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

2014-02-06 02:22李庆功吴素芳
关键词:儿童心理研究者幸福感

李庆功, 吴素芳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通过检索《心理学报》等CSSCI收录的7种心理学专业期刊,以及其他CSSCI综合社科期刊,笔者共收集到285篇与儿童心理有关的学术论文。这一数量与前几年大体相当。其中专业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29篇,约占80.4%;其他CSSCI综合社科期刊上发表论文56篇,约占19.6%。纵观2013年度国内儿童心理学研究,与前几年相比,总体上体现出“既有继承,又有开拓”的特点。下文笔者将分“薪火相传”和“推陈出新”两个部分对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进行评述。此外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到33篇国内研究者在SCI和SSCI外文期刊上发表的儿童心理学论文,笔者也将在第三部分“墙里开花墙外香”对这些论文加以评述。

一、薪火相传

与近几年相似,2013年国内儿童心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儿童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创造性思维、语言学习、心理理论、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因素、同伴关系、不良网络行为、攻击与欺负、抑郁与焦虑等依然是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留守与流动儿童、灾区儿童以及自闭症和ADHD患儿也是研究者集中关注的对象。限于篇幅的限制,下文仅对家庭环境因素、留守和流动儿童两个研究领域进行评述。

(一)家庭环境因素:父亲作用的凸显

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都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研究内容,在2013年也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在笔者检索到的CSSCI论文中有44篇涉及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是与以往研究重视母亲的作用相比,研究者开始突出父亲在儿童发展上的独特作用。伍新春等在《社会变迁中父亲职能的凸显: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一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变迁,父亲角色经历了从严格的一家之主(道德导师)、冷漠的经济提供者、性别角色的典范到与妻子共同照顾孩子的父亲形象的变化过程(载《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父母在共同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亲是孩子的生活照料者,而父亲是孩子的玩伴。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主要建立在母亲对儿童生活需要的高度敏感的基础上,而与父亲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活跃的游戏中。父亲与孩子的共同游戏激发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与信心以及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而且父亲与孩子共同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抚养行为所替代。研究者对父亲的独特作用也展开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如在控制了母亲积极教养方式的影响之后,父亲参与教养的时间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父亲参与教养的时间越多,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越强(刘丽莎等《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第1期)。同时父亲积极鼓励的教养方式能缓冲母亲抑郁对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即父亲的积极鼓励能保护孩子不受母亲抑郁的影响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刘丽莎等《母亲抑郁和惩罚对儿童早期问题行为的影响及父亲的保护作用》,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第5期)。与学术研究相映成趣的是2013年一档父亲与孩子的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观众从节目中除了能看到父亲在照料孩子时的窘态百出(照料者通常是母亲的角色),更多地看到父亲如何扮演合格的“玩伴”,带领孩子们探索世界,培养其独立精神和面对挑战时的信心和勇气。

(二)流动和留守儿童:保护因素的寻找

2013年,留守和流动儿童依然是研究关注的对象。在所检索到的CSSCI论文中有18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农村留守或城市流动儿童。这些研究一方面同以往研究一样重点考察了留守和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如孤独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如问题行为、友谊质量、学校适应)。同时在研究问题的选择上也有不少新意,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开始努力去寻找一些保护因素,它们能减轻留守或流动等不利环境对于儿童所造成的危害。如朱丹等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的人格特征对于其同伴关系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父母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以及儿童外倾和宜人的人格特征能降低流动儿童处于不良同伴关系中的概率(朱丹《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4期)。而赵景欣等则关注亲子亲和因素的保护作用。以往研究发现同伴拒绝能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增加。但是在高亲子亲和条件下,同伴拒绝对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不再具有预测作用(赵景欣《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载《心理学报》,2013年第7期)。同时与低亲子亲和相比,高亲子亲和能降低日常烦恼对儿童违规行为的不利影响(赵景欣《日常烦恼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的作用》,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第4期)。这些结果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紧密情感联结对于促进其心理适应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以往大家认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短、频率低,因此父母实际成为了留守儿童发展的“旁观者”。但是通过上述研究,笔者认为父母的外出打工并没有使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结消失。在外打工的父母会通过电话、书信以及节假日或农忙时回家等方式来保持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他们和孩子的良性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亲密感能够保护儿童不受某些危险因素的伤害。所以父母即使外出打工,也不能成为儿童发展的“旁观者”,而应积极成为“参与者”。

二、推陈出新

2013年,国内儿童心理研究除了继续关注以往的研究领域、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开拓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的开拓:探讨儿童的积极心理

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利格曼(Seligman)提出心理学的三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2)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天才。他认为在过去,心理学过多重视消极心理,而忽视了后两个使命,所以今后有必要拓展对于积极心理的关注。这种思潮后来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与之相呼应,在发展心理学科出现了一种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持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学者强调青少年自身所具备的健康发展的潜能,认为应把青少年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常淑敏等《人类积极发展的资源模型——积极青少年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和领域》,载《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1期)。有人统计了1887-2000年的心理学文献,发现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的文献比率为1:14。而从笔者所检索的2013年关于儿童心理的CSSCI论文中,有关积极心理的有28篇,与有关消极心理的比率约为1:4。从中能发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以及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通过分析上述28篇有关儿童积极心理的论文,发现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是两大热点。另外,儿童一些积极人格特质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首先,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度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而儿童时期的幸福感对人的健康个性和心理的形成以及对人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如研究发现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能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窦凯《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载《心理科学》,2013年第1期),而物质主义则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谢晓东《青少年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载《心理科学》,2013年第3期)。同时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他们对歧视的知觉通过群体地位感和群体情感的中介负向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刘霞《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载《心理学报》,2013年第5期)。另外对中学生主观幸福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低于澳洲中学生。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中学教育氛围比澳洲更紧张、更具竞争性(马惠霞《个人幸福指数—中小学生版 (PWI-SC) 在中国的适用性——兼与澳洲中学生比较》,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第4期)。

其次,心理弹性意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发展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的心理发展现象。因此可以看到有关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儿童,如上文所述有关留守和流动儿童发展的保护因素的研究。此外,赵国祥团队报告了历时八年对于受艾滋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调查及其干预(《受艾滋影响儿童的心理需求追踪评估及心理弹性干预:八年研究之旅》,载《心理科学》,2013年第5期);董镕等人发现团体音乐辅导能提高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团体音乐辅导提高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研究》,载《心理科学》,2013年第6期)。黄淑惠等则编制了专门量表对体表缺陷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体表缺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3期)。

最后,积极人格特质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013年,研究者主要探讨了感恩和宽恕这两个积极的人格特质。如叶宝娟等发现感恩倾向越强的青少年越能成功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取得更出色的学业成就。但是这种正性影响随着遭遇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而减弱(叶宝娟《感恩对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第2期)。另有研究表明宽恕倾向能减少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并增强其学校适应感(范超《中学生的宽恕倾向及其与学校适应感的关系》,载《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

对于儿童积极心理的研究考察了人性的积极方面,并探索如何增强儿童的力量和美德,帮助他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这都是非常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今后研究者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建设,为现今相对分散和凌乱的研究提供研究框架。如新近所构建的发展资源框架(The Developmental Assets Framework)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研究方法的开拓:多变量取向与追踪研究设计

2013年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第一个显著变化是多变量的研究取向受到研究者的欢迎。在同一个研究中涉及多个变量,不仅仅只是研究内容的丰富,更是对于研究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多变量研究中经常涉及的中介变量为例。考虑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量。因此在多变量研究中对中介变量进行考察,能更加深入地探讨心理现象背后的机制问题。如以往研究表明儿童学业成就能负向预测其抑郁水平。张连云等则引入中介变量进一步分析两者关系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拒绝、更不容易被老师所接纳、同时更不容易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导致其抑郁水平提高(张连云《学业成绩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中介变量分析》,载《心理科学》,2013年第4期) 。虽然与传统的仅仅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方法相比,中介变量的考察有明显的好处,但是在早期国内心理学研究中却较少涉及。据统计,1998-2003年间在整个心理学领域涉及中介变量的论文不到20篇。而2013年仅一年时间内,笔者在儿童心理这一心理学的子领域中就检索到33篇考察中介变量的论文。从中可以看到多变量研究取向的兴起以及研究质量的提升。

第二个变化是追踪研究设计被更多的研究者所采用。与横断研究相比,追踪研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合理的假设。如以往的横断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违纪行为之间有相关,但是却无法确认孰因孰果。侯金芹等通过追踪研究发现:(1)对于青春早期的男生,违纪行为更可能是因。而对于青春中期的男生,抑郁情绪更可能是因。(2)对于女生而言,违纪行为和抑郁情绪互为因果,且不存在年龄间的差异(侯金芹等《青少年抑郁情绪和违纪行为的共存——孰因孰果?》,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3期)。虽然追踪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儿童心理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采用横断研究的设计。这是因为追踪研究比横断研究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都要大得多。但近几年发表的论文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采用追踪研究。在中国知网上的检索结果显示,2000-2009年平均每年2.4篇论文是追踪研究,2010-2012年分别为4篇、7篇和8篇,2013年这个数字终于突破2位数达到15篇。这是个可喜的变化!

三、墙里开花墙外香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检索到33篇国内研究者发表在国外SCI和SSCI期刊上涉及儿童心理的论文。其中有10篇论文发表在ChildDevelopment、Cognition和PsychologyBulletin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这些论文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发展认知神经领域的研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当代心理学的前沿领域。其主要目标是从基因、神经、认知行为和环境等多个水平上研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交互作用。如Liu等AlteredbrainstructureinChinesedyslexicchildren揭示了失读症儿童的大脑结构与正常儿童间的差异(载Neuropsychologia,2013年第7期)。第二类是跨文化比较研究。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热点领域。如Deng等WhyareChinesemothersmorecontrollingthanAmericanmothers? 发现与西方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控制。究其原因,中国父母更倾向把自我价值与孩子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认为孩子表现越好,自己越能感到人生有价值(载Childdevelopment,2013年第4期)。第三类研究涉及到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些特殊对象的研究有助于厘清相关理论问题。如Wang等Numericalprocessingefficiencyimprovedinexperiencedmentalabacuschildren以珠算儿童为研究对象,发现珠算练习能提高儿童对数字的物理大小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降低对数字的数量大小的抗干扰能力(载Cognition,2013年第2期),支持认知加工能力的领域特殊性假说。

通过对国内研究者在外文期刊发表论文的梳理,笔者认为国内研究者的研究,部分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紧跟国际研究前沿、凸显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与独有的研究对象是两条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捷径。

四、结 语

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辈朱智贤教授曾提出:“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的总任务是:建立……能有效地为我国各项儿童事业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第1期)。对照朱老的期望,我国儿童心理研究事业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首先,虽然我国研究者在跨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今的跨文化研究多数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尺来衡量其他文化,还缺少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李庆安等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们编制问卷测量中国佛学唯识论中的“精进”概念,并探讨其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李庆安《唯识学之精进的结构与功能——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例》,载《心理科学》,2013年第2期)。但是他们还只是寂寞的先行耕耘者。其次,如上文提到,国内研究者在多变量研究取向和追踪研究设计等方面的进步,体现了在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上的新进展。但当代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更需要体现在新的研究思路上,如脑—基因—行为等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这方面我国研究者还做的远远不够。最后,朱老强调了儿童心理学的应用性。从上文评述中,可以看到我国研究者对于身处留守、流动以及艾滋等等不利环境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试图寻找各种能促使其心理弹性发展的资源或保护因素。可是这些关注更多的体现在理论问题的探讨上,真正的干预和应用研究还不多,这也需要我国研究者的警醒。当代中国儿童心理学离真正完成朱老所确定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研究者幸福感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