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
优秀教师都具有两种非常关键的智慧,即解读教材的智慧和解读学生的智慧。毫无疑问,解读学生的智慧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一名自认为还是很有爱心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孩子我读到了吗?读懂了吗?不禁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则故事:
故事一:一元钱
在儿子两岁半时带他到公园玩,儿子说:“妈妈,我想吃虾条。”为了从小锻炼他的胆量和勇气,我便说:“你去问问多少钱一袋?”一会儿他高兴地跑回来了:“妈妈,一元钱一袋。”我故意逗他说:“哎呀,有点贵,你去给他还还价,问能不能便宜点?”没想到儿子想了想,一脸苦恼地说:“一元钱,还怎么还价?再便宜就成零元了,那就不用给钱了。”我和孩子的爸爸都会心地笑了。
故事二:猜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讲到《小数的近似数》时,最后出了一道提升题,题目是这样的:猜猜赵老师的身高是多少?提供了三条信息:1.老师身高大约是1.7米;2.实际身高是一个两位小数;3.1.7是五入后得到的。我还没有出示这三个条件,只说了一句:“猜猜赵老师的身高是多少?”教室里马上有一个声音:“2.58米!”我心想:有点数感吗?我有那么高吗?然后自己无语几秒钟,此时脸上的表情肯定是一脸的无奈,没有做任何评价就让这个孩子坐下了,还好,没有说出伤害孩子的话。紧接着有孩子马上质疑:“哇,什么呀?姚明还没这么高呢!”
上面的两则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听到儿子不着边的回答,就觉得很好笑,而听到学生不着调的回答,就显示出不耐烦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很后悔,为什么当时不能微笑着、幽默地说:“老师要是长那么高就好了,我就去打篮球,保准十投十准!”我觉得当时还是没有读懂学生。儿子是两岁半的认知起点,而学生也才四年级,他有的也只是他这个年龄段的认知起点,四年级的孩子能有多强的数感,最起码他没有猜十米八米,说明还具备一定的数感,我觉得现在理解了。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孩子们经常出错的地方如下: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碰到过上面同样的错误,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马虎、粗心这么简单。分析其错误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1.对算理理解模糊。学生出错可能是对算理理解不够,不管是整数还是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必须让数位照齐。整数计算,数位照齐时末位就对齐了,而小数计算,要想数位照齐,小数点必须照齐,而有的孩子,在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就错误地迁移为也让末位的数对齐了。如第1题和第2题中,学生错误地认为0.6+0.94等于1,13.27-0.7=13.2。
2.思维盲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孩子只看到问题的相似性,把握不住它们之间的差异,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如第4题,有的孩子就是因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可以简便计算,35加65能凑成整百,2.91加2.01也应得到一个整数,所以不少孩子就算成了5。
3.概念不清晰。有的孩子是属于对概念理解不清晰。比如第3题,他利用减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减法的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而此题是先减一个数又加上一个数,从基本形式上就不符合减法的性质。他在计算时纯粹为了简便而简便,只看到了数的特点,而没有观察到运算符号的特点。
只有读懂孩子的错误,才能根据其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并实施一系列医治这些错误原因的方法和手段,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完三角形面积时,有一道习题:一个三角形的底长6米,如果底边延长2米,那么面积就增加3平方米。原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如图)
生:解:设三角形的高是x米。
2x÷2=3 x=3
6×3÷2=9(平方米)
答:原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米。
听着这个孩子条理清晰的讲解,其他孩子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这时霖霖站起来说:“我列的方程和他的不一样,我的方程是(6+2)x÷2-6x÷2=3,x=3。”没等霖霖把话说完,其他孩子就怨声载道的:“哎呀,这太麻烦了!”霖霖只好一脸沮丧地坐下了。霖霖是个内向、不爱发言的孩子,这时我连忙插话:“今天,霖霖能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佩服他的勇气。能想出来这种方法,说明真正动脑筋了,而且这么复杂的方程能算对就是了不起的!”此时,教室里为霖霖响起了掌声。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6÷2=3,3×3=9(平方米)。因为6是2的3倍,说明原三角形的底是阴影三角形底的3倍,它们又是等高的,那么原三角形的面积也是阴影三角形面积的3倍。(教室里又一次自发地响起了掌声)……
每时每刻我都和孩子们进行着心灵的沟通,我们用心灵读懂心灵:当孩子讲错的时候,轻轻的一个微笑,他知道没有关系;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他明白有人关注。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无法替代的个体,我们应该正视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选择,欣赏激励每一个孩子。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则更是千百倍的重要。”在我们的教学中,要读懂孩子的认知起点、读懂孩子的差异、读懂孩子的错误、读懂孩子的思维……我们应该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研究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多地理解孩子,这样才能让一个个爱思考、爱争论的孩子涌现出来,让课堂真正成为智慧生成的地方,我们的课堂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