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隐性知识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及对应策略

2014-02-07 05:34李如江周生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隐性医学生问卷

李如江,周生伟

(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知识是人类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人脑的反映而产生的[1]。对于不能讲述的事物,人类可通过内心去体会、感知,这部分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通过内心领会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2]。一般认为,隐性知识约占知识总量的90%,它体现了人类思维固有的创造性,对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

一、研究背景

当前,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和检验标准[4];我国的现代医学教育类似于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流水线式地培养学生,这对降低培养成本无疑是必要的,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是“半成品”,在其从事临床、护理、检验、麻醉等工作时,其知识结构中最主要的缺陷是隐性知识的严重不足[5]。综上所述,如何传递隐性知识、提升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大学期间人才教育培养的当务之急。

二、隐性知识向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化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研究

依据文献归纳变量,构思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理论模型的结构和其中各变量指标。最后研究影响因素和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

(一)模型变量。

1.隐性知识转化变量。含知识资源因素、组织制度因素、文化环境因素。

2.创新能力评价变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变量参照王家祺、曹颖颐文献[6]。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采用SPSS 13.5、AMOS 4.01统计软件进行问卷分析:以Cronbach’s α系数分析问卷理论构思的信度;以因子分析等方法验证问卷理论构思的效度;以拟合指数验证结构方程模型(SEM)。

2.数据分析。(1)问卷的信度分析。各变量的α值均不小于0.70,样本信度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2)问卷的效度分析。各指标通过Bartlett球体检验(P<0.0001),KMO值为0.662,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1)。

表1 变量的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3.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和检验。采用AMOS软件构建隐性知识转化变量与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如下:假设1(H1):知识资源因素对医学生创新能力有直接的显著正效用。假设2(H2):组织制度因素对医学生创新能力有直接的显著正效用。假设3(H3):文化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创新能力有直接的显著正效用。模型检验表明,其拟合度较为理想(见表2)。

表2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

模型各变量负荷系数以及相应的路径系数临界值如下(见表3)。若临界值大于1.96的参考值,表明各负荷系数在P=0.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

路径的估计与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模型中3条路径的P值均小于0.01的参考值,表明其路径系数已达到了显著水平。

(三)讨论。

经研究发现:知识资源因素、组织制度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均能产生显著性正向作用,其中以组织制度因素影响最大。鉴于组织制度因素两指标中仅有组织结构机制是显效的,所以推测组织结构机制在隐性知识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知识资源因素三指标中仅有个体知识基础是有效的,同时学习机制在文化环境因素两指标中对隐性知识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亦是有效的。为此,利用隐性知识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将在在组织结构机制、个体知识基础、学习机制三个方面依次展开。

表3 度量模型各变量的估计和检验值

表4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的估计及检验值

1.建立高校适合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的组织结构。当前,在我国高校内,医学生进行学习、体育等各项活动时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而且整个大学期间班内、组内成员大都是固定的。显然,这种建制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转化。跨班、跨级、跨专业组织活动,同一专业、同一年级、不同班、不同学习小组内实行学生成员定期流动,可增强开放、多向的互动交流,避免隐性知识的不传递和单项传递,以加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节奏,可最大限度提高知识富集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我国医学高校内,授课课程往往固定于某一学科,组建的大学生研究团队也大多隶属于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缺乏跨专业、跨学科交流的平台[7]。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在当今情况下,要经常性组织跨专业、跨学科的互动交流、集体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另外,为从组织结构的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着力构建新型教学、研究团队,团队的构建应注重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组建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创的知识或技能优势互补的群体。

2.夯实个体知识基础。开学校教育之先河的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发出“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的感叹。大千世界浩瀚无边,皓首终生,也只是窥豹一斑,取一瓢饮。现今,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使知识的传播速度超越了以前的任何一个年代,知识的更新周期已经被大大缩短了,当今世界已是真正意义的知识爆炸的世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与时俱进,利用各种途径,勤勉学习,提高自己的前期经验和先验性知识,夯实隐性知识传递及显性化的基础,强化自己在解决问题时使用新信息的能力,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3.加强切合需求的实践训练和情景再现。Dewey曾提出过“从做中学”的思想,这种方式能让学生除学会显性知识外,还可掌握“做”中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或实践智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成长。与上述相似,基于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案例中不仅包括了相关的公式、原理等显性知识,更包括了事件、情景及人物意念、行为等,内含“如何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等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在学生遇到了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时便可以自然地重现出来。

所以,医学教学改革的另一重心是注重实践训练、强化实验教学,另外在理论教学时,要着力选择和开发经典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隐性知识,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Vierkant T.Self-knowledge and knowing other minds:the implicit/explicit distinction as a tool in understanding theory of mind[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30):635-652.

[2]Schmidt K.The trouble with ‘tacit knowledge’[J].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2012(21):163-225.

[3]Nonaka I.Tacit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conversion: controversy and advancement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theor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3):635-652.

[4]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2008(1):103-105.

[5]刘国豪.基于隐性知识培育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42-45.

[6]王家褀,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7(8):133-137.

[7]陈金良.矩阵型研究团队及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人才,2012(8):12-13.

猜你喜欢
隐性医学生问卷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问卷网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问卷大调查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