变异的9.0%;在以心理为因变量的模型中,知识与病程是其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方程总变异的5.5%;在以遵医行为为因变量的模型中,知识与病种是其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方程总变异的16.7%(见表2)。
表2 健康行为各维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Table2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 for health behaviors
因变量自变量bβt值P值R2F值运动常量10 311-22 7880 000-- 体质指数-0 583-0 123-2 5360 0120 0156 430嗜好常量5 667-16 6590 000-- 性别0 626 0 1863 8970 0000 03816 533知识0 063 0 1172 4380 0150 05211 335心理常量8 353-24 7230 000-- 知识0 098 0 1583 2300 0010 0166 971病程-0 362-0 155-3 1600 0020 0398 554遵医行为常量 1 948-6 1660 000-- 知识0 158 0 2595 5090 0000 07534 031病种0 317 0 1292 7420 0060 09221 039
注:-为无此项
3.1 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分析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维持健康或促进健康达到自我实现或满足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活动[9-10],包括改变健康危险行为、采取积极健康行为以及遵医行为。本调查发现,签约慢性病患者的总体健康行为呈中等水平,从各维度具体条目情况来看,患者在每日进食早餐、家里做饭使用限盐勺或刻度油壶、戒烟限酒方面达标率较高。吸烟率与中国城市男性吸烟率为 49.20%[11]相比显著降低。相比之下,能做到饮食中油盐控制达标、运动过程中感觉不舒服时能自测心率者、自我监测血糖者比例较低,较从继妍等[12]调查显示血糖监测率34.31%低。说明患者虽具有一定的疾病相关知识但自我管理技能较差,这与黄菲菲等[13]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初期,团队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时,强调普及慢性病相关知识,而忽略了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能的指导。饮食中能否精确控制油盐、运动过程中感觉不舒服时能自测心率、使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更偏向于自我管理,除了取决于患者主观上自我管理的知识、态度、信念,更重要的前提是要正确掌握这些技能。这提示团队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时,要注重对患者自我管理技能的指导,传授患者控油控盐的一些小技巧,教给患者自测心率及监测血糖的方法,将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及保持健康行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本调查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他们退休回归到家庭,减少了很多社交活动,也避免了烟酒的诱惑环境,这使他们的健康行为能得以维持,提示在烟酒的干预中要充分注意环境因素对行为改变的重要性,建立支持性的环境尤为重要。
3.2 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知识 本调查发现知识与患者的嗜好、心理调节、遵医行为均相关。患者慢性病知识掌握越好,越能主动控制不良嗜好、自我调节情绪、遵医嘱服药及监测,患者的健康行为越好。许多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从而促使患者的行为发生变化[14-16]。疾病的自我调节模型也认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是决定患者行为的关键因素[17-18]。患者掌握了较多疾病相关知识后会重新认识和评价自身健康状况,因此团队医生、护士应对患者进行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并维持健康行为。
3.2.2 性别 性别对患者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女性患者的饮食、运动、嗜好、遵医行为均好于男性,而心理调节较男性差,考虑原因与不同性别生理、心理和社会差异有关。女性较男性更注重外在形象,故在控制饮食、运动等方面优于男性,且在女性患者中吸烟饮酒率本身低于男性,使女性的健康行为的改变及保持优于男性,国内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点[19-23]。
3.2.3 病程 本调查发现,病程与心理呈负相关,病程是心理的保护因素,患病初期,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知识,对疾病症状和病情进展不明确,会制约患者采纳一些健康行为。疾病不确定感带来的负向情绪能够干扰患者寻求与疾病相关信息的能力[24-25],使患者不愿或没有精力去改变行为,而随着病程的延长,对疾病的认知加强以及适应使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加强,患者会主动地收集更多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在其他维度的分析中,病程与嗜好和遵医行为呈正相关,这与患者对疾病严重性认识加强,感知疾病威胁有关。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进入高龄,感知疾病威胁程度升高,患者会积极改变不良嗜好并保持健康行为,这与孙胜男等[26]研究结果一致,也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信念模式相一致。
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初期,签约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与患者的知识、性别、病程有关,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在制订患者的行为干预措施时,要针对患者不同的性别及病程阶段,制订规范化个体化的干预计划,在传授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以更好地改善并维持其健康行为,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质量。
1 He J,Gu D,Chen J,et al.Premature deaths attributable to blood pressure in Chin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Lancet,2009,374(9703):1765-1772.
2 王会奇,李东升,何松明,等.社区高血压流行病调查和综合预防干预效果分析 [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4):26.
3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12):1090-1101.
4 黄俐,刘素玉,何静.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2000.
5 邓秀兰,李小明,庞玲玲.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82-883.
6 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1):1-3.
7 廖小兵,何能清,陈旭日,等.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路径选择的探索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9.
8 陈蕾,李曼,李文霞,等.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调查及分层护理模式构想[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012.
9 Caelli K,Downie J,Caelli T.Towards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3,43(2):170-180.
10 姜天娇,宋志杰,张莹,等.大连市中老年居民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3730.
11 Kaleta D,Usidame B,Biliński P,et al.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GATS) in Poland 2009—2010——study strengths,limitations and lessons learned[J].Annals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13,19(4):717-722.
12 从继妍,邢秋玲,赵岳.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04-706.
13 黄菲菲,赵秋利,郭美宜,等.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01-704.
14 付萍,胡长梅,张小冬,等.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53-855.
15 陈燕,刘盼盼,薛泽刚.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3):64-65.
16 庄睿,蔡珊珊,喻松霞.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1046.
17 Keogh KM,White P,Smith SM,et al.Changing illness perceptions in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family based intervention protocol and pilot study[J].BMC Fam Pract,2007,36(8):1256 -1259.
18 范涛,曹乾,蒋露露,等.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3.
19 刘艺敏,朱炎,陈国民,等.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4):289-291.
20 黄远霞,姚骁,孙必高,等.武汉市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J].医学与社会,2001,14(3):3.
21 王志香,王凌峰,刘险峰,等.包头市社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53-254.
22 王席伟,曹永军.社区中老年人健康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17):1524-1525.
23 占玉芬,陈伟高,阮世颖,等.乡镇社区居民慢性病现况及其与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3453.
24 孔令娜,周颖清.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生命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48-4549.
25 刘敬.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417-1418.
26 孙胜男,赵维纲,董颖,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