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4-11-28 08:2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岗位

肖 洁

首钢工学院 北京 100041

1 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定位在建筑工程现场一线技术管理的职业岗位,主要由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试验员、计量员八个岗位集合而成的岗位群,这个岗位群的主要职业能力包括若干个方面,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所安排的课程来实现,如下表所示:

表1 职业能力结构及其分解

表1 (续)

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技能需求入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的调研和分析,通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到学习领域,从而系统架构起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实现两个“一致”,即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的一致,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

2.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构建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能力训练,确保实践能力训练不断线,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打破学科体系结构,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技术基础模块、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和职业方向选修模块,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作用。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土建施工图绘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与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抗震、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按照职业技能发展规律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其中土建施工图绘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按照一体化课程组织教学实施,配套安排四个实训,其中岗位实训分别为8周,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锻炼职业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同时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配套安排土建高级绘图员训练和毕业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完整的职业锻炼,实现专业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

表2 课程体系教学安排与教学目标

2.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现“双证融通”

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紧密围绕落实“双证书”教学的这一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构建“中级工+高级工+行业上岗证书”贯穿始终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过第一学年的专业教学,使学生具备土建施工图绘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与建筑构造等专业知识,经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制图员”中级证书。在第二学年,通过开设建筑结构与抗震、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高级制图员取证实训等培养锻炼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课程,取得“制图员”高级证书。在两个学年的教学活动中穿插开展16周的企业实践活动,学生进入第五学期,在经过建筑设备、建筑类专业英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装饰工程基础、工程监理概论、建筑经济管理等技能课程的培养锻炼,学生可以根据求职去向选择参加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试验员、计量员等行业上岗证书的取证考试,从而完成“双证书”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专业课程体系更加贴近工程实际

本专业课程体系是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总结提炼、修改完善,经过实践专家参与、专业教师队伍集思广益构建而成,在课程体系中按照“可执行”原则安排相关教学实践环节,能在校内开展的技能训练(教学条件满足)在校内安排进行,如制图识图训练、工程造价训练等,不能在校内完成的训练(校内教学条件不满足)将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施工现场)完成。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三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土建施工图绘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每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个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分别体现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一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就是体验一个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所需的大量素材均来自于工程实际,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贴近工程实际的构建思想,保证了学生实际工作经历的积累和工作技能的提升,实现了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与技能对接。

2.4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符合“职业成长规律”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融相交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通过3年的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育,从一个高中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施工现场一线管理岗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实践教学安排方面,学生将经过一体化教学活动之外的31周工程实践锻炼。

表3 实训安排

表3 (续)

3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建立

“工学交替”模式的合作教育贯穿于大学3年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学年的“工学交替”以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能动性、认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为主。第二学年的“工学交替”突出工作岗位与专业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操作技能为主。最后的毕业实训(顶岗实训),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为主。通过这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工、学交替,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满足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4]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岗位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