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国帏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300
在近几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职业技术教育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都显得十分迫切,这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环境中面对的问题都比较新。一方面,虽然教育问题本来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已开展了千百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其中也含有职业技术教育可借鉴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大规模发展却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当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中涌现出了很多让职业教育规划者、研究者、教师和学生感到并不完全适应的实际情况,其中就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及其应用问题。
对于职业教育,有学者认为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本质和方向层面不存在自己特有的规律,本质上都是为人的发展,即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社会人应该是具有完整人格即全面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可以或者应该有另外的方向性引导。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界对职业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基本明确,但是随后的具体描述却又有某种模糊性,由此使得其基本范畴及其内容体系在相关论著中也显示出明显的随意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功能的描述,比较笼统的表述为:“生活世界的事实显示,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规定,要集中通过职业来实现。”
这种对职业的理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从以上规定性说明看,虽然从逻辑上对职业技术教育有一定的表述和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职业技术教育中,从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却都感觉似乎仍然缺少一种“理论”帮助。从专业的角度讲,我们会质疑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主要从职业要求来分析和建设课程,是不是把教育工作简单化、工具化了;从教师的角度讲,这种分析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成为作为劳动力的生产工具的生产者而已;从学生的角度讲,面向职业的就业导向固然有现实意义,却也可能在人生理想实现方面是经常感到令人沮丧。
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分析这个原因之前,先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我国教育指导方针的版本沿革。我国的教育方针几经变化。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比较简明全面。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应该是首次有“教育方针”一词的表述。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党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方针”。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我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以后的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以上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意义虽然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这些方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方针既是大的方针,但是同时也可以是在课堂上直接宣传应用的方针,对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时刻,都可能给予一种总体同时又是具体的方向性的指导。这个能在课堂上直接应用的方向性的特性,也必然能够体现在现今的各种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但是事实上,在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各种理论中,应用教育大方针作为指导的并不多,从理论上借用这种大逻辑的力度是欠缺的。
从教学实践角度讲,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职教研究者、教师和学生的困惑所在。这个困惑的实质是对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即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研的各主体在全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方向的迷失。具体表现在教师知道在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学生也知道自己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可是教师与学生都不会认知教与学的终极目的和深刻意义,在课堂上教与学两方面都回避了教育的大目的。这种欠缺从哲学思维的角度看,是源于对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的对立把握住了,但是却没有把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的统一把握好。那么怎样实现对这一矛盾统一的把握?
主体间性的含义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孤立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一般来说,西方近代哲学的总体倾向是在肯定意识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的同时,触发了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转变,最后主体性哲学把主体看做是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这种倾向性极大地影响了西方作为公民社会的一般个人个性的形成,在教育领域对教育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如此。但是,胡塞尔在晚年为了避免这种哲学认识上的个体性孤立,为了避免唯我论,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主体性是指个体性,主体间性是指群体性,主体间性应当取代主体性。自我的存在方式是社会性的,即社会性存在的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否定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观念,也反对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主体间性又译为交互主体性,它反映了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间的共在。后来海德格尔指出:“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海德格尔认为有两种共在,一种是处于沉沦状态的异化的共在,这种存在状态是个体被群体吞没;另一种是超越性的本真的共在,个体与其他个体间存在着自由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的,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当的存在方式。
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我们发现,西方哲学的现象学支派,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与我们东方思维相近的某种倾向,同时因为西方哲学较为严谨的逻辑倾向,也使得我们的东方的思维模式在主体间性理论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逻辑表达。
我们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理论可以看出,西方哲学传统从强调主体客体和单一的“我”,到综合的主体客体的统一和称谓上的“我们”的转变。以这种理论观察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自1949年以来的教育方针中,竟然都包含有主体间性理论所倡导的意义。以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例,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种表述中,我们发现并没有分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将教育作为一个总体描述了教育的任务。这个表述中隐性地表达了这样的概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相同的目的。通过这种相同的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相对的主体和客体重新得到了统一,共同在社会中承担责任并且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一个共同的目的实现了相互间的超越,成为一个新的主体。这个主体所面对的,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也是职业技术院校师生所面对的,面向企业的职业要求;同时为了满足这个职业需求的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这个职业要求问题所做的更为全面的、超越的和具体的回应。由这种面向性,教师、学生、教学研究者和组织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总体,重新成为一个更大的主体,成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看到,我国的教育方针曾经自然地、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与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相似的原则。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启发下,我们发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并且应该回归到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之下,在宏观层面和具体教学的微观层面,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都可以重新找回新的视野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上可以针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更为明确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和定义;在这种意义之下发现职业的意义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意义;从微观层面上超越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两大模式,在教育方针共同目的的指导下,教与学这对矛盾才能够在对立的概念下走出而实现超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重新成为“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虽有老兵和新兵之分,却是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统一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度增加,也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层面平等感和共同使命感,又为教学实践提出广阔的开放的空间。
应用主体间性理论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可以实现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对立的超越,这种超越是通过共同的目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国家教育方针意义来实现的;作为教育方针方向指导者的国家、教学研究者、教师与学生成为一个共生的主体。这个共生共在的主体,才是教育本身的意义。应用主体间性理论也可能实现教育理念的历史统一,这种统一是通过我们对近代教育教学方法的考察、应用主体间性理论而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对立”概念的二分法理论而能够发现的。应用主体间性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乐传永,王清强.2012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J].职教论坛,2013(6):23-29.
[2] 翟博.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EB/OL].http://www.jyb.cn/Theory/jyls/200909/t20090922_312227.html.
[3] 陈博,瀚和欣.基于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2013(2):106-107.
[4] 王川.论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问性”关系[J].职教论坛,2013(6):4-7.
[5] 刘佳琦.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教学实践观[J].教育与职业,2013(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