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维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的日益旺盛,高职院校的办学重心日益下移,通过共建产学研合作园区、 设立分校等方式进一步融入区域,“县校合作”成为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 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除了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外,其余5 所高职院校都实施了“县校合作”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因此,在新的“县校合作”发展模式视角下,探讨骨干教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技能水平、科技研发能力,来实现县校协同创新,服务于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并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1]”“2011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高职教育创设了未来发展方向,“县校合作”是可供高职院校实现“2011 计划”的战略选择。 “县校合作”模式作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促进校地(区域)协同和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的有益探索,呈现出以下特征:
“县校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对接,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谋求高职教育自身的内涵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2]。通过构建联合体办学机制,以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共建、共管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政府依靠资源和资金优势,通过政策的导向,吸引县域内的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吸纳高职院校参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践。县域内的行业企业明确自身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各种方式主动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行业职业专业有效对接,使人才素质能满足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需要。 高职院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利用人才优势和专业资源,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引领产业发展。 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宁海县域的模具产业优势,与宁海县人民政府、中国(宁海)模具城合作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 宁海县人民政府投入近5000万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并在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基地运行。 宁波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出资990 余万元与基地合作共建教学工厂,完善的模具生产、加工、检测设备系统,企业管理式的生产与教学模式,满足了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对教学设备、 实训场地、企业指导人员等多方面的需求。基地充分利用位于模具产业圈的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宁海模具城开展订单式高技能人才培养。 县、校、企三方参与,各显所长,各予所需,合作发展。
“县校合作”的核心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整合县、校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新合作方式、合作途径,构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企业进退场灵活机制,推动深层次合作。 政府、行业、高职院校三方从县域发展现状、资源优势、短板瓶颈等各个方面出发,共同制定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共建公共服务平台。 行业产业根据县域发展规划要求和自身的发展规划、发展需求,以设备入校、工程师兼职、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中。高职院校结合县域发展规划和自身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建设,以入驻企业、合作研发、校企共同育人、职业培训等方式,满足县域产业需求,提升县域产业发展,推进县校协同发展。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搭建深化政、行、企、校合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合作共建了宁波“园林城市”产学研联盟等7 个基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在推进行、企、校的科研合作,加强三方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实现“县校合作”合作和发展的基础是基于多个利益主体的共同获利[3]。只有真正建立完善的“县校合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县域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各利益主体的特点与优势,承担各自的相应职责,最终实现利益共赢。 对政府而言,通过“县校合作”发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人才集聚等功能,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居民素质提高、县域文化提升;对行业企业而言,“县校合作”能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助推本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实现转型升级并拥有一批能配合技术攻关和升级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员工,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高职院校而言,“县校合作”,能实现行业职业专业的有效对接, 在强应用性技术研发过程中,提高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技术攻关能力,强化办学特色,增强辐射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县校合作”发展实践中构建了“三方联动”(政府、企业、学校)、“三位合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政产学共谋共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的多方共赢。 宁波其他4 所实施“县校合作”战略的高职院校均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县域经济文化、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共提升。
“县校合作”模式密切了政府、行业产业和高职院校的联系,形成县校联动、产学结合的多元协同机制,使高职院校的办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活动更加开放、自主,打破了学校固有的精神藩篱,使得学校更贴近一线市场,融入社会,服务经济。这种新的发展环境,对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4]。所以,创新骨干教师发展的路径,提升骨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技术革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跟踪产业前沿能力等,成为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与县域发展全面对接的重要一环。
科学的县域发展顶层设计, 是保证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健康协调发展的前提。 顶层设计是县域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 县域发展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从全局视角出发,统筹思考和规划,做到方向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而在“县校合作”模式下,通过让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参与、协助县域发展规划,促使骨干教师转换视角,站在县域层面,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对制约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发挥自身专业与学术优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整体思路,确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这成为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县域发展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还可以让骨干教师根据专业分类,协助相关行业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推广。 骨干教师参与规划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重构与素养提升的过程,密切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 职业发展与县域发展的关联度,真正转变观念,用“心”去关注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自觉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服务县域经济,从而实现自身从教理念的更新,实现自身职业实践的转型升级。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 年承担了宁海县数控机械产业、电子电器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研究,并与中国(宁海)模具城合作共建了宁波国际模具产业开发中心、 宁波模具检测中心、宁海县模具信息中心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与台湾计算机辅助成型技术交流协会合作, 加入了CAE 模具高校产学联盟。 骨干教师参与产业规划研究和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不仅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县域相关产业的引领,也促进了骨干教师对专业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自觉自主的内省,从而推进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驱动力,促使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驱动转向主要由创新驱动。县校要实现深度合作,必需有合作载体作为支撑。要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积极搭建“县校合作”创新平台[5]。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信息产业局、中科院华建集团合作建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宁波模具产学研创新中心。合作创新平台以政府为主导, 以学校和行业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动力”。 合作创新平台可以以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指向,也可以是某一新技术的研发、新工艺的改进。高职院校根据“县校合作”创新平台的项目特点, 组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及特长的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研发人员组建研发创新中心或创新团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使骨干教师在接地气发展产业的研究中,跟踪产业发展前沿,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北仑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不少教授、博士挂职企业的总工程师、总经理,带领校企开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为企业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并实现了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破瓶颈、区域政府需求的结合统一。
同时,发挥“县校合作”创新平台的辐射功能,引导骨干教师把带领学校专业团队主动面向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产业需求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一种良好的科研习惯,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技术需求,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经营决策,直接应用于企业发展,使科学研究做到从企业中来,服务于企业;从企业中出,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源之一。
“县校合作”为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入驻企业,强化实践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提供了良好条件。但随着对高职人才培养狭义能力本位观的反思,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的共识,即学生不仅具有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还需要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敬业精神等“软能力”[6]。 既具有技术应用能力,还具有这些“软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正回应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那么,作为施教者,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在努力丰富自己的企业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更新,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厚积促进薄发。作为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增强学术碰撞,活跃思维,拓展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前沿、方向,提高学术涵养和创新能力。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构建了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教师素质提升平台,凸显专业化、国际化和实践性导向,近年来通过和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合作,为骨干教师开展高职教育理论培训和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分层分批派遣一线教师出国(境)培训和访学,组织开展国际论坛、国际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团队意识,而这些“软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骨干教师服务县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深化了县校合作的内涵,形成良性递增的良好发展态势。
“县校合作”作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有益探索,在推进高职教育与城乡、县域的合作融合的同时, 也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许多实践平台。骨干教师要充分运用实践平台,创新形式,达到教学相长。 可以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成功人士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企业的精神文化与管理文化引入校园,丰富职业内涵,凝练职业精神;可以以现场实训、 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体验职业生活,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可以开展学生全员参与的技能竞赛活动,选拔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竞赛促进技能提升,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教师带学生一起下企业,师生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所有的形式都只是手段,使形式转化为效果与目的的根本,在于骨干教师自身在学生的实践指导中不断提高素养,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到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提高。
“县校合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对接,所以,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在致力于推动县域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 必须始终坚持把育人置于首要地位,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骨干教师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综观实施“县校合作”发展战略的高职院校,尽管合作的方式、办学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根本落脚点都在于借助地方、行业企业、学院合作的载体,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学院的人才培养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零距离”。
所以,在“县校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要根据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对课程设置、内容布局、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毕业生与人才需求的对接。充分利用“县校合作”的优势,经常邀请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才等定期到学校研究探讨行业最新发展信息与趋势,聘请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吸收他们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 课程建设的有益建议,在研究互动、创新互动、教学互动中,推动课程改革,促进专业发展,最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2 -04/20/content_2118168.htm.
[2]张宝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基于县校协同创新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3(6):92-95.
[3]史秋衡,张湘韵,矫怡程.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2(7):43-50.
[4]熊惠平,蔡泽伟.“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下移”发展简论[J].教育与经济,2012(4):43-45.
[5]李振祥.县校合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新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46-49.
[6]徐晔.高职院校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和反思[J].教育界,2013(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