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平台下教学资源开发探究—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14-02-06 02:15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校企技能

王 琪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028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趋势下,面对社会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各职业院校都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重要途径。如何建设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作为课程载体的教学资源(这里主要指教材、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校实践探索了校企共建模式下合作开发电加工教学资源,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

1 开发背景

2012年,我校和北京阿奇夏米尔公司在校内共建了的数控电加工实训中心。借助这个数控实训中心平台,校企共建企业产品展示中心,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数控电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先进数控电加工技术引入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和实训课程,提升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水平。通过取长补短,校企共同开展面向华东地区数控电加工技术的用户培训、社会培训、职教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各类培训。在校企共建平台下,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体现校企双方相互介入、资源共享的重要标志,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2 开发理念

2.1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符合企业所需人才的根本,教学资源的开发应从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出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以任务为引领,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培养出既有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基本实践能力的学生。

2.2 校企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共赢

校企双方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资源是校企共建的亮点。企业具有优势技术资源,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把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加以选择提炼,学校具有优势教育资源,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应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归纳出培养对象所需的理论知识、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课程方案,这样的教学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企业特性和职业特色,既能用于学生教学,也可用于企业和职业资格培训,实现校企双赢。

3 开发思路

3.1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职业素养培养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现代企业需要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较高职业素养的一线劳动人才,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构建新型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要改变原来重知识与技能的模式,注重职业素养的训练,从用人单位对从业者职业素养要求的实际出发,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素养培养进行整合,从教材内容到训练任务,从教室到车间等都融入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渗透与融合实现对人才的全面打造。

3.2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的开发围绕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要求,通过对知识和任务的整合与优化,构建岗位所需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并将知识、技能、素养等目标隐含其中,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任务的实施过程为主线,把工作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以能力培养为前提,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从知识必须有助于培养职业技能的角度出发,体现针对性、适应性、规范性。

3.3 以学生为主体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

在开发纸质教材的基础上,以课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目标配套开发教学中需要的多媒体、模拟操作软件等,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注重各种媒体的整体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互补互动、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方便学生的学习与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动手能力,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

4 开发过程

针对目前图书市场上的电加工实训教材内容大都没有充分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重理论轻应用技能、教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由企业专家或岗位一线技术人员参与编写的优秀实训教材较少,以及基于操作界面的模拟软件严重缺乏、教学视频不足等问题,我校和企业合作,从以下几个步骤实施了教学资源的开发。

4.1 成立开发团队

为保证教学资源开发的顺利实施,首先成立了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资源开发课题团队。其中来自学校的教师既熟悉教学资源开发过程和规律,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来自企业的人员熟悉岗位技能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种组合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使开发出的教学资源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4.2 确定开发框架

通过对电加工操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养等要求的调查分析,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的要求,由校企双方合作互动,归纳出培养对象应掌握的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及关键能力为电加工基本原理及加工工艺、编程软件的使用、电加工机床的操作、模具零件的加工等,并据此设置具体的任务,围绕这些任务将知识点、技能点串联起来,确定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大纲及内容。同时从方便培养对象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所需开发的配套立体教学资源。

4.3 校企合作开发

4.3.1 以任务为主线,编写教材

(1)制订课程标准

以校企共建平台为切入点,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出发,我们选取了电加工基础、数控高速走丝线切割加工、数控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四个模块,共35个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素养等内容。在确定知识点时,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一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整合所需知识;二是任务设置大小要合适,以免知识太多,造成学生掌握困难;三是各任务之间的知识按照工作过程递进。

(2)确定教材结构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首先确定在教材的结构形式上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模式,其结构为“模块—任务—子任务”三层式。其次在教材的编排形式上按照“任务目标、任务描述、任务解析、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小结、任务评价、拓展知识、思考与练习”顺序展开,其中“任务实施”是重点,编写时根据工作过程按工序合理编排操作步骤,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电加工机床操作的一般过程、技术与方法。再次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尽可能采用“以表代文、以图代文”的图文并茂格式,强化教材的实用性、可读性,淡化严密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校企合作编写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课题开发团队成员依据开发框架进行具体分工,学校教师根据校企共同讨论、确定的工作任务,主要负责执笔,根据培养对象的认知规律创设合理的任务情景,形成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材。企业人员则主要负责提供资料和技术支持,并参与教材的编写,从而突出教材的职业指向性。在整个撰写过程中校企开发人员随时交流,及时总结,并将完成的初稿在教学实践中试用,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以校企共建为平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着重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电加工教材。

4.3.2 从教学出发,开发立体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纸质教材由于表现形式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过程的理念出发,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由校企双方合作进行立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以企业为主开发了相关机床操作界面模拟软件,由企业工程师协助拍摄了操作视频,以学校为主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示教学信息,与教材一起构建成内容丰富、形式互补、统一规范的立体教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了教与学的需要,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在校企共建实训室的基础上,合作开发任务驱动的教学资源,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一种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途径,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在模具工中级职业资格鉴定中,电加工项目合格率达100%。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加强了校企双方的技术交流,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和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了实训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刘新燕,赵朝,李轩.任务驱动型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18-19.

[2]金彩侠.校企合作开发高职立体化教材的探索与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2(30):221.

[3]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105.

[4]王琪.校企共建平台下电加工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4(18):69-71.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校企技能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劳动技能up up!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