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适应性研究——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2-06 00:25曹玉平
职教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连云港特色体系

□曹玉平

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加快地方产业升级,能促使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能强化经济增长动力。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尤其重要,专业建设应该紧密围绕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一、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职院校的需求

连云港地处江苏东北部、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中西部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岸,主要承担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江苏沿海开发的建设。

(一)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重化工业为主导,附加值高、清洁安全、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走产业高端化、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充分利用深水港口资源优先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千亿园区六个和千亿产业集群七个,将连云港建成新型沿海工业基地[1]。

重点建设抗肝病药物、肿瘤药物、生物及海洋医药、创新中药等新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工程材料、特色材料,建成硅材料和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集群; 加快田湾核电续建、沿海风电场和风电装备的建设,建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大型钢铁基地,初步建成钢铁产业集群; 重点建设100 万吨乙烯、1200 万吨炼油项目,建成石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装备、船舶修造、核电装备和IGCC 装备研发,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高度重视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逐步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将物流业作为突破口、 生产服务业作为重点,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达到便利化生活服务、集聚化生产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网络化基础服务,力争2015 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000 亿元;充分利用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精密合作,建设全国性物流枢纽;积极开发数据库、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软件,促使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研发设计、动漫创意等外包服务,建成省级软件测试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区;逐步形成现代服务集聚区和制造业基地间的相互带动、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协同发展。

促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向高效、生态和外向型农业迈进, 逐步形成舒适化生活环境、生态化生产技术、清洁化生产过程、无害化生产产品,真正实现生态农业;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集约化专业化种(养)植模式,形成鲜切花、设施蔬菜、食用菌、高效畜禽、水产养殖五大特色,实现高效农业;建成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和外向型农业示范企业, 建设出口农产品基地;进一步进行农技攻关,加快应用农技成果,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建设。

(二)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职院校的需求

一是馈乏的技能人才已经严重影响了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由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业政策、资源环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既要由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来影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时也需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现代产业体系高效运转。 实现该工程的关键因素是高技能人才及创新技术,因此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是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适应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前连云港的新能源、石化、船舶修造等临港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纺织等特色优势产业。 随着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急需从事材料、制造、制药、能源等技术研发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随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连云港新兴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现代旅游业,2012 年连云港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69.16 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6 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旅游业增加值90 亿元,同比增长22%,旅游外汇12869 万美元,同比增长19.8%。 依托港口现代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 年货运总量1.31 亿吨, 增长16.2%,港口吞吐量为1.85 亿吨,增长11.4%,集装箱502 万标箱,增长3.5%[2]。进一步完善了交通运输网络,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了优良的基础,为此具有极强应用能力又懂现代物流及港口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急需。

此外高职院校所培养高技能人才应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随着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连云港市唯一的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地方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然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又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资助,密切关注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结合当地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强大的科学技术是连云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 此为当地高职院校产学研提供了平台,促进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引导高职院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了高职院校创新活力。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适应性分析

(一)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现状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有化学制药和物流管理;省级重点建设的专业群有化学制药、计算机应用和建筑工程;省级特色专业有数控技术、化学制药、建筑工程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1 所、 国家级实训基地2 个、省级实训基地3 个、校级实训基地60 余个。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专业涵盖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 号文件)中的电子信息、土建、制造、交通运输、农林、环保、生化、财经、公共事业、文化教育、 艺术设计和旅游等12 个专业大类。 该校2013 年设置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生物制药、建筑工程、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会计与审计、船舶工程和港口工程等50 个专业[3]。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置专业虽然覆盖面较广, 也具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但专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专业设置与当地方产业结构的结合度偏低。从2013 年该校招生计划不难发现:与第三产业相应的专业偏多,具有较强通用性的专业过多,且偏重于财经类和管理类, 而具有港口城市特色的港口类专业却少得可怜;与第一产业相应的专业、急需的海洋养殖及生态农业等专业未见踪影, 导致当地第一产业无法得到高技能人才; 第二产业相应专业的设置也存在“盲点”,与新能源、新材料、船舶修造、港口运输等相关的专业几乎没有。 因此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更应该适应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特色专业建设薄弱。 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特色是产业集聚性较强,因此专业设置时应该密切关注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逐步建成特色专业。 连云港的特色产业有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港口运输、船舶修造、旅游观光和海洋养殖等,但目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形成与这些特色产业相应的特色专业,此是该校专业建设之软肋,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该校的化学制药技术既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又是具有鲜明产业特征的特色专业, 与连云港的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康缘医药商业有限公司、豪森制药等新医药企业密切适应。

3.部分专业的技术含量偏低。 师资水平及实训设备等所含的技术成份即为“专业的技术含量”。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13 年设置专业仍呈现: 管理及文科专业多,产生该现象的根源是“管理及文科专业开办成本低、投入专业建设的经费少”,而开办工科类专业成本高、实验实训要求高、购置设备的经费高、“双师型”教师素质高,因此管理及文科专业多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该校2013 年虽然设置了50 个专业,但部分专业规模极小,学生数甚至只有10 余人,根本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十分不利于专业建设,更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适应性分析

依据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难发现连云港目前急需: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生物制药、新材料、建筑技术、农技、水产养殖、太阳能光伏、营销等专业的人才。考察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设置的专业,不难发现它与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适应性正稳步提高。

1.所培养人才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正稳步提高, 约有50%的毕业生在连云港创业或就业,为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促进连云港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不断提高设置专业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结合连云港重点发展港口运输、船舶修造、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产业,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设置与之匹配的新专业,目前除个别产业外都有相匹配的专业。

3.已有专业质量不断提高。 已经形成了一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各级实训基地,而且这些专业招生规模较大,既能为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大量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又能使规模经济效应达到最大化。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无缝对接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密切联系当地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要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特色专业为主、其它专业为辅的专业群,真正实现专业建设与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互促进。要建设好专业就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合理调整专业,提高与产业结合度

目前连云港制造业和建筑业集聚大量的劳动力,近几年连云港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为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就应该适当调整现有专业,重点建设将目前的制造、建筑、制药等专业,适当压缩财经类、管理类专业,严格控制地方需求少、学生就业难、无办学优势专业的招生。由于连云港既是港口城市和又是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为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学校就应该加强建设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港口管理、物流管理、旅游服务等专业,力争将它们建成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结合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前瞻性设置生物技术、装备制造、能源与材料、港口运输、海洋养殖等专业,真正做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及时开发专业,提高专业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开发新专业时应该对地方宏观经济、人才市场、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及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专业的针对性。 要充分分析本地及周边地区就业形势及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现状,通过分析能初步了解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宏观经济;要分析新生劳动力市场,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供需关系,应该重点开发并充分设置紧缺职业相应的专业;要分析教育市场,在熟悉本地高职教育的前提下开发建设特色专业;应该考虑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及适应职业变化之需,“以人为本”让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分析时要充分听取企业人员的建议,而且不仅要满足现状,更应该考虑长远发展,只有这样,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才能适应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进行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确保专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教学分析还应该对教师能力、学员水平和教学条件进行分析,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分析是教学分析的重点,通过上述分析后所开发的专业必定具有极佳的针对性[4]。

(三)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特色专业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应结合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依据“依托行业设专业,服务地方建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群。目前该校的化学制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和物流管理都是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因此学校应该转变封闭办学的思想,加快建设并重点发展与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关的专业群,如生态农业、海洋养殖、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旅游管理等专业群[5]。

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首先应该分析与研究特色专业的内涵,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优势。 应该根据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和办学实际出发,提出整体规划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其次建设特色专业时应该坚持“特色、规范、质量、效益”,兼顾“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激励性、示范性”的原则, 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所需求的各种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整体水平;再次特色专业具有前景广阔和发展稳定的特点,容易形成竞争优势,特色专业具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能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带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具有新颖性;最后建设特色专业的标准。 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涉及:行业背景和产业背景、人才的职业背景和就业前景,专业建设的市场定位、建设规划及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模式和计划等[6]。

(四)借助地方经济,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要推广订单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合作, 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协同进行专业建设;其次构建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来建设实训基地,实行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教育和训练学生的新模式,政府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减免部分税收、给予适当补贴等优惠政策[7]。

(五)建设师资队伍,促进专业质量提高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最终执行者,影响专业建设质量的直接因素是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因此加强师资建设是保证专业建设质量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科发展,设法拓展教师专业知识;第二是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新知识、新方法和新工艺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必将导致学生无法满足企业之需、难以适应社会; 第三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第四是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要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组织所有专业教师分批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修,使专业教师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8]。

总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应该适应当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通过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更好地为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

[1]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连云港日报2011-04-18.

[2]2013 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Z].2013 年1 月8日连云港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3]曹玉平.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9):45-47.

[4]曹玉平.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适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85-87.

[5]曹玉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J].职教论坛,2014(9):61-64.

[6]程小红,程红英.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5):225.

[7]张小燕.连云港高职教育专业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J].职教通讯,2013(23):1-3.

[8]曹玉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需求的研究—以江苏沿海为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6-70.

猜你喜欢
连云港特色体系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特色种植促增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