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4-11-28 08:22石端虎王晓溪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23期
关键词:研究型学分应用型

何 敏 刘 忆 石端虎 杨 峰 张 宁 王晓溪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18

1 研究背景

专业课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做专业知识铺垫,这也是衡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之一。然而,随着高校扩招,教师不足,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教学质量滑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方面,实验设备使用率低,另一方面,学生感觉并未得到充足的实践机会,甚至存在为了应付考试而突击实践的现象。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学生双赢,是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由于学时限制,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两年,除去必要的课堂学习时间,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集中在大四半年的毕业设计中。由于学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等,真正用于动手实践的时间很少;到相关单位的生产实践活动,出于人身安全等的考虑,也一般以参观为主,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本科院校目前正在开展面向专业拓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但由于项目数量限制,还有一大批有参加实践愿望的学生未能获得实践机会。

本文介绍了在我校材料成形类专业学生中开设专业拓展选修学分的导师制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目的是将学生带入与理论教学相对应、与生产实践相呼应的,带有研究性质的导师制教学中,使其与专业课教师有更多接触,在为教师充当助手的同时,了解行业发展,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初步的职业素养,并提高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真正动起手来,从而解决动手实践环节少,毕业设计时间短的矛盾,同时,探索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形式,对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2 研究型教学模式

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凸显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具体而言,研究型教学模式有探究性、互动性、过程性和开发性等突出特点[1]。

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有不尽相同的表述,但归纳起来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即培养具有解决实际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能力的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光靠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显然是不能实现的。研究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实施研究型教学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包括:

(1)以科研训练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2,3]。(2)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4]。(3)导师指导参与学科竞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5]。(4)实践调研切入模式[5]。

3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实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院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方法[1]。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教师在将学生带入适当的课题任务后,为学生提供更多面向专业问题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提高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型教学主要针对工程应用现场问题,而非纯理论研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动手,多进行一些实践性而非理论性的工作,以“动手”促进“动脑”,并不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科领域前沿课题的研究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也不同于技校、高职类院校的就某一操作技术展开的熟能生巧式反复训练的实践教学,前者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发现专业问题、解决专业问题的创新能力。

4 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校在《设立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拓展学分的暂行规定》中,为第二课堂设置了4个学分,本研究拟用其中1个学分作为专业拓展学分,开展导师制研究型教学。与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拓展学分不同的是,专业拓展学分与专业密切相关,以学生自愿选课和教师指导为前提,不同于完全自主择题的学习方式。

4.1 研究型教学课题的准备

我们从每届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形式连续统计、分析3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行业发展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炼一些较为深入和前沿的专业性问题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避免研究型教学成为纯理论研究式教学。我校位于工程机械之都的徐州,目前有较多与工程机械密切相关的、基于工业现场的研究课题,表1列出了部分教学内容。

表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拓展学分研究型教学内容

4.2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人员准备

大学三、四年级,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和专业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学生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同时经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心智更加成熟。因此,我们在本阶段选拔有专业基础的学生,以5~10人为一组,开展专业拓展选修课教学。

4.3 教学实践场地和内容建设

研究型教学凸显“创新性实践”的特征。我们从本专业的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场所中,选择1~2个与专业关系密切、有实习条件的单位,作为本科生课外实践基地,构建实践平台。

利用任课教师科研项目,安排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入研究小组,承担一定量的工作,参与实验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设备维护等,让学生增加对本学科常规设备、工艺和研究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锻炼其动手动脑的能力。

4.4 导师安排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师安排为短时导师制。高校教师大多同时兼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而且相当部分教师长期承担各种纵横向课题,他们在专业研究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将自己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给学生。在未建立硕士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的科研工作全由教师完成,负担较重。研究短时导师制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可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形成教师带学生、学生助教师的良性循环,也可使学生提早进实验室,多到现场进行相关研究。

以热心学生培养的专业任课教师作为研究型教学的导师,从题目选择、学生选拔、过程监督和评分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一个导师可以带多名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也可以一名学生在多位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5 结束语

(1)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的导师制研究型教学具有第二课堂专业拓展的性质,其目的是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打下基础。

(2)设定的课程内容是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反馈的专业问题进行提炼,立足行业发展,面向生产过程的新问题,兼顾研究性和实践性。

(3)选修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与担任导师的专业课教师频繁接触,有助于面对面地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现场生产的一般程序,提高基本专业技能,逐步形成专业素养,进而尝试参与或独立进行工程技术活动。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一定能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谭建伟,曹华林.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设计与实施[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73-76.

[2]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林树坤,高绍康,李荣华.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5):30-32.

[3]杨慧,俞安平,恢光平,曹洪.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4]苏丽,兰海.试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75-176.

[5]叶国荣,陈达强,吴碧艳.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3):90-91.

[6]白淑英.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25-126.

猜你喜欢
研究型学分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